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王彩云

我叫王彩云,我是一个农村妇女。

我是一个高中毕业生,当年没有考上大学,我就回村种地了。

当时我们家里种了二亩地的菜园,我家离县城有30多里路,我体谅父亲的劳累,我就用自行车带着一个大筐子去县城卖菜。

去县城的路上要经过一个大斜坡,我最愁上这个坡,我骑着自行车带着100多斤青菜,根本蹬不上去。

那天我到了半路的时候,突然下起了一场小雨,地面湿滑,上坡的时候,我脚底下没有踩稳当,连人带车一下子歪倒在地上,豆角撒了一地,我都急得哭了。

一个小伙子路过这里,他帮忙扶起车子的,帮我把豆角装进筐子里,还帮我推上斜坡。

他说他是我们邻村的,离我的村子只有二里路,他是去县城干建筑。

就这样我们熟悉了,慢慢走在了一起。

我丈夫有兄弟姊妹三个,有一个大伯哥,还有一个小姑子,我嫁过来的时候小姑子正读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隔一段时间我就给小姑子寄个百儿八十的,我知道小姑娘都爱美,我让她买件新衣服穿。

每当小姑子收到我的钱的时候,总要给我写一封长长的信,感谢我对她的帮助。

当时我们的日子也过得比较紧巴,我在家里种地,丈夫依然打工。

我在娘家的时候就特别勤劳,不久我们也种了菜园,到处里去卖青菜,日子苦中有乐。

小姑子的4年大学,基本上是我出钱供她读书的。

公公婆婆也对我非常感激,婆婆说:“儿媳妇呀,自从你嫁进来,我们家的日子一下子就开始抬头了,真是一个好媳妇旺三代呀。”

婆婆对我说这些话的时候,是背着嫂子的,那时候大伯哥在我们县的化肥厂里上班,是长期合同工,每个月都有工资,因此嫂子在村里的时候,见了人就爱搭不理的,仿佛高人一等的样子。

婆婆说有一次小姑子上大学的学费不够,她去大伯哥家借钱,但是嫂子说:“妈,你来得不凑巧,你儿子刚刚发了工资是不假,但是我娘家有事都被他们借走了。”

婆婆叹了一口气,脸红脖子粗地出来了,知道嫂子故意不想帮忙,就怕婆婆还不上她的钱。

小姑在大学毕业以后,分到了市里工作,小姑子人很善良,也懂得感恩,她上班以后就主动承担了公公婆婆的生活费,家里的人情来往也都是她出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姑子每次回来的时候,总会给我们家和大伯哥家带份礼物。

嫂子会不放心地问我,是不是小姑子多给我们家东西了?因为她知道那几年,我对小姑子的帮助很大,小姑子肯定会偏向我。

其实小姑子是个聪明的人,她知道嫂子的脾气,给我们两家买的礼物总是一样多,一式两份。

小姑子经常对我说:“二嫂,我也想多给你买点东西,可是没有不透风的墙,我又怕大嫂知道,那样咱爹咱娘在中间就不好做人了。”

我点点头说:“妹妹,你做得对。别管以前大嫂怎么对你,她毕竟是咱的嫂子,你就得一视同仁,这样很好。”

小姑子在市里上班,她有了孩子以后,就面临带孩子的问题。

小姑子的婆婆年纪大了,妹夫是家里最小的儿子,想让她婆婆来带孩子不可能。

小姑子的产假满了以后,抱着孩子回来了。

小姑子拿出钱来,让公公去镇上买来了鸡鸭鱼肉,做了一大桌丰盛的饭菜,让全家人都过去吃。

吃饭的时候,小姑子忧心忡忡地说:“我的产假这就满了,面临上班,可是孩子没人带,要是雇保姆的话,我们那点工资还不够保姆的钱,根本雇不起。”

“我想让咱娘去给我带孩子,你们没有什么意见吧?”

我公公婆婆都是明事理的老人,婆婆马上说:“闺女啊,儿女有难处的时候,当父母的就得搭把手,你现在没人带孩子,没法上班,我身体好好的,我不帮你,谁帮你?”

公公也说:“让你娘去给你带孩子就行,我在家里种地,带孩子的时间是有数的,孩子一天天长大,能上学就不用我们帮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也赶紧说:“妹妹,你放心就是,咱娘去你们家带孩子,咱爹有事的时候我们照顾着,地里的活我们也帮着干了。你安心上班就行。”

小姑子感激地点点头,这时一直没有吭声的大嫂突然发表意见了,她斜了一眼小姑子说:“妹妹,你在市里上班,轻轻松松的就能拿高工资,可是现在都是婆婆带孩子,哪有让自己的娘家妈去带孩子的?

小姑子连忙说:“嫂子,我这不是没办法了吗?我婆婆年纪那么大了,我怎么好意思让她去带孩子呀?她不用我们照顾,就很感激了。”

“咱娘年轻点,她身体还不错,我也和我老公商量好了,要是咱娘去我们家带孩子的话,一个月我们给她存上2000块钱,以后养老的,我们不会让咱娘白出力的。”

婆婆说:“谁规定了婆婆必须带孩子?不管娘家婆家,只要有空,就得帮忙。”

嫂子这才没的说了,一拧身子就回家了。

婆婆在小姑子家带孩子的那三年我,一直由我们照顾着公公。

我们这里主要是靠种地瓜为主,那年公公种了四亩地的地瓜。

到了秋天,地瓜获得了大丰收,地瓜沟里都裂起了大纹,那是地瓜生长的过程中撑起来的。

早晨天不亮,公公冒着秋霜就去地里刨地瓜。

他没时间做饭,我做好了饭以后,用一个小包袱包着给送过去,有时我在地里给公公刨地瓜,让他回家去吃。

可是那天刨地瓜的时候,公公不小心把撅头一下子刨到了脚脖子上,当场疼得坐在地上不敢动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邻居告诉了我们以后,我吓得赶紧跑到地里一看,公公的脚脖子当时就肿得很高。

我赶紧推出家里的三轮车,把公公扶上三轮车,拉着他去了医院。

公公是骨折,小姑子知道以后心急如焚,因为大家都知道刨出来的地瓜,得赶紧晒地瓜干,要不来了雨烂在地里就白费了。

小姑子想让母亲回来帮着干活,但是孩子又没人带。

我安慰小姑子说:“妹妹,你别急,我有办法。”

我回娘家把我那几个弟弟妹妹都叫过来了,我们先把公公家把所有的地瓜都刨出来,切成片晒好了,我才来刨我们家的地瓜。

这样老人就放心了。

刨这几亩地的地瓜,嫂子手都没有伸一下,公公叹着气说,唉,两个儿媳妇就是不一样。

我接过话茬笑着说:“爹,一母生百般,兄弟姊妹都还有不同的性格呢,何况是妯娌呢。你就别放在心上了。我嫂子她就是刀子嘴豆腐心的,也没有坏心眼。”

家和万事兴,不管什么事,别去计较那么多,尤其是一个大家庭里,要是心眼就像针鼻那么大,还能相处吗?

小姑子对我非常感激,她经常说:“二嫂,没有你的支持和帮助,咱娘不可能安心给我带孩子的,我经常和我丈夫说,这个大家庭多亏了咱二嫂在从中协调,否则就得四分五裂的。”

我笑着说:“妹妹呀,一个大家庭总得有个省事的,做人不能太精明了,斤斤计较干嘛?又不是和外人在一起,一家人就不说两家话,不管遇到什么事多为别人考虑一下,矛盾就少了。”

妹妹点点头说:“二嫂,我真得向你学习呢,你是我的好嫂子。”

说实话,有时小姑子回来的时候也想给我点钱,表达心意,但是我从来不要。

我说:“妹妹,你在市里虽然工资挣得多一点,但是你花钱的事儿多呀。你们家还有房贷,不像我们,我们住在村里,花钱的地方少,吃的都是自己种的,我们也没有你们城里的那些物业费,卫生费之类的,我们菜园里挣的钱基本上都攒起来了。你不用挂惦我们,我们现在的日子比以前强多了。”

不管在城市还是农村,只要你勤快,头脑活络,就能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我们家开始就是小打小闹地种菜园,后来在农机站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我们投资上了几个高效大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我有多年种菜园的手艺,我和丈夫一心侍弄大棚,我们吃住都在大棚里,渐渐的我们的大棚带来了很多收益。

我们哪一年卖青菜也得卖个10万左右。

大伯哥家的日子就比我们差远了,大伯哥以前的时候在化肥厂上班,那时候他是拿工资的人,日子过得富富裕裕的。

可是后来他下岗了,下岗以后他零打碎敲地打点工,也挣不了多少钱,而大嫂一辈子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她不想出大力,能挣来钱吗?

他们的日子越过越紧张,我们也曾经想带着大哥家一起种蔬菜大棚,但是大嫂摇摇头说天天泥里水里的,弄得身上那么脏,才不愿干那样的活呢,饿不着就行。

我只能摇摇头,不去管他们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咱也说服不了人家。

小姑子的孩子上了幼儿园以后,婆婆就回来了,不过有时小姑子去外地出发的时候,婆婆还得去帮着带几天。

小姑子在单位里干财务工作,前些日子单位里又派她去南方出发,来回听说得半个月,婆婆又去了他们家。

回来以后,婆婆带回来了两包衣服,婆婆把我和嫂子都喊过去了。

婆婆说:“你们两个都在,我从闺女家带回来了两包衣服,你们一家一包。”

这些年小姑子经常把旧衣服拿回家给我们穿,反正我们在地里干活也不要好,我也不舍得花钱买衣服,不是没有钱,我是觉得挣钱不容易,咱又生活在农村,也不去什么大场合,讲究穿干嘛呀?

每当小姑子拿回来衣服的时候,我都很高兴,虽然说是旧衣服,但是小姑子穿得很讲究,比我自己买的都强呢。

我一看那两大包衣服,很明显有一包的衣服新一些,另一包稍微旧一点。因为我看到那包衣服的最上面有一件酒红色的羽绒服,几乎没有穿过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嫂子很识货,当时就把那一包新衣服抱过去了,说她就喜欢这种酒红色的衣服,嫂子乐滋滋地回家了。

我只好要了另一包旧衣服,我也很高兴,反正又不是花钱买的,能帮我省不少买衣服的钱呢。

我敞开这包旧衣服一看,上面是几件毛衣,最下面是一件棕色的羊绒大衣,这件大衣我见过,小姑子穿着回来过。

我记得小姑子还对我说过,这件大衣是她去外地出发的时候买的,我当时还嫌小姑子不知道节俭,这么好的衣服就不要了。

我赶紧拿起这件羊绒大衣往身上一套,我往镜子前一照,还真别说,我和小姑子的身材差不多,我穿起来虽然没有小姑子穿着那么好看,但是穿上也很洋气。

我左照右照,丈夫在一边说:“看把你臭美的,这几年咱沾了他小姑的光了,光是衣服钱就得省了不少。”

我说:“对呀,这几年咱们家大人和孩子都是穿小姑子家的衣服,逢年过节的小姑子还得另外给咱买新的,咱真的沾了人家的光了呢,到今年过年的时候呀,小姑子带着孩子回来,咱得给她家孩子包个6000块钱的大红包。今年咱家菜园挣钱不少,咱得表示表示。”

我想把羊绒大衣脱下来挂在橱子里,我可不舍得穿,我打算到过年的时候穿。

我顺手往口袋里一伸,我忽然摸到了一个硬硬的东西,我赶紧拿出一看,是一个红色的小包,就是装首饰的那种小包,带着一个穗头,穗头缠得紧紧的,我解开一看里面竟然是一对金灿灿的耳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一下子愣住了,我连忙喊丈夫过来看,丈夫说:“妹妹从小就粗心,她肯定是把耳环摘下来忘了,随手放在口袋里了。”

妹妹说:“二嫂,我算的果然不错,我让咱娘捎回去两包衣服,一包新的一包旧的,一家一包,我知道大嫂肯定会挑新的,旧的也就只能剩下给你了。”

“可是,二嫂我不会让你吃亏的,大嫂那一包上面那件羽绒服的确是新的,我是在网上买的,号码买大了,我懒得去换,就让咱娘捎回去。”

“我知道旧衣服只能归你了,我特意给你买了一对金耳环,让你戴着过年的。二嫂,你谁也不要吭声啊,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这些年你是怎么对待我的,我心里有数。”

听了小姑子的话,我的心里一片温暖,眼睛不由自主地湿了。

感谢小姑子的一片苦心,她是懂得感恩的人,这些年我拿着小姑子的确没有二心,就像对待自己的亲妹妹一样,总是身处地为她着想。

小姑子也没有忘记我这个当嫂子的。

在一个大家庭中,不争不抢的人,福气自来,家和万事兴,把心放宽,和和睦睦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