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老山战役结束后不久,一名年仅17岁的女兵在云南麻栗坡烈士陵园中违纪开枪,被部队开除军籍。20年后,她重新来到这里,为每一位烈士献上一枝玫瑰。
谢楠,一名普通的女兵,却因为一时冲动,结束了自己短暂的军旅生涯。许多年后,人们慢慢意识到,在她看似平凡的身后,隐藏着一个伟大而坚韧的灵魂。
一切要从1983年说起。17岁的谢楠面临人生的第一个重要抉择,是上大学还是参军?她毅然选择了后者。
父亲是一个老兵,从小的熏陶让谢楠对军营生活充满向往。她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守护这个国家的每一寸土地。
经过严格的选拔,谢楠被分配到某医疗连,成为一名优秀的女军医。这里,她结识了运输队的小伙子赵勇。两人一拍即合,成了好友。赵勇总爱叫她“楠姐”,让她倍感亲切。
1984年春,部队奉命出征老山,收复被越南占领的国土。这是谢楠第一次真枪实弹地上战场。她表现出色,救治了无数伤员。与此同时,也目睹了许多年轻生命的逝去。
每次告别客死他乡的战友,谢楠都会沉默地流下泪来。她强忍悲痛,尽自己最大努力去救助每一个人。赵勇总是开导她,让她振作起来。
有一天,赵勇向谢楠诉说了一个小心愿。
他想在父亲生日的时候送一台收音机,但是身无分文的他买不起。谢楠二话不说,将自己仅有的积蓄全数借给了赵勇,就给自己留下五块钱。谁知,就在几天后,赵勇在执行任务时不幸牺牲......
噩耗来得太突然,谢楠几乎无法接受。她想尽了一切办法想救活赵勇,可最终一切都太迟了。
这成为她此生最深的遗憾。
为什么自己当时会那么吝啬,不全都借给赵勇呢?如果她能再多给一点,也许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随后,老山战役胜利结束。为了纪念牺牲烈士,云南开始修建麻栗坡烈士陵园。
当谢楠目睹着一座座坟冢在眼前拔地而起时,她情不自禁举枪向天空鸣射了一发子弹——这是对逝去战友的告慰,也是对这个残酷世界的控诉!
可这一行为严重违反军规。尽管只是一时冲动,谢楠还是被开除了军籍,黯然退伍。
父亲为她的决定感到难过,谢楠自己也悔恨不已。
多少个日日夜夜,那些在战场上发生的种种都纠缠着谢楠。她始终无法原谅自己的一时重复,也无法忘记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尤其是赵勇,这个开朗乐观的小伙子,他的笑脸总会出现在谢楠的梦中。
岁月流转,转眼20年过去。2003年,父亲的忌日,谢楠终于鼓起勇气再次来到麻栗坡烈士陵园。
在一片墓碑中,她很快就找到了赵勇的名字。她为他献上祭奠,并将20年前未借出的那5块钱化作灰烬撒在坟前,像在心里对赵勇说:勇儿,请你原谅我当年的自私。
这一遭访,让谢楠下定决心要为烈士们做些什么。于是,她毅然决然辞掉北京的工作,搬到了云南,长期照看烈士陵园。
在这里,她结识了另一位烈士赵占英的母亲。原来,这些年赵妈妈一直生活困难,从未来看望过儿子的墓。如今终于得以与儿子相见,老人不禁泪流满面。
这一幕触动了谢楠,她意识到还有太多烈士家属,度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无法来陵园探望先人。为此,她发起成立了“老兵之家”,专门接待烈士家属,提供生活所需。
凭借自己的微薄退休金和社会各界的爱心捐助,谢楠至今已经帮助50多位烈士家属圆满了心愿。
她还在网上发起倡议,呼吁更多人关注烈士家属生活,让烈士可以安息,英雄的家人也能幸福。
谢楠用她寡淡却真挚的文字,讲述着每一个烈士家庭的故事。她呼吁社会各界给予更多帮助,她还主动联系了很多善心人士,成功募集了不少捐款。
虽然资助的金额有限,但谢楠尽心尽力地把每一分钱都用在最需要的人身上。在她精心的安排下,那些烈士遗属可以吃好住好,甚至有了新的生活信心。
“我们一定会帮助他们度过难关,这是为烈士们尽最后一点心力。”谢楠如是说。
如今,谢楠已步入老年。她依旧秉承着军人家庭的品质,将对逝去战友的缅怀化为行动,日复一日地守候在烈士墓前。她甚至亲手为每一个墓碑上都插上了玫瑰花。
也许,正是因为20年前那声冲动的枪响,才点燃了谢楠心中对生命与信仰的热情,推动她走上了这条不平凡的人生道路。
如今的她成了一名奉献者,但她的事迹也在启发着越来越多的人,寻找生命的意义,传递更多温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