1月19日,长三角智慧交通示范项目——杭绍甬高速杭绍段项目正式通车。这是目前浙江省智慧化程度最高、数字化应用最多的高速公路,这条联通杭州、绍兴、宁波的复合型大通道,将区域通行能力提高三倍以上,和现有杭甬高速一北一南形成呼应,有力助推杭甬双城记发展。

1月17日,从杭绍甬高速杭绍段现场可以看到,目前该通车段已通过交工验收,标识标牌、收费站、闸道、服务区均已建设完成,静待通车时间到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杭州交通918

杭绍甬高速杭绍段起于杭州萧山南阳街道红山村附近,向东经杭州萧山区、钱塘区,绍兴柯桥区、滨海新区、上虞区,终于上虞与余姚交界处,全长52.8公里,按双向六车道标准建设,杭绍甬高速小型载客汽车最高限速120公里/小时,其他车辆最高限速100公里/小时。除下穿萧山国际机场段采用隧道设计外,其余路段均为高架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绍兴发改

这条新高速的大体走向,与杭甬高速平行。未来将与杭州中环的南阳枢纽相接,之后一路向东延伸,在杭州境内设河庄、义蓬、党湾和临江南互通,与杭州第二绕城高速公路、头蓬路等道路相交。出杭州后,进入绍兴市,设马鞍、越东路和崧厦等互通,与嘉绍通道相交,并继续向东进入宁波市。

杭州到绍兴、宁波,出行选择更多更便捷

“以后不到10分钟就可以上高速了!”张志芳是绍兴市柯桥区马鞍镇长虹闸村的村民,原先他到杭州从柯桥互通上高速,开车近半小时,如今在“家门口”就可以上高速,方便了不少。

如果从杭州出发,去绍兴北部的滨海新区,上虞盖北镇、崧厦街道等地,路程要比走杭甬高速短不少,前往宁波杭州湾新区,走杭绍甬高速也相对更方便。

杭州萧山、钱塘等区域的市民,今后可以走杭州第二绕城高速公路、红十五线(萧山东部地区的主要交通干道之一)等道路驶入杭绍甬高速。待杭州中环的“东半环”建成通车后,杭州市内其他区域的居民也可以通过杭州中环到达杭绍甬高速入口,驶入这条高速。

盼着这条高速早日开通的还有王本发,他在萧山瓜沥镇经营一家物流公司。公司自有的200多辆货车主要运输化纤类产品,常往来于杭州、绍兴、宁波三地。“我们平均每天要跑100多辆车子,运送量在3000吨以上,一直都走杭甬高速的。”王本发说,杭绍甬高速杭绍段通车后,企业有更多选择,运输时效提升的同时,成本也将大大减少。“以后到慈溪、镇海走杭绍甬高速,我大概算了一下,除了油耗还节省了时间成本,每辆车跑下来一趟能省将近100块。”

“黑科技”加持,打造全天候、多场景智慧高速

杭绍甬高速杭绍段之所以如此引人关注,还因为它被打造成为一条“黑科技”满满的“智慧高速”公路。“无感化”“不停车”收费站、可预约的充电服务、分车道的避障、限速提示、实时可见的事故现场展示……这些都是驱车行驶在杭绍甬高速杭绍段上带来的智能便利体验。

ETC车辆1秒即可过闸,非ETC车辆平均5秒即可通过。在收费现场,可以看到ETC车辆通过二次校验,一脚油门可直接驶出收费站;持CPC卡车辆驶入收费车道,系统同步推送通行费、里程等通行信息并语音播报提醒,司机只需将CPC卡放回“投卡区”、扫码支付,5秒钟内即可完成整个缴费流程。据介绍,杭绍甬高速全线50%收费车道采用无人收费模式,通过云收费系统识别车辆信息,整体通行效率提升3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一路向东,抵达杭绍甬杭绍段益农服务区,打开提前下载好的“智在行”App,便快速获知服务区停车、加油、充电设备饱和状况及位置分布。“提前预约,抵达服务区后可以享受充电服务,还可以线上提前点单,到服务区取餐柜就能取餐。司乘人员准备离开时,在手机上输入车牌号可以一键获取停车位置,并精准反向寻车。”据服务区工作人员介绍,益农服务区也是浙江省首个具备线上预约点餐、反向寻车的智慧服务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杭州交通918

杭绍甬高速杭绍段还启用了“慧眼”智慧感知系统,通过沿线摄像头感知各类异常情况,将道路事故由被动报警革新为秒级主动发现。一旦发生事故,“慧眼”能确定事故车道,发出指令,通过线上信息服务平台、线下电子屏、定向喇叭等对后方车辆进行预警,并分车道提供避障引导和最佳行车速度建议,避免追尾等二次事故发生,减缓拥堵。

杭绍甬高速地处沿海地区,如果在驾驶过程中遇到了团雾怎么办?为确保出行更安全,杭绍甬高速针对这一特殊天气建立了10分钟级的气象监测体系,首创“路—警—气象”三方共建的四级预警机制,实现对团雾的精准感知和分级预警。“对尚未进入团雾区域的车辆进行收费站入口管控,对团雾区域内路段智能匹配雾区照明强化、限速限距、行车提醒等交通管控策略,让高速出行更畅通、更安全。”工作人员介绍说。在视频AI算法、物联网、V2X通信等技术支持下,这条高速可提供即时信息触达、车道级诱导、车辆一键救援、服务区在线预约等服务。

我国首条“不限速高速公路”来了?限速150公里/小时?假消息!!!

杭绍甬高速杭绍段开通后到底限速多少?是大家关心的问题。此前,有网传说杭绍甬高速不限速,还有传言说这条高速最高限速150公里/小时。到底真相如何?

1月17日上午,有媒体记者乘坐大巴随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率先到杭绍甬高速上路体验,沿途看到路上的路面标牌写着最高限速120公里/小时。针对此前的网络传言,绍兴市高速交警支队三大队副大队长张钢强说:“杭绍甬高速小型载客汽车最高限速120公里/小时,其他车辆最高限速100公里/小时,之前在网上谣传的不限速,或者限速150公里/小时,都是假消息。

由于近年来国内对高速公路“提速”的呼声不断,很多人以“德国高速公路不限速”为主要理由和参照对象。那么,德国的具体情况到底如何,德国高速公路真的完全不限速吗?

从1909年开始至今,因为能源短缺、环保、政治等原因,德国高速公路限速管理方式经历了从“有限速”到“取消限速”,再从“设置限速”到“取消限速,增加建议限速”的变化过程。

目前,德国全境高速公路约有40%的路段设有固定限速(指设置固定限速标志牌),限速值一般为120~130公里/小时;这些路段实施固定限速的原因包括:局部施工、纵坡过大、线形有缺陷、缺少硬路肩、紧邻城市、路侧有障碍物、事故多发地等方面。

德国其余约60%的高速公路路段未设置固定限速,但很多路段通过ITS技术实现动态限速管理。即根据实际路段车辆通行情况,由电子标志牌等给出动态的推荐限速。所以,德国高速公路并非简单意义上的“完全不限速”。

其他欧洲国家高速公路均普遍实施限速管理(即固定限速);欧洲各国高速公路限速最高值一般在120~130公里/小时之间,包括:丹麦、波兰、捷克、奥地利、瑞士、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荷兰等。

世界各国道路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工况相同,高速公路的通行条件取决于技术指标,而技术指标与设计速度相匹配......因此,在按照120~130公里/小时速度设计的弯道上,以200公里/小时甚至更高的速度行驶,不仅对公路工程设计师提出极高的设计要求,同时还必然存在视距、超高、侧向安全距离不足等一系列严重问题,难以保证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目前,连接杭州与宁波的杭甬高速公路是浙江最繁忙的高速公路之一。可以想见,杭绍甬高速杭绍段通车后,杭甬高速的堵车现象将会大大缓解。同时,杭绍甬高速线路沿杭州湾南岸建设,还将串联起宁波杭州湾新区、绍兴滨海新区和杭州钱塘新区,更好地服务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对于推动浙江省大湾区、大通道建设,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