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广东,肯定听说过“祛湿”的说法,可以说是和“降火”并列榜首的养生之道。甚至其他省份的朋友来到广东,也会觉得身体有湿气或者上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地理位置引发的,由于岭南潮湿的气候特点,让广东人被湿气“缠身”。再加上部分不良生活习惯,会加重体内的湿气。

一、如何判断身体的湿气

中医认为“风、寒、暑、湿、燥、火”是六种外感病邪,而“湿”是六邪之首,湿邪致病最为缠绵难愈,比较难调理。虽然总说祛湿,但很多人都不知道湿气有什么症状。如果身体有说不出的难受,不妨对照看下是不是湿气过重。

1、胃口不佳

胸闷腹胀,食欲不佳,还可能伴有口淡、口黏乏味,口渴却不想饮水等症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身体乏力

明明没做什么却感觉头脑昏沉,四肢乏力,关节酸痛沉重,身体疲惫浑身不舒服。

3、舌苔厚腻

舌苔厚重,舌边有明显的齿痕,这是湿气重的典型表现,以早上刚起床的舌苔状况为准,可能伴有口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排泄不良

腹泻、大便不成形、小便混浊、大便溏泄、女性白带过多、阴部瘙痒等。

二、如何祛湿

民间祛湿的法子可是五花八门,可以选择自己能接受的方法。

1、拔罐、按摩穴位

拔罐、按摩是通过外在的物理形式祛除湿气,将湿气排出体外。拔罐通过点火、抽气的方式让罐内形成一种负压,再将罐吸附于体表,从而排毒排湿、舒缓经络,皮肤会出现局部的红肿淤血。按摩委中穴、曲池穴、极泉穴这三个穴位是除湿的重要穴位,通过按摩或按压可以将湿气排出体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除了潮湿气候的影响,现代人很多生活习惯都会导致湿气积聚体内。比如饮食上以肉食为主,爱吃肥甘厚味,生冷食物;因职业原因久坐,长期缺乏锻炼,熬夜作息混乱等,最终导致脾胃阳气受损,运化水湿能力下降。

湿气重的话建议清淡饮食,少吃高油高盐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避免室内久坐,保持适当的运动,适当的出汗可以帮助湿气排出体外,太极、瑜伽、慢跑等舒缓的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

3、祛湿药膳

芡实、薏米、茯苓等都是健脾益气,可药食同用的祛湿好帮手。

淮山芡实薏米汤、薏米赤小豆汤、白术陈皮猪肚汤、芡实煲老鸭、茯苓山药排骨汤、红豆薏米茶等都有着不错的祛湿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避免潮湿环境

洗完头之后要吹干,运动出汗或者淋雨之后及时更换干爽的衣物,衣柜里适当放一些干燥剂,以免湿气入侵。

结语

中医认为,湿气有内湿和外湿、湿热和寒湿之分,不同体质症状也不同,如果身体困倦沉重、疲惫不堪,食欲不振、舌苔厚腻等症状,说明身体湿气较重,应该注意祛湿。

参考文章:
1、《怎样判断身体“湿重”?广东人难逃的“湿重”困扰怎么破》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21861313788674615/?channel=&source=search_tab
2、《人人都说你湿气重,湿气到底是什么?》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6961944734600266247/?channel=&source=search_t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