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大丞相杨坚接到了赵王宇文招请他过府宴饮的请柬。

尽管高熲、李德林、郑译都极力反对杨坚赴宴,但石州总管虞庆则却建议杨坚以身犯险。

他的理由很简单——“不如此,不能大诛杀!”

杨坚听懂了虞庆则的话中之意,当即同意次日赴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夜,杨坚与独孤伽罗对坐,将宇文招设宴相请以及虞庆则等人的建议讲出,独孤伽罗也为之心惊。

看着相濡以沫二十多年的丈夫,独孤伽罗轻轻握住杨坚的手,道:“此举极险,老爷你想清楚了吗?”

杨坚目光坚定而柔和,道:“我让辟恶、元胄、元威、陶彻随我同去,一时三刻可保无虞。我还命威惠率雍州牧府精兵在府外照应,一旦有变立即冲入,赵王不动手则已,一旦动手,就让他全府灭门!”

独孤伽罗低眉沉思,又道:“还须谨防宇文招下毒,老爷可自带菜肴酒水,赵王府的食物千万不可食用!”

杨坚点头道:“夫人说得极是。”

他略顿一顿,语气转为沉重,道:“夫人,我心中纠结的是,赵王如果真的设伏害我,我该如何对待宇文一族。”

独孤伽罗凝视杨坚,道:“老爷,你如今位极人臣、权倾朝野,你知道让我想起了谁吗?”

杨坚长长叹息,道:“我知道,你想说宇文护。”

独孤伽罗道:“不错,正是宇文护!宇文护逼死我父,我恨他入骨,但.....也替他惋惜。”

见杨坚有些愕然,独孤伽罗目光幽幽,道:“他执掌北周权柄十六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高祖武皇帝亲政五年就能一举灭齐,足见宇文护也是有功之人。但他满足于权臣之位,不愿再进一步,最后身死灭门。老爷,你如今处境与他何其相似。”

杨坚腮上肌肉微微颤抖,点头道:“宇文护杀死闵帝、明帝,我如今杀了宇文贤,都是一样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都是一样的无法回头!”

独孤伽罗用力握紧杨坚的手,道:“不错!势成骑虎,只能勉力向前。但凡有丝毫犹豫徘徊,我们杨家必然重蹈宇文护的覆辙!”

杨坚目光渐渐凌厉,正欲说话,忽听堂外急速的脚步声传来。

门外响起杨弘略带焦虑的声音:“大哥,有紧急军情,益州(今四川成都)总管王谦、郧州(今湖北十堰郧阳)总管司马消难公然响应尉迟迥叛乱,已经起兵谋反!”

杨坚心头巨震,就欲起身,蓦然迎上独孤伽罗清澈如水的目光,顿时心神安宁下来,深深吸了口气,用低沉的声音缓缓道:“召正六命以上文武官员至正阳宫议事!”

寅时,繁星满天,夜凉如水。

正阳宫大丞相府灯火通明,上百位正六命以上文武官员鹄立阶下,各怀心事地看着端坐大丞相之位的杨坚。

他们都是信息灵通之人,此时也知道了杨坚深夜召集会议的原因。

蜀中的王谦、汉东的司马消难谋反,再加上河北的尉迟迥、齐鲁的尉迟勤,北周竟有半数以上的疆域起兵反对杨坚。

“这天下形势究竟会演变到什么地步?

杨坚这个大丞相究竟能不能熬过这一关?

自己究竟该何去何从、作何打算?”

这是萦绕在每一个人心中的疑虑。

杨坚扫视众人,面色一如既往沉静安详,缓缓道:“方才职方司奏报,贼臣王谦已于昨日在成都作乱,聚兵十万准备北上进攻利州(今四川广元)。前日,贼臣司马消难悍然杀死总管府长史侯莫陈杲、郧州刺史蔡泽等四十多位朝廷官员,举兵反叛,还将其子司马永送到南陈作为人质,请求南陈出兵。诸位大人对此有何应对之策?”

言罢,杨坚目视上柱国、大司徒长孙览。

长孙览沉声道:“丞相,王谦志大才疏,司马消难兵力薄弱,下官愿请命赴利州征讨王谦小儿。郧州地近襄州,襄州总管、杨国公王谊文武双全,久经沙场,可命他就近剿平司马消难。”

杨坚满意地点点头,却道:“司徒公所言有理,不过地官府掌握天下租调赋税,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司徒公须臾不可暂离。还应另选良将,征讨蜀中。”

高熲上前朗声道:“丞相,上开府、邵州(今山西运城垣曲)刺史、建平郡公于义素有经略之才,可为行军元帅!”

杨坚目视位列文官首位的上柱国、大左辅、燕国公于寔,微笑道:“燕国公,高司录举荐令弟,您以为如何?”

于寔是已故八柱国之一于谨的长子,于义是于谨第三子。

如今于寔的二弟于翼坐镇幽州,钳制相州的尉迟迥;于寔的长子于顗(yǐ)此刻正在江北与南陈作战,次子于仲文正在东郡(今河南濮阳)抵御尉迟迥叛军。杨坚为了巩固与万忸于氏一门的关系,索性进位于寔为大左辅,以示尊崇。

于寔年纪已老,又长期患病,勉强道:“舍弟有些薄才,蒙丞相不弃,简拔他挂帅出征,下官并无异议。”

杨坚大喜,正欲宣布,刘昉却上前道:“丞相,下官以为柱国、凉州(今甘肃武威)总管、蒋国公梁睿文韬武略,且资历更深,更适合担任伐蜀大军元帅!”

杨建闻言,略一沉思,已知刘昉是在打压于义。

当年于义曾上表劝宇文赟“亲贤臣、远小人”,指的就是刘昉、郑译二人,刘昉对他早就心怀不满。

但是刘昉这一建议虽出于私心,人选却颇有几分道理。

梁睿是梁御之子。

梁御是当年追随贺拔岳入关的武川子弟中的老大哥,贺拔岳遇刺身死,武川子弟原本公推梁御为首领,但他极力拒绝,却积极拥护宇文泰上位,故此深受宇文一族器重。

梁御死后,梁睿长期与北齐作战,屡立功勋,官至兵部尚书,赐爵蒋国公,从官位、资历和人望上说,的确在于义之上。

杨坚一时犹豫,于寔见杨坚为难,上前道:“丞相,刘司马举荐蒋国公为帅,老臣附议。蒋国公才干确在舍弟之上,出任元帅理所应当,舍弟从旁辅助亦可。”

杨坚颔首道:“燕国公公忠体国,令人钦佩。传令,立即征召蒋国公、建平郡公回朝,准备出征巴蜀。传令,襄州总管、杨国公王谊全权节制荆襄诸军,讨伐司马消难。事不宜迟,请各文武有司配合刘司马妥善筹备两路大军出征事宜!”

王谦构逆,高祖问将,颎曰:“于义有经略,可为元帅。”刘昉曰:“梁睿位望素重,不可居义下。”高祖乃以睿为元帅,义为行军总管。——《隋书·卷三十九·列传第四》

议定这两件大事,杨坚请众官退下,略一沉吟,命人将西梁国出使长安的使者,鸿胪卿柳庄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柳庄闻听大丞相召见,急忙赶来,杨坚亲自下阶相迎,柳庄受宠若惊。

杨坚微笑道:“柳大人,您来长安月余,本相政务繁杂,一直未能相见,还请海涵。”柳庄连称不敢。

杨坚又叹息道:“想来本相与贵邦倒也颇多渊源,昔年家父应梁主请求,率军攻灭篡位自立的萧绎,为贵邦建国薄有微劳。二十年前,本相也曾在随州担任刺史,蒙前后两位梁主厚待,至今想来还十分感念。请柳大人回到江陵后,向梁主代为转达本相之意。”

柳庄心中念头急转,已然领悟杨坚之意。

如今北周战火纷飞,尤其是巴蜀、汉东同时作乱,地处江汉之间的西梁立即变得重要起来。

西梁如果稳住,就能隔断王谦、司马消难与南陈的联系;西梁如果作乱,王谦、司马消难、西梁、南陈就连成了一个整体。

这个整体,正是当年宋武帝刘裕时期南朝最鼎盛的疆域!

难怪杨坚如此礼贤下士,亲切有加。

柳庄坦然道:“请丞相宽心,我梁国与大周数十年唇齿相依,风雨同舟。如今天下动荡,更要精诚团结,共克时艰,下官这就返回江陵(今湖北荆州),向我主申明丞相之意。”

杨坚目露欣慰之色,道:“柳大人打算如何对梁主进言?”

柳庄略一思忖,道:“下官会对我主说,昔日袁绍、刘表、王凌、诸葛诞都是一时雄杰,又都占据要害之地,兵精粮足,声势浩大。可是不但不能建立霸业,反而很快败亡,就是因为当时魏武帝、司马氏都掌握着天子和京师,拥有国家的大义名分。如今尉迟迥年老昏聩,司马消难和王谦连常人的能力都有所不及,更不是成就大事之人。而丞相威望日隆,关陇门阀竞相投效,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所以,尉迟迥等人必然覆灭!我西梁国小力弱,不如保境安民,持中守衡为上。”

杨坚听得频频点头,柳庄忽又压低声音,道:“还有,丞相上应天心,下合民意,将来早晚有一天必将行禅代之事,成为天下共主,请我主谨守藩篱,静候佳音,将来必有福报。”

杨坚闻言,心潮起伏,不禁握住柳庄的手,感慨道:“承蒙柳大人一片至诚,本相岂敢有负!”

略一沉吟,又道:“本相次子杨广与贵邦琬公主年岁相若,若是梁主不弃,待平定叛乱后,我将向梁主下聘,此事请柳大人先行转达。”言罢连连摇手致意。

送别柳庄,已是红日初升,杨坚望着空荡荡的大殿,无尽的疲惫涌上心头,吃力地在席上缓缓坐下。

身后元胄俯身轻声道:“丞相,您还是吃点东西休息一下吧,午时还要去赵王府赴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坚垂首不语,心中焦虑、忐忑、惶恐、迷茫交织成一片,只有这时,他才会显出几分软弱与无助。

元胄命人端上汤饼,杨坚慢慢咀嚼,脑中仍在紧张的思考。

忽听门下有人通禀:“职方中大夫李安、仪同李哲求见。”元胄应口道:“丞相正在用餐,请他们暂候。”

杨坚却抬手止住元胄,道:“请他们进来。”刹那间,他已经恢复了沉稳从容的神色。

李安、李哲小步疾趋而入,都面带惊慌,向杨坚行庭参之礼。

李安、李哲是西魏八柱国之一、唐国公李虎之孙,他们的父亲是李虎第七子李蔚,如今已经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