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 | 青橘罐头

编辑 | 青橘罐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在古代社会中,对于孝的体现可以说在方方面面,就“孝”字本身而言,上半部分是一个老人的“老”,下半部分则是孩子的“子”。

也就是说,孝就是要让老人老有所依,安享晚年。

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历朝历代养老都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即便是在经济发达的今天亦是如此。

那么,在经济落后的古代时期,人们又是如何养老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中,“孝道”一直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孝敬父母长辈这样的思想,也深深根植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

甚至在汉朝时期,还秉承着“以孝治天下”的理念,可见,孝被古人认为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优良品质。

汉朝选拔官员就“以孝为先”,只有那些出了名的大孝子,才有机会入仕做官,这也就是所谓的举孝廉。

虽然到了后期,这一制度被那些权贵所垄断,但在汉朝初期,也的确选出了一批品德高尚的实干之才。

这一时期,对于中国民族孝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汉朝除了倡导孝文化外,也从国家层面对老人进行帮助,汉朝规定人过56就算进入了老年,而过了这个年龄后,每年的人头税便不必再交。

而且国家每年还会给老人发放粮食,以保证老人基本的生存条件。

在《论语·学而篇》中也有记载: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大致意思就是,小一辈的人,孝顺父母、尊敬长辈都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只有将这些做的很好的人,才能被允许去学习和研究理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就是说,在儒家文化中认为,如果一个能不能做到孝顺父母的话,那么他连学习的资格都没有。

到了唐代后,因为思想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对于老人的赡养则形成了一种更加优良的风气。

孝顺已经不光是体现在让父母吃饱穿好上面,还要在精神上让老人得到满足,也就是所谓的“色养”。

“色养”中的色,指的就是老人的脸色,也就是说不能挤兑老人,要让老人有喜悦轻松的情绪在脸上。

在当时,无论是官宦人家还是寻常百姓,都要做到这一点,尤其是那些娶过门的儿媳妇,如果不能让老人身心愉悦,那么便会成为被休掉的理由。

而且唐朝还有着“父母在”不远游的理念,只要父母健在,做子女的尽量要在身边陪伴。

可以说,历史上绝大多数的封建王朝,对于“孝道”都有着严苛的规定,可你会发现即便如此,老人无所依的情况还是频繁出现,这又是为什么呢?

通俗的讲,在古代社会战乱频发,一旦发生战争就意味着会出现大量的伤亡,无论是朝廷还是各方诸侯,都会加大力度招兵买马。

在情况紧急的时候,很多年轻人甚至会被抓了壮丁,而一般走上战场的,回不来的占了多数。

如果家里还有老人孩子,那么这个家就会很难再维持下去,在农业社会中,男性才是家庭中的顶梁柱,养家糊口一般都是依仗男性,女性多是做家务和针线活,没有能力承担一个家庭的开支。

另一方面,古代技术、基建都比较落后,面对很多自然灾害都无能为力,即使游行在灾害中存活下来,事后的饥荒和瘟疫也会要了他们的命。

而且国家为了灾后重建,常常也会招募壮丁,灾害加上壮劳力的损失,会给普通家庭造成沉重的生存打击。

那么对于失去了生活保障的老人又该怎么办呢?总不能放任不管,这不仅有违“以孝治天下”的理念,而且也容易激化社会矛盾。

其实在古代,对于这种没有依靠的老人,朝廷设立了专门的赡养机构,也就是如今的养老院。

在古代,老人虽然失去了劳动价值但并不会遭到嫌弃,朝廷为了让老人有所依靠,还创造了“存留养亲”的制度。

也就是说,只要犯人不是罪大恶极,同时家里还有老人需要赡养的,就可以适当进行刑罚减免,以达到赡养老人的目的。

但如果老人家中没有子女的话,朝廷也不会放任不管,而是会接到专门的机构中去。

早在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就下令创办了孤独园,既可以收养孤儿,也可以收养老人。

按照规定,无论老幼只要是没有自主生存能力的,当地的郡县就需要定期送去食物和衣服。

而且在老人去世之后,当地还需要为老人料理后事,而这也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家正式的赡养机构,很难想象,在一千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就会有如此先进的思想出现,可见华夏儿女对于孝文化的重视。

到了唐朝时,佛教文化身心,而在佛教思想中“恩田”与“悲田”盛行,所谓恩田,指的就是要时刻谨记父母的养育之恩,并在他们年老的时候尽到赡养责任,让他们能够安享晚年。

悲田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是对恩田的补充,它强调对于所有的贫穷孤老之人,都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因为在佛教看来众生平等。

据史料记载,在公元735年,唐玄宗创立“悲田院”专门收养老人和乞丐。

并由各地的寺庙住持进行负责,而所有的开支则全由国家拨付。

到宋朝时期,“养老院”的规模可以说空前扩大,同样是受佛教影响,宋朝设定了专门的“福田院”,专门收养那些流离失所的老年人、孤儿以及难民等等。

福田院对这些人的供给,一般会持续整个寒冬,直到第二年开春,天气逐渐回暖后,福田院才会停止相应的供给。

而且平时福田院会有严格的人数管控,但等到寒冬时,为了保障百姓的生命安全,福田院会额外的增加名额。

在最兴盛时期,福田院甚至普及到了很多县城,一些没有福田院的县令,甚至会以此为耻。

“孝”永远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从人类走向文明社会开始,便始终将“孝文化”看的特别重要。

历代封建王朝,都对“孝”有着独特的看法和措施,但却都将孝作为了子女的重大责任。

现如今,我们拥有了比古人更发达的技术和经济,也有更加稳定的生存环境,所以我们更要将孝道发扬下去,好好孝顺父母,让他们老有所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