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公元1912年2月12日),随着溥仪颁布退位诏书,清朝正式土崩瓦解,宣告灭亡。
清朝灭亡时,全国还有九大总督,分别是东三省总督、直隶总督、两江总督、两广总督、闽浙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云贵总督。他们这些位高权重的封疆大吏,在清朝灭亡后下落如何?
有的总督顽抗到底,要么被革命军杀掉,要么自杀身亡
这以四川总督赵尔丰和闽浙总督松寿为代表。
赵尔丰是正蓝旗人,祖籍襄平(今辽宁省辽阳市),是晚清名臣赵尔巽的弟弟。1911年4月,由于四川总督赵尔巽调任东三省总督,清廷将在“巴塘事件”里表现突出的驻藏大臣赵尔丰任命为四川总督。
赵尔丰
彼时的四川,保路运动正在酝酿之中,犹如火山口。赵尔丰到任不久,保路运动便已爆发。赵尔丰强硬应对,在9月7日在下令射杀聚集在四川总督衙门请愿放人的民众,酿成一场血案。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四川成立军政府,脱离清廷统治。军政府下令,于12月22日将赵尔丰处决。
松寿是正白旗人,从1907年起担任闽浙总督。武昌起义爆发后,福建新军协统许崇智和革命党人彭寿松等人密谋在福建发动起义,形势岌岌可危。11月8日,有知道信息的福建谘议局议员劝告松寿向革命党人交出权力,避免发生流血事件。可是,松寿脑子不开化,自持手里有一支八旗军队,表示要顽抗到底。
革命党人见此,于当晚发动起义。在激战一夜后,革命党人打败了八旗军队。松寿见大势已去,吞金自杀,成为清朝的殉葬品。
有的总督匆匆下台,以东三省总督赵尔巽、直隶总督张镇芳、两江总督张勋、陕甘总督长庚为代表
赵尔巽是一个顽固的清朝官吏。他任职东三省总督后,时值武昌起义爆发,各省革命气氛热烈,东三省的革命党人也在积极筹划起义,响应武昌起义。但是,赵尔巽调集大军,迫使东三省的革命行动转入地下。甚至到了清朝灭亡前夕,赵尔巽还在进剿奉天乃至东三省全境的革命党人和平民。只不过,他运气比赵尔丰好,当民国成立后,他没有遭到报复,仅仅被解除职务,过上隐居生活。后来,他奉命牵头编撰了《清史稿》。
赵尔巽
张镇芳是河南项城人,历任天津道、长芦盐运使、湖南提法使等职。1912年2月2日,清朝统治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时,他被任命为直隶总督。10天后,清朝灭亡,他的直隶总督职务也被免除。民国时期,张镇芳被重新起用,出任河南都督兼民政长。他有一个很有名的继子,叫张伯驹,是“民国四公子”之一,是著名的收藏家、书画家。
张勋是江西省奉新县人。他虽然是汉人,却对清廷忠心耿耿。武昌起义后,他被任命为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南洋大臣。为了表示对清廷的忠心,他逆潮流而动,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所有部将都留发辫,人称“辫帅”,所部定武军人称“辫子军”。他率部全力抵抗革命军,但依然是螳臂挡车,不自量力。清朝灭亡后,他摆免除两江总督职务。由于他手里保持着一支军队,民国时期他上演了一场复辟闹剧。
长庚是正黄旗人,历任伊犁副都统、驻藏大臣、成都将军、兵部尚书、伊犁将军等职,1909年,长庚从伊犁将军任上转任陕甘总督。武昌起义爆发,陕西、甘肃等地的革命党人积极响应,发动起义。长庚凭借手里的一支强劲武装力量,打算负隅顽抗,试图“迎驾西北”,但是很快清廷灭亡。长庚将总督大印交给甘肃布政使赵惟熙后,匆匆下台逃走。
有的总督流亡海外,以两广总督张鸣岐、湖广总督瑞澄为代表
张鸣岐是山东无棣人。1910年,张鸣岐花了一大笔银子,收买了权倾一世的庆亲王奕劻,获得了两广总督职位。可惜,他这个两广总督职位注定当不长久。武昌起义爆发后,有着武装起义传统的广东革命党人闻风而起,要在广东大动干戈。张鸣岐很聪明,马上投向革命党一方,还被推举为临时都督。张鸣岐没有接受这个职务,而是携款潜逃,流亡日本。
张鸣岐
瑞澄是正黄旗,根正苗红,少年时是京城有名的纨绔子弟,与劳子乔、岑春煊并称为“京城三恶少”。1910年,瑞澄由江苏巡抚升任湖广总督。武昌起义爆发前夕,瑞澄查获了一批革命党人名单。这时候,他有两个选择,一是按照湖北布政司陈树屏建议,销毁名单,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二是按照督府师爷张梅生建议,抓捕名单上的革命党人。瑞澄走了第二条路,在武昌城内大肆抓捕革命党,并杀掉了3人。武昌起义爆发后,瑞澄弃城而逃,辗转逃到了日本。
有的总督顺应时势,被革命党人“礼送出境”,以云贵总督李经羲为代表
李经羲是李鸿章弟弟李鹤章的第三子,是李鸿章的侄儿。李经羲算得上是一个比较开明的官员。他在1909年2月升任云贵总督后,创办了著名的云南陆军讲武堂,吸引了西南地区一大批优秀学子前来就读、深造。当革命党人蔡锷遇到经济困难时,他还慷慨解囊资助了500块银元。所以,李经羲在革命党人心目中形象很好。
武昌起义爆发后,革命党人劝告李经羲投向革命一方,被他婉拒。没办法,革命党人只好将他“礼送出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