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捏、一搓,一摁、一戳;一笔、一画,一扎、一塑……巧手“指点江山”,“穆桂英”“关羽”……一个个呼之欲出,栩栩如生。在南京市高淳区淳溪街道杨家村,杨顺宝的“指尖功夫”引来大伙啧啧称赞,他的这一指尖手艺已传承了100多年,专为“龙王”美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杨家抬龙传承人杨顺宝

“看了长芦(杨家)龙,小了天下龙”

“芦溪村在石臼旁,东村姓夏西姓杨;环湖成圩圩可稼;杨家乃有潭深藏;传说有龙在潭底,当年骧首腾欲起……”清朝末年,高淳文人施文熙写下了这首《观灯古歌》,歌咏杨家抬龙。

“杨家抬龙有800多年历史了!”杨顺宝介绍说,相传南宋末年,江南大旱,民众纷纷祭天求雨,杨家忽有五龙显身,兴风布雨,是年粮食丰收,人丁兴旺,于是杨氏族人兴起龙灯,以谢龙恩。

千人玩龙,万人观龙。杨家抬龙规模巨大、气势恢宏,享有 “龙中之冠”的美誉,位列“淳溪三奇(杨家抬龙、夏家龙吟车、薛城花台)”之首。杨家抬龙分龙头、龙身、龙尾三个部分,每条龙门长达68米,均分24节,象征24个节气,每节安装一块木板,因此又称“板龙”。五龙出动盘舞,气冲云霄,声势浩大,动人心魄,民间也有“看了长芦(杨家)龙,小了天下龙”的说法,杨家抬龙已被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了解,清朝咸丰年间,因兵灾水圮岁荒,为节约开支,杨家抬龙的“五龙”减青、黑二龙,保留红、白、黄三龙,其规格仍旧,然制作更为精美华丽。始建于明朝景泰年间的杨家龙王庙,是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见证了杨家抬龙的传承发展。

“龙中之冠”看龙头,三千宠爱在一身

杨家抬龙是一项独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不仅体型庞大,而且造型独特,尤其是高达3米的龙头,装饰讲究,美轮美奂,可谓是“三千宠爱在一身”。

“扎制抬龙,最费精力的是龙头,最出彩的也是龙头,我主要扎制龙头上装饰用的戏剧人物。”杨顺宝现场演示扎塑手艺:第一步是人物头部制作,采集当地山岗上粘性较强的黄土,用水浸泡,反复摔打成泥巴,然后通过搓、揉、压、雕等方式,捏制出人物脸型;第二步是人物身体制作,把晒干的稻草切断,扎制出一个人形,用细铁丝扎紧后固定成骨架,制作身体的原料不用泥巴而用稻草,是为了减轻龙头的重量;第三步是“穿衣”,先用废旧报纸粘到稻草做成的身体上,再将绸缎裁剪成贴身衣服“穿”上去,什么人物“穿”什么衣服;第四步是上色“开像”,用颜料在衣服上、脸上描画出符合人物身份及特征的图案与表情,做到形神兼备。

“大致是四个步骤,最后把人物头部插进身体,再装上‘脚’,配上头冠以及刀枪棍棒等道具,一个扎塑人物就基本完工了。”杨顺宝介绍说,传统扎塑以“杨家将”“桃园三结义”“八仙过海”等戏剧人物为主,一个龙头需装饰扎塑人物四五十个,“扎塑工艺繁杂,费工又费时,一个人一天也只能扎制出一两个,目前杨家从事扎塑的手艺人也是屈指可数,我是年龄最小的一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扎“形”塑“魂”,四代传承演绎“指尖艺术”

扎塑是一门集“扎”和“塑”为一体的“指尖艺术”,掌握扎塑工艺,既要有一定的美术功底,也要有了解戏剧人物的知识,还要有手工制作技艺。“我家扎塑是从我爷爷传下来的,爷爷是个教书先生,叫杨广生,他说过这么一句话:留得老广生在,杨家龙灯永远不会败!这是我爷爷对扎塑手艺的热爱与自信,我一直用爷爷的话激励自己、鞭策自己。”杨顺宝说。

因为热爱,所以坚守。今年59岁的杨顺宝从小喜欢看戏,也热衷于收集唱戏演员剧照,16岁那年,他开始跟随父亲学习扎塑,很自然地就爱上了这门传统手艺。“我父亲今年86岁高龄了,他10岁时就学艺了,现在我扎塑忙碌的时候,父亲还时常帮我“打下手”,扎塑是他最大的爱好。”在杨顺宝的扎塑人生中,他体会最深的是:爱好才是最好的老师!

“扎塑中最难的是画人物脸谱,要画谁像谁,如果画的人物观众认不出,说明你画功不到位,大家就会给你差评。所以要反复揣摩人物,一笔一画都要耐心、细心。”杨顺宝介绍说,随着时代发展,扎塑手艺也与时俱进,悄然发生变化,“以前画人物靠看戏的记忆或者参考剧照,现在只要上网搜索,人物图像应有尽有,造型也更丰富多彩了;过去扎塑的装饰材料单调,式样不多,我今年光布料就买了46种颜色的,如今的扎塑也越扎越精美了。”

扎“形”塑“魂”,“龙中之冠”的背后是一代代民间手艺人的坚守与传承。杨顺宝的儿子杨志强今年25岁,也喜欢上了扎塑,“扎塑世家”已有了第四代传承人。“明年是龙年,龙灯又将兴起,我正着手提前准备,要让扎塑手艺与‘龙’共舞,发扬光大!”杨顺宝表示。

图丨孙介军

文丨韦东宁 邢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