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

农历十二月俗称“腊月”。“腊”的本义是“合”或“接”的意思,古代所谓“腊祭”,就是合祭诸神报答祖先的一种仪式。秦汉以来,各地农民多于“腊日”(冬至后第三个戌日)敲腊鼓(细腰鼓),化装成各种神灵、金刚、力士,做出各种舞蹈姿态,以驱逐疾病疫疠。南北朝时有民谣说:“腊鼓鸣,春草生”。后来不用三戌而以腊月的初八为腊八。每到初八这天,人们要吃上顿香甜可口的“腊八粥”(又称腊八饭),据说是含有喜庆丰收和预祝来年五谷丰登之意。又据说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在腊八这天成道,这一天佛教徒供香烛、熬“佛粥”以敬佛。苏南民间煮腊八粥,有“细腊八”与“粗腊八”之分,讲究的富户人家食“细腊八”,那是用花生、莲心、红枣、白果、栗子等果实,和上姜桂等调味品,掺在米中煮成,取其温暖滋补,可以祛寒;至于一般平民食用的“粗腊八”,只用青菜、豆腐、黄豆、蚕豆、胡萝卜,外加荸荠而已,相传食之可以祛病延年。

无锡人平时不怎么吃粥,但这天一定要吃腊八粥!在老一辈的传统里,腊八粥是咸的,里面可以放黄豆、赤豆、花生、蚕豆、芋头、青菜、胡萝卜、茨菰等原材料,熬上满满一锅,特别鲜美!不过也有喜欢“甜派”的,枸杞、莲子、花生、赤豆、米仁、淮山、茯苓、冰糖,底料丰富又营养。其实,不论咸腊八还是甜腊八,只要吃得惯就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掸尘

即“扫尘”。腊八以后,一般在腊月二十左右。大家小户都照例洗衣扫尘,准备干干净净地过年,所谓“有钱没钱,洗洗过年”。送灶以前,各家都要进行一次彻底大扫除,箱笼橱柜一概翻身,墙有床底,乃至房柱屋梁,全要把积年尘垢一举荡涤,这就叫做“扫尘”或“掸尘”。苏州叫“打尘埃”,无锡、江阴叫“掸檐尘”。

送灶

腊月廿四旧称“交年”或“小年”,为了报答一年火食生养之恩,苏南地区常以麦芽糖、糯米炒花糖、豆粉团这类食品祭祀。无锡、常州祭灶用的祭品有玛瑙团和糖饼。玛瑙团系溶化红糖水和粉,再掺入白粉,色如玛瑙,故名。相传祭灶时用饴糖是为了粘住灶神的嘴,使他上天不讲这家的是非。灶君上天既坐轿,又骑马,削竹筷为轿,取了许长稻草或芦柴为蒿秣,送往门外焚烧,“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样”,请他去向玉帝奏好事。苏州地区除夕夜,换新灶神马,算是接灶。

念四夜

指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夜,是夜江南地区民间送灶神。顾禄《清嘉禄》:“俗呼腊月二十四夜为‘念四夜’。是夜送灶,谓之‘送灶界’”。

蒸糕做团子

农历十二月廿四送灶后,苏南地区各县山乡开始燕糕做团子。其团子的馅心多种多样,单就颜色来说,有用植物汁水染成的黄、绿、红等,如黄栀子水染成黄色,苧头叶汁染成绿色。团子还制成不同的形状,有圆的、鸭蛋形的,有把顶部捏得尖尖的、有的捏成耳朵形,或用筷子戳上两只眼睛。各种形状惟妙惟肖,体现审美情趣。还做一些米糕,颜色也是各种各样的,糕上还加做一些小玩艺,如猪、牛、羊、元宝、菱、蕈等,以预示来年六畜兴旺,发财致富,顺顺当当。蒸熟后用筷子蘸红水在每个团子上加红点,也有在糕上用棉花蘸红水在中间垒一条红粗线的。

年糕

苏州地区在腊月以米粉和糖制作糕,俗称“年糕”。一般有黄、白两种颜色。大径尺而形方,俗称“方头糕”;元宝形状的,称“元宝糕”。黄白磊砢,俱以备年夜祀神、岁朝供先、馈遗亲朋。用以赏赉仆婢的,形状狭而长,俗称“条头糕”;稍阔的,称“条半糕”。富裕人家常常雇糕工,磨粉自蒸。一般人家则在店铺购买。“年糕”数量一般吃到正月半。

杀年猪

一般在腊月二十五日前,杀时“一刀清”,即一刀杀下去解决,否则不吉利。进刀时,屠夫常说“出世人生”之类话,并禁止妇女、小孩在场观看。杀猪后仍有一些禁忌,如须将粘有猪血的利市纸压在屋角或栏内;刮猪毛时,猪头上留手掌大一块猪毛,尾毛尖留三寸长猪毛,意为“有头有尾”。猪肉除留部分新年食用外,其余斩块腌缸中,以备来年食用。无锡杀年猪刮去猪毛,在猪脚上刺洞,然后用铁杖各处捅通后对准洞吹气,待将猪吹圆后剖开;猪肉除自己吃外,一般均卖给他人。

过年

即指年关祭祖事。无锡地区俗称“做羹饭”给祖先食用,也叫“摆羹饭”“祝飨”。一般在十二月廿六、廿七进行,也有在大、小年夜“过年”的。解放前“过年”仪式较隆重。先祭天地神,后祭祖先。在苏南地区民间较重视,至今犹存。

腊月十五以后,苏州家家都选定日子“过年”,如立春在先,要定在立春之前。过年原来的用意在酬神,实际上是邀请亲友吃一顿。新丧人家三年停止过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年夜

又称“小岁”“小年”。苏南地区小年夜为大年夜(除夕)前一天,这天晚上家人沐浴净身准备过年。姑苏人们此日闻鸡鸣,持杖击灰积,致词以献利市,称“打灰堆”。又有小儿绕街呼:“卖汝痴,卖汝呆”。世传吴人多呆,故儿女戏欲卖之。无锡小孩去山上折松柏放家中米囤中、置屋檐下。

画弓箭、米囤

为一年一度的祈年禳灾活动。《吴中岁时记》;十二月三十即大年夜,“画米囤。乡农人家,以石灰书米囤于场,或象戟矢元宝之形,祈年禳灾,谓之画米囤”。除夕,无锡、武进地区几乎家家用草帚蘸石灰水(或用干石灰粉),在门前场上画弓箭,在其两旁书:“人口太平,四季平安”或“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以祈吉祥。也有的画大米囤,以祈粮满仓。武进地区在“米囤”旁书“白米百千石”,并画上绘有鱼的瓶,意“平安吉庆”“富足有余”。苏州则在“米囤”中央绘上古钱,古钱上书“田禾茂盛”“五谷丰登”等祝辞。《吴县志》云:“像犀角米囤元宝之类。”清《清嘉录》:“乡农人家,以石灰画米囤于场,或像戟矢、米实之形,祈年禳灾,谓之‘画米囤’”。

打灰堆

苏南地区除夕,农家用漏孔的小蒲包袋,内装生石灰粉,在粮囤周围以及户外四周地面,打印起密密匝匝的石灰印子(元宝形或矢戟形),以示财产得到安全保护。有些地方还有“跨囤子”的习俗。在门前燃起一堆火,全家大小人口,一个一个从火上跳过,嘴里伴唱着“火旺火旺,发达兴旺”的短谣,象征来年生活似火苗兴旺,寄托着五谷丰收增多粮囤的美好祝愿。《吴郡志》:“守岁盘夜……夜向明,则持杖击灰积,谓之曰‘打灰堆’”。范成大《打灰堆词》写道:“除夕将阑晓星烂,粪埽堆头打如愿,杖敲灰起飞扑篱,不嫌灰涴新节衣,老媪当前再三祝,只要我家常富足……”。

接灶

苏南地区一般在除夕接灶。常熟在第二年正月十四或十五日,武进下层民众小年夜接灶,平民在大年夜或年初一,官宦人家在正月十四接灶。苏南地区接灶时供新灶神纸马,供品为酒、水果、糕、饼之类(不用麦芽糖),全家跪拜,焚接灶疏。苏州将灶神马安放在灶陉神龛,并在神龛两角挂长串锡锭,中间夹杂采牌方段,为来年获利之兆。

卖懒

除夕黄昏,无锡、苏州一带让孩子拿着熟鸡蛋,提着灯笼到街上绕一圈,小孩边走边剥鸡蛋吃,嘴里念着:“卖懒去,买勤来,鸡蛋除壳随皮去,荣华富贵跟得来。”俗谓“卖懒”,认为这样小孩就会勤奋读书。

贴春联

春联,又名对联、门对,古时有“桃符”“门帖”之称。相传五代以前,古人面对某些自然灾害或自然现象,误认为是神鬼作祟,于是,过年时多用两块桃木削制成一寸多宽、七八寸长的木条,土面写着神荼、郁垒二神名,挂于门户,以示驱灾压邪,保护家人平安之意。这是我国最初的春联。民间贴春联盛行于清朝,祭灶之后,渐次粘贴大门或房门两侧,亦有凡门都贴者。有的门横额上加贴横条及刻纸红钱(挂落)。

写春联讲究门第身份,字数一般在三字以上不等,上下两联字数必须相等,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如:“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爆竹声声辞旧岁,银花朵朵庆新春。”解放初及“文革”中春联内容多为歌颂锦绣山河及国泰民安者,如“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全靠毛主席”“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之类。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诸如“财源茂盛通四海”之类渐多起来。江南地区农村还在猪棚、灶头等贴纸条,上书“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等吉利语,亦有倒贴“福”“财”的。

除夕

农历最后一天叫“除夕”,俗称“大年夜”。东汉《风俗通义》已有“除夕”二字,“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皆追效于前事,冀以御凶”。意为驱邪求福。晋时,有分岁、守岁之俗。周处《风土记》:“(除夕)夜祭先竣事,才动聚饮、祝颂而散,谓之‘分岁’”。“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唐代称“除夜”。该夜有饮宴、庭燎、铜刀刻门、点水盆灯等风俗。宋代,是夜,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神馗,钉桃符,贴春牌,祀先祖,备迎神香花供佛,以祈新岁之安。至明清新俗更多。

苏南地区白天忙于做饭烧菜,扫庭院,贴春联,完成迎接新年的一切工作。晚上俗称“大年夜”,是一年中最为忙碌、热闹的一晚。据说除夕是众神下临的日子,庭院中燃斗香恭敬迎接。苏州人祭床神(床公床婆)。此外还要祀井和封井(于竹筛内置一井泉童子马画像,祀以糕果茶酒等,庋井栏上,掩之,谓封井。新年初三或初五启封,焚烧神马)。堂屋内悬挂祖先像。然后举行家宴,苏州称“合家欢”,鸡鸭鱼肉,无不毕陈。蔬菜必有青菜,叫“长庚菜”;黄豆芽叫“如意菜”。常熟富裕人家除四冷盘和点心、水果外,必有“四帽子一伞”,即四热炒和一暖锅的别称。

这一晚,长者以朱红绳缀百钱,或以红纸包银洋,贻于孩童,称为“压岁钱”;置桔子、荔枝等果于盘中,称为“压岁盘”,又名“压岁果子”。而后,全家不眠,“守岁”至晨,而小孩不能随人不寐,家人多以是夜老鼠将做亲哄之。刚交明旦,各家便即时至门口燃放炮竹;大炮小炮齐响,声震全城,千家万户,一片贺春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章来源:《江南风俗志》(赵永良、蔡增基编,2002年10月)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