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前段时间英伟达在全球最大电子消费展会CES开幕式上披露了自己和一些中国头部车企的合作。受此利好消息影响,英伟达的股价还在1月8日的时候创下历史新高,市值高达1.3万亿美元,是3个英特尔和AMD的市值总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英伟达披露的消息显示,目前和英伟达合作的中国车企有理想、长城、极氪、小米汽车。其中,理想汽车选择的是英伟达NVIDIA DRIVE Thor集中式车载计算平台,长城、极氪、小米汽车则使用的是英伟达的NVIDIA DRIVE Orin平台。

具体来看,理想是在其L系列车型上推出了智能驾驶系统AD Max,这个系统搭载的就是两块英伟达DRIVE Orin处理器。

长城汽车的高阶智能驾驶系统是叫Coffee Pilot,它是基于英伟达DRIVE Orin集中式计算平台打造的。据长城汽车透露的消息,搭载该高阶智能驾驶系统的汽车将会在2024年上半年亮相。

吉利旗下的极氪007纯电豪华轿车搭载的是英伟达DRIVE Orin。小米SU7和理想类似,也是使用两块英伟达DRIVE Orin处理器去打造的智驾系统。

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些汽车纷纷选择和国外企业合作,而不是和国内的华为合作呢?现在华为搞的问界、阿维塔都已经在国内如火如荼了,而且智驾系统本身就是华为的强项,为何车企会做出这种选择?我们来解析一下背后的深层原因。

首先,绝大多数的消费者对于英伟达的印象就是一家AI芯片企业,而且它的4090显卡很牛。也正是因为英伟达的实力太牛了,导致美国现在不让英伟达卖芯片给中国。

实际上,英伟达不仅仅是会设计芯片,它的汽车业务其实也很牛,而且是独立于游戏、数据中心以及专业可视化的,这四块其实就是英伟达的核心业务。

早在2015年,英伟达就推出了第一代智能驾驶计算平台DRIVE PX和Tegra系列车载芯片。同期,国内的电车还在考虑续航的问题,根本就没介入智能驾驶这一层次。但是,特斯拉在那个时候就和英伟达合作,特斯拉Model S和Model X所搭载的Autopilot 1.0系统其实就是使用的英伟达Tegra3芯片。

2016年,英伟达就发布了DRIVE PX二代平台。到了2022年,英伟达的DRIVE Orin系列芯片就开始让台积电开始量产了,而且采用的是7nm的工艺。2023年,英伟达则是发布了现在的DRIVE Thor系列芯片,也就是现在理想、长城们使用的车载芯片。只需要一块芯片,就能够全部搞定智能驾驶、智能座舱。

不仅仅是性能强悍,英伟达的Thor系列芯片还考虑到了现在车机系统的混乱现象,所以这块芯片兼容Linux、Android、QNX这三种车机系统。

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仅仅是在2023年上半年,在具备了高级别辅助驾驶功能的所有车型里面,使用了英伟达芯片的汽车份额超过了52%。

所以说,单纯是从技术的角度来看,车企们选择和英伟达合作其实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既然有更好的技术,为什么不要呢?

此外,如果车企们选择和华为合作的话,那么就会重复当下手机行业的尴尬境地。因为它们选择和华为合作,那么就失去了自己的智能驾驶特点,这就丧失了自己的卖点,会一直活在问界的阴影之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问界诞生之初本身就是和理想对标的,这个时候理想选择和华为合作,这岂不是说理想今后要完全依赖华为,这样一来理想的品牌溢价就没了。

还有一点,现在华为负责汽车的管事人是余承东,但是自从那句遥遥领先开始,公众不难发现余承东的性格是十分强硬的,往往在和友商的互怼中不留情面,且会强调自己的技术压制。

余承东的强势风格,这就导致理想、长城、小米、极氪会诞生如果把自己的核心底层能力寄托在华为身上的话,那么就会处处受制于华为。

相反,英伟达其实只是一个中立的角色。英伟达不管是卖芯片也好,还是卖显卡,现如今又卖车载芯片,其实它一直都在扮演供应商的角色,最多就是参与车企研发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英伟达不是竞争对手,它只会赚走那部分属于自己的钱。这种钱,车企愿意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