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在有教育的环境下,如何学习、教师的教学心理、在有教育干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学校内部组织的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最重要是如何提高教育效果,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应用在心理学理论在教育上。教育心理学应用方面有,推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改善教学方法、研究设计更合理的课程、以及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和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学校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有很多相似之处,不过其中也有分别,通常在学校或类似场所从事教育相关工作的被称为学校心理学家,在从事教育理论研究工作的称为教育心理学家。在学校工作的比较关注的是需要特殊教育的学生比如学习资质不好的,情绪心理或行为有问题的学生,而教育心理学关注的是如何让学生自己学习和发展。不同的人群的学习特征是不同的,比如儿童、青年、老年都有各自不同的学习方法,人类发展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也用在教育心理学上。一个人从年幼到成熟的过程是不同的阶段,发展心理学就是从不同阶段描述了人的智力认知、道德推理、社会角色、以及人对于知识本身和观点的变化。例如,认知发展理论在应用于教学后,教育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从儿童到成熟,认知能力的改变要经历四个阶段。皮亚杰提出的用不同教学方式教育儿童,比如说一个儿童在11岁之前不擅长抽象逻辑的思维,那么对于这个时期的儿童的教育就应该用具体形象的物体和例子。心理学家还发现人的认知的转变,例如人的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是不可能同时在人生活中的各种方面都拥有的。比如一个孩子在擅长在数学方面抽象思维,但是在和其他人的人际关系中始终停留在具体形象的思维阶段。皮亚杰的最为重要的贡献是,人在努力地构建一个自己的理解方式,这个过程人是在不断地自我调整的。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的发展,在最初阶段是基于其做出行为后需要承担的后果,他认为儿童初期对于道德的理解是天真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展到为了目的而且实施行为。皮亚杰对于儿童的道德发展理论得到了劳伦斯·柯尔伯格的认同,并总结为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不过不是所有的道德行为都能够在道德发展理论中明确的推理得出的。例如,校园欺凌的现象还需要对社会道德的认知理论来推理。儿童的道德发展理论并非是完全的转入另一个不同的认知阶段,而是在原有的道德认知上逐渐增加的。关于认识论的信念发展,认为人的信念在不同阶段是变化的,比如一个人的能力稳定性,对于教师和专家的信任度,对于知识的确定性和持久性。一个人的对于社会认知的信念,取决于他在教育和成熟过程中所接受到的知识。每个人的个体的能力与特性都是不同的,并且这些能力影响到他们的发展和学历。每个人的能力与特性差异表现在创造力、智力、认知风格、处理信息和动机、还有人际关系和交流等很多方面。在上学期间,儿童的最普遍的无能现象是学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失读症和语言障碍症。比较少见的无能现象是听力障碍、脑性麻痹、视力障碍、智能障碍和癫痫症等。尽管在柏拉图的时代,哲学家们对于智力理论的讨论已经很多,教育心理学还发明了智力测验,并且智力测验也在随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而提高。教育心理学中对于智力的分类是有争论的,查尔斯·斯皮尔曼认为人的智力是独立单一的因素,但也有人觉得影响智力的因素有许多,或者根本无法进行智力的测量,其中有罗伯特·史坦伯格的智力三元论和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用得最多的是斯坦福·比奈智力测量表和韦克斯勒儿童智力测量表等标准智力测量工具,以测定儿童的智力标准和需要的教育方法。在这些国家被签订为天才儿童的通常会给予更快速的教育方法和强化的课程计划,而那些被签订为智力低下的儿童则会使用一些特殊的教育方法来强化教育比如语音理解。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是由两个基本的假定构成的,第一是保证学生在学校获得知识和技能,第二是学生能够将在学校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课堂以外的环境中。但是这些假设真的有用吗?在一些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学生反映在学校获得的知识不能够应用在社会,并且会这样持续很长时间,这样长期的学校知识得不到应用和当初学习知识的努力形成强烈的对比。还有研究发现学习过儿童发展课程的大学生,能够在大学期间学习优异并且取得好成绩,这样的研究在10年后再次进行,大约有百分之三十的学生依旧保持着优异的成绩,而那些成绩中等的学生能够保持优秀的只有百分之二十。对于学校以外的环境有多少知识是能够应用在学校学习到的,以及如何让学校的知识应用到学校以外的环境中是很重要的问题,这两个方面很难达成共识。教育心理学指出教育学的研究和课堂管理应该用于实践教学,是培养教育工作者的基础课程。课堂管理的目的是让学生发展一个自我管理能力和有利于学习活动的环境,这其中要努力地让师生关系保持良好,使得学生组成一个群体,用心理咨询和其他心理学方法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