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一个如梦似幻的朝代,唐朝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唐朝也是一个盛产狂人的时代。李白狂放不羁自号楚狂人,所以才有那些从仙境取下来的诗句。老实如杜甫也会说出”自笑狂夫老更狂“。而硬骨头韩愈也是一位狂人,他的狂在于改革创新在于直言敢谏至死无悔。为什么中国宗教这么多而我们的中华文明却没有被宗教化,韩愈便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而初中教材中选录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便是被他当作遗言来写的。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诗人韩愈和他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背后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硬骨头诗人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本来是没有佛教的,两汉之际,古印度佛教传到中国,开始只在少数百姓中流传。此时中国已经有本土宗教道教和儒教,所以佛教在中国并没有受到大肆推崇。汉亡以后,魏晋南北朝混乱时期,佛教得到广泛流传。盛唐时期,佛教通过玄奘法师在中原流行,而唐朝奉行的包容万象甚至使官方资助佛教传播。中唐时代,是佛教鼎盛时期,与中本土的道教、儒学并称"三教",互相争立,形成鼎足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史之乱,权力迅速真空化和割裂化。佛教抓住时机迅速在社会的各个部分进行扩张,以佛教行为为准则,建立起经济组织,佛教在唐朝的势力越来越大。晚唐的几任皇帝甚至想要借助佛教的力量对国家进行统治。佛教的盛行不仅对儒家所提倡的忠孝思构成威胁,还有不少人利用佛教逃避徭役、赋税等,某些官员也利用佛教发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元和十四年正月,宪宗遣中使杜英奇押宫人三十,持香花迎佛骨于宫内,供养三日。礼佛的声音达到的高潮,然而在全国一片崇佛的声音当中韩愈站了出来。他以自己的仕途为代价,上奏《谏迎佛骨表》。唐宪宗看到谏表大怒,要处死韩愈。幸好有大臣裴度、崔群出来说情,韩愈逃过死罪但是被贬至潮州刺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唐武宗李炎上位,开始大规模地进行灭佛运动,避免了中国成为政教合一的国家。而以韩愈和柳宗元为代表的古文运动则是中国士大夫为了维护中华传统精神进行的斗争。

百代文宗韩愈

韩愈一生漂泊。他出生官宦世家,却未得祖上荫恩。三岁失孤,幸得兄长照顾。九岁兄长也撒手人寰,便随嫂子寄人篱下。幼年早熟,聪慧刻苦,落榜六次才得机遇。”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命运艰难,一生气节却不凡。诗的第二句说”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他知道这样会为自己招来祸端他还是做了,老却弥坚。中华文明一直昌盛不断,便是有这样的文人,明知前路生死两茫茫也会坚定地向前走。也是有无数这样奉献的人,中国在国运跌宕中,依旧显现着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