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进入「馨昊小程序

所有关于房领域的问题,Call:18621736358

高效、安心、省心的为您解决一切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可能是心里落差最大的一年,年初的大期待,到年中的失落,到年尾接受现实,是大部分人的心里轨迹;而从楼市来看,过去十年,甚至二十年,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现象,豪宅和“刚需”的分流市场信心问题等,所有政策刺激从未如此短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次小“高峰”:3/4月和9月的刺激也完全不同,第一次小“高峰”让更多“豪宅认知”业主“走”了;第二次小高峰,让更多置换买方达成“心愿”和部分业主达成心愿

对于豪宅买方来说,在整个2023年的交易中,从绝对值上来看,幅度是非常大的,直到发稿时还未出现大的变动;换句话说,2023年的豪宅一直持续没有大的变动,无论从政策刺激,还是从买卖双方的心态上,依然“稳健”

本篇主要从3个方面,结合过往的交易数据,对2023年做简单总结,透过历史看未来,主要针对豪宅类产品,对你在资产配置上有一定参考!

01

交易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7年-2023年每月份二手成交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9年-2023年

上海二手住宅14年内的成交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全市二手住宅成交量约17.95万相比2022年上涨约13.5%,但比2021年下降约35.4%。

2023年的上海二手市场,在春节后,迎来了一波“金三银四”成交小高峰,但是进入下半年,随着二手挂牌量激增,市场观望情绪加重,再加上2023年新房供应节奏加快,下半年二手成交量出现下滑。 但随着多重重磅新政调整,四季度上海二手房整体成交呈现出稳步上升趋势。这也说明新政起效了,给脆弱的二手房市场提振了信心!但仅针对刚“刚需”;豪宅,基本无任何效果。

从全国范围来看,上海豪宅市场依然领跑。我们看下图(为了扩大纬度和结合过去一年的分水岭,以2000万为分界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手豪宅2千万以上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据对比2020年约1870套,2021年1650套,2022年(半年)986套,2023年1424套,主要集中在徐汇,陆家嘴,青浦徐泾别墅板块,其中陆家嘴世茂滨江花园成交接近60套2000万以上。

‍‍‍‍‍‍‍‍‍‍‍‍‍

二手豪宅中业主方还是以境外人资产配置和境内高端改善为主,由于投资客的减少,导致豪宅成交减少,从上表看出,从5月份开始,豪宅的占比都在0.6%-0.85%之间,也就是说,成交基本以2000万以内为主,;说明2023年的分流非常明显。

主要原因:需求不同,豪宅和刚需不同在于,豪宅基本是金融属性,刚需则完全的居住属性;

看法不同:豪宅背后的人更多看的是长远趋势,所以短期刺激不会有太大效果;

一手豪宅数据和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手新房方面:截至2023年12月29日,上海今年集中供应了12批新盘,共315张预证,207个项目,86368套房源,分布在16个区域,长宁区挂零。新房相对比较稳健,主要是部分新房放低购入门槛,以及政策刺激的叠加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往历史报告参考:


2023第一季度市场报告查看:

附:过去一年上海楼市新政策


  • 五月:公积金贷款限额标准调整;符合国家生育政策,至少有一个未成年子女的二孩及以上家庭,购买首套住房,最高贷款限额(含补充公积金)在本市最高贷款限额的基础上上浮20%。

  • 六月:调整了应届毕业生上海落户政策;

  • 九月:实施认房不认贷新政;9该政策自9月2日开始执行。

  • 九月:调整临港片区购房政策;临港新片区部分人工作年限从6个月以上缩为3个月。

  • 十月:金山区调整购房政策;非本市户籍按规定在沪缴纳职工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3年及以上、且在本市无住房的,可购买1套住房,同时购房资格由家庭调整为个人。

  • 十二月:调整普通住宅认定标准、降低首付比例、降低房贷利率;具体细则点击 :

  • 2024年一月:发布购房新政,青浦、奉贤两区符合要求的非沪籍单身人才,社保交满5年降低至3年即可购房。两区的新政均放松了婚后方可买1套房的限制;

02

上海楼市现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市场趋势‍‍‍‍‍‍

2023年两个现象:

1,分流太大:大到超大交易增加,如太古地产收购的前滩和陆家嘴的地产股份、宝格丽酒店、万达瑞华酒店、凯宾斯基大酒店、中粮海景壹号3栋住宅等被整体收购。

2,二手住宅整体分为3档:第一档下行12%-18%的超级小区,第二档下行20-25%的优质小区,第三档下行30%以上的待处理产品;‍‍‍‍‍‍‍‍‍‍‍‍‍‍‍‍‍

2024年开始,翡翠园的整体收购,大宗交易可能还会继续; 但二手住宅,进入2024年以来,买卖双方完全进入新的“博弈”阶段看房的人多,买的人少,都在观望;

总结:2024年,大环境不变,市场情况不会有大的变动,整体预期还没到,“刚需”会不断出现有利信息,就看消费者能否“买单”;毕竟更多有利消息,针对的可能是一手,所以,2024年 ,是否会因一手带动二手?静观。


03

买卖双方‍‍

卖方

2024年,两种心态存在,果断型和犹豫型,年后的2/3月份会有一个分水岭,果断型会调整价格或干脆撤牌,等待好的时机,犹豫型继续等待。

馨昊点评

1,置换型的整体持币在手:高出低进”,通过租房解决居住需求的同时,等待机会买入喜欢的产品;利用付款优势,同时不至于时间紧迫(不排除同步进行的可能性,这点对本人和服务者要求非常高)‍‍‍‍‍‍‍

2,完全资产配置看产品:优质产品,同时资产配置到位,看准时机出掉是上策,对于豪宅来说,2024年会是比较不容易的一年,扩大销售渠道,利用概率找到改善型的潜在买家,会是很好的机会;‍‍‍‍‍‍‍‍‍‍‍‍‍‍‍‍‍‍‍‍‍‍‍‍‍‍‍‍

如果产品力一般,要么出租保证稳定租金,再过两年看看市场 ,是否会是更好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买方:

2024年,买方不会有大变化,置换型和投资型;最难的是一对一置换,“割肉”毕竟是很艰难的抉择,谁都想卖的高位,买进低位,但十全十美的事情大部分是“乌托邦”!持币在手的会持续有一些机会,无论从租金回报率还是产品力本身的价位

馨昊点评

1,一直盯一手的:2024年可以看看核心地段的产品,总体分流的情况下,地段和物业的优势,还会放大,租赁市场也会存在类似情况;如果结合租金回报率,核心地段的优势会更大;谨慎进入一手和二手价位差的误区;‍‍‍‍‍‍‍‍‍‍‍‍‍‍‍‍‍‍‍‍‍‍‍‍‍‍‍‍‍‍‍‍‍‍

2,豪宅会进入“慢通道”:结合租金回报率,同小区的挂牌情况,同户型的调价情况等综合因素,“乱买”的时代已过,但一定可以选择到好产品,可关注境外业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篇会有一定参考意义

2024年,还是存在诸如通胀,汇率等不确定因素, 单纯讨论房价不一定是明智的选择,需要更多人改变思维习惯,不同历史阶段都需要不同的方式应对!‍‍‍‍‍

最后,“不要过分高估自己的能力,从而进入自己的主观愿望中,把客观规律和理性分析搞混了,明白市场的力量大于任何个人的能力”,2024年,静观其变。

‍‍‍‍‍‍

私信馨昊团队,为您解答

楼市境外境内所有最新市场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