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LA BA

中/国/传/统/节/日

2024-1-18

农历腊月初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腊月初八,

是中国传统“腊八节”。

俗称“腊八”,

腊月的第一个节日。

一岁之末为“腊”,

意为新旧交替,

春节序幕已经拉开,

年味儿一天比一天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民间俗称“腊七腊八,冻掉下巴”,意思是说这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朋友们记得添加衣物保暖! 在腊八这一天,人们喝腊八粥,吃腊八豆,泡腊八蒜……寓意吉祥,祈福求寿。

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腊八节因腊日而来,是农历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日期为腊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

“腊”的含义有三: 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 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 三曰“腊者,逐疫迎春”,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亦名“成道会”。

在上古时期,人们在腊八这天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称为腊祭。 《礼记·郊特牲》记载: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

到南北朝时期,腊八节成为固定的节日。 佛教传入中国后,将佛祖成道日和腊日融合。因此,腊八节也是佛教的重要节日。腊八节的重要习俗是喝腊八粥,历朝历代皆是如此。

宋朝吴自牧《梦梁录》记载:在腊月八日,寺庙里都设五味粥,名腊八粥。当时帝王还以此来笼络大臣。

元朝人孙国敕的《燕都游览志》中记载:腊月八日,赐百官司用米果等杂煮成的粥。这一习俗一直沿袭。

《永乐大典》中记载了佛家在腊八这天煮腊八粥食用。

到了清代,每逢腊八日,在宫内万福阁等处,用锅煮腊八粥并请来喇嘛僧人诵经,然后将粥分给各王宫大臣,品尝食用以度节日。

腊八节来源于古代的“腊日”,“腊日”在早期并没有固定的日期一般在岁末的最后几天。 在新故交接的腊月,人们认真而虔诚地祭祀祖先和神灵。一餐一饭无不寄托着百姓平凡而又庄严的生活期待。

腊八粥

每年到腊八节,家家户户都要熬腊八粥喝,为的是谨记勤俭节约的古训。

传说,从前有一户人家,老两口子勤俭节约,越来越富庶,屯了很多粮食。后来,老两口去世了,留下了两个懒儿子坐吃山空,终于把余粮都吃光了。这一年,到了农历腊月初八,兄弟俩把家翻个底朝天,才找出一把黄米、红豆、红枣什么的,煮成了一锅粥,凑合着吃下去了。

吃够了懒的苦头的兄弟俩想起爹娘在世的好日子,悔恨万分,决心勤勤恳恳过日子,于是第二年一开春就开始忙活起来,日子终于渐渐红火起来。

为了吸取懒惰的教训,叫人不忘勤俭节约,从那以后,每年腊月初八,人们就把五谷杂粮混在一起煮腊八粥吃。于是,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就这样一代代传下来了。

腊八蒜

一到腊月初八,过年的气氛一天赛过一天,华北大部分地区在腊月初八这天有用醋泡蒜的习俗,叫腊八蒜。腊八蒜的做法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吃起来脆香提神。

腊八醋

腊八醋就是泡蒜头的醋,是要泡到大年初一的,因为初一吃饺子,要吃素饺子,取一年素素净净之意,蘸腊八醋吃,别有一番滋味。腊八醋不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坏。

生活像腊八粥一样丰富多彩

日子像腊八粥一样甜甜蜜蜜

归期准与寒梅约,

粥鼓香花腊八前。

寒梅、雪、腊八粥,

年关将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乐成文化

联系电话

企业邮箱 lc330920229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