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二野名将王近山迎来两件喜事:第一件,他调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并兼任公安部副部长;第二件,他被授予中将军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授衔一事,王近山其实不太满意。解放战争时期,他是中野6纵司令,以“最善攻坚”著称。抗美援朝时期,他是志愿军第三兵团代司令员,秦基伟、韦杰、曾绍山三位军长都是他的部下。可到授衔时,他和三位部下一样,都是开国中将,自然不会满意了。

不过能到首都北京担当要职,王近山还是非常高兴的。他戍卫首都,受到中央重视,离中央首长也更近了些。于是1955年过春节,王近山决定去拜访两位老首长:徐向前元帅和刘伯承元帅。

王近山十分尊敬两位老首长,他多次感慨说:“我一个放牛娃出身的人,是在毛主席和刘、邓、徐三位首长的教育培养下成长起来的,是刘、邓、徐三位首长教会了我怎么打仗!

然而,当王近山准备拜访徐、刘两位元帅时,一位部下“好心”地提醒他:“司令,他们已经下台了,您还是别去拜了。您听我安排,还是多去看看在职的老领导吧。”

王近山当然明白属下的用意,但他哪是那种见风使舵的人。他怒斥属下:“这说的什么话!他们是我的恩师,我能不去拜嘛?”

王近山此话一出,属下涨红了脸,不敢言语了。那么,王近山与两位元帅有着怎样的交集?两位老帅又是如何“靠边站”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近山当红军,徐向前是他的首长

很多人都知道,王近山是《亮剑》李云龙的原型,作风勇猛,嫉恶如仇,有着“王疯子”的绰号。毛主席曾评价他,“太岳有个王近山,敢打没有命令的仗”,邓小平则评价王近山为“一代战将”。

1930年,年仅15岁的王近山从黄安走出,参加了红军。他被分配到红1军第1师,师长正是徐向前元帅。

王近山年纪不大,作战却十分勇敢。在换一次战斗中,他带领一队人马与敌人展开肉搏战。战斗途中,王近山与一个身强体壮的敌人遭遇,他自知不敌,抱着敌人滚下了山坡。敌人当场被摔死,王近山也险些丧命。战友们佩服他的勇气,给他取了个外号,喊他“王疯子”。

1933年秋,红四方面军在川陕迎击川军的“六路围攻”,此时的王近山已经升任红28团团长。一个深夜,敌军企图偷袭28团营地,王近山急中生智,朝着营房大喊:“大家快出来,再不出来敌人都跑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敌军一听,以为中了红军的埋伏,吓得狼狈逃窜。王近山率部乘胜追击,取得了一场大捷。战后,许世友当众夸奖王近山:“被敌人包围,还大喊缴枪不杀,干得漂亮啊!

1937年陕北红军改编,徐向前担任八路军129师副师长,王近山仍是徐帅的部下,任772团副团长。在晋南反围攻作战中,王近山打出“疯狂”表现,与日军展开激烈交战,甚至把左手打骨折了。

此战过后,因为王近山打仗太拼,旅长陈赓给他配备了7名警卫员,走到哪里跟到哪里。于是太岳军区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陈赓只有两名警卫员,王近山却有七个。徐向前得知此事后,对陈赓说:“你做得对,就应该好好管管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向前身为元帅,为何建国后“靠边站”

我们知道,1955年授衔时,徐向前是开国元帅,位列元帅第8位,高于聂荣臻和叶剑英。新中国成立后,徐帅也是首任总参谋长。那么为何王近山的部下会说,徐帅已经下台,没必要拜访了呢?

隶属徐向前各个历史时期的职务和功绩,他都足够被授予元帅军衔。他毕业于黄埔一期,土地革命时期是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带出了兵员最广、最能打的红军部队。新中国成立后,他也是唯一一位当过总参谋长、国防部长和军委副主席的元帅。

红军时期,无疑是徐向前最光辉的时期,他创建了鄂豫皖和川陕两大根据地。“反六路围攻”时,他以10万之兵对敌20万,不仅取得大胜,还俘敌10万,创造了红军歼敌俘敌最多战例。同一时期的红军将领,只有徐帅一人指挥过10万军团作战。

遗憾的是长征时期,受张国焘影响,红四方面军地位骤降,徐向前也受到影响。更大的打击是西路军西征,西路军几乎全军覆没,作为总指挥的徐向前万分悲痛,历经千难万险才回到延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军改编时,红四方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129师。作为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本该是师长的最佳人选,结果红一方面军的刘伯承元帅“空降”任师长,徐向前只是副师长。

解放战争时期,徐向前仍是副职,曾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地位低于两位老战友刘邓。直到解放战争后期,徐向前多次请战,才捞到回山西作战的机会,指挥了临汾战役和太原战役。战役后期,徐向前旧伤复发,只好将部队交给了彭总,离开一线。

新中国成立后,徐向前任首任总参谋长,但由于身体原因没有到任,由第一副总参谋长聂荣臻主持工作。1951年,徐向前病情好转重新工作,但主动提出去苏联谈判,请苏联援助武器。三年后总参人事调动,粟裕接任总参谋长,徐向前也因此离开了总参。

所以说,王近山部下说徐帅“靠边站”,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但王近山是个耿直的男人,把徐向前当恩师,逢年过节都会去拜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近山也是刘伯承部下,与刘帅相交41年

红军时期,王近山在徐向前麾下效力,抗战时期,他的正职领导成了刘伯承元帅。

说起来,王近山在长征时期就与刘伯承相识。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刘伯承调到红四方面军,在红军大学当校长,王近山是“红大”学员。

王近山平时爱开玩笑,但每次刘伯承讲课,他都正襟危坐,听得十分认真。有学员不理解,问他咋换了性子,他回答:“刘校长是中外闻名的军事家,这样的机会实在难得,我怎么能错过呢?”

抗战全面爆发后,王近山又与刘伯承重逢,在129师772团任副团长。提到王近山这位爱将,徐向前向刘伯承介绍说:“近山同志敢打硬仗、恶仗,人送外号‘王疯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王近山见面时,刘伯承充分肯定了他的作战精神,对大家说:“打仗就是这样,没有拼劲是不行的.......”

在随后的岁月里,王近山经常聆听刘伯承的教诲,他始终记得师长的叮嘱,“一个人的谋略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习和实践的结果”。

在刘伯承的指导下,王近山带出了刘邓大军最能打的6纵。1949年二野成立时,他已经是3兵团副司令员兼12军军长了。

到1978年,王近山病逝那一年,他与刘伯承元帅相交41年,情谊深厚。因此在建国后,但凡有机会,他都会去看望刘伯承元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伯承建军事学院,王近山去世后连呼:近山,近山!

与徐向前情况不同,刘伯承全程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率领刘邓大军上太行,下中原,挺进大别山,进军西南,始终被委以重任。

革命年代,刘伯承曾在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因此他始终有一个情节,建设一所属于中国的军事学院。建国之后,刘伯承辞去领导职务,一心建设南京军事学院。因此王近山部下才提出意见,去拜访这位“下台”的元帅有什么好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近山哪里肯听,带着孩子们坐车来到刘伯承的住所,看望老首长。此后多年,王近山每逢春节都会拜访老首长。后来刘伯承看不见了,呼唤王近山:“近山啊,你过来啊,让我摸摸你。”王近山走过去,让老首长抚摸自己的脸庞,刘伯承这才满意,说:“是近山啊,对上号了。”

1964年,王近山因为和妻子闹离婚被开除党籍,副司令也当不成了,下放到河南某农场当副场长。刘帅得知后,经常向昔日部下打听王近山的情况。

1978年5月10日,王近山在南京病逝,享年63岁。噩耗传来,徐向前、刘伯承两位元帅都十分悲痛。尤其是刘帅,躺在病榻上的他听闻噩耗,久久不敢相信,喃喃地说:“怎么会?近山怎么就走了呢?近山,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