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里面,刘备自称中山靖王之后,以复兴汉室为己任。但这里有一个重要问题:刘备起兵真的是为了复兴汉室吗?我们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就要洞悉刘备的身世。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来,西汉已经实行推恩令让诸侯国名存实亡。东汉时中山靖王更是日薄西山,刘备的爷爷刘雄被举为孝廉,这是他们家最后的辉煌了。但福不双至,刘备的父亲在刘备很早时就去世了,刘备只能和母亲相依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备的家世衰落到什么程度呢?四个字就是:穷困潦倒。古代讲求士农工商,读书人都以经商为耻,而刘备已经穷到卖草席了,可见刘备生活的窘迫。但刘备这个人有很多人没有的三个特点:一、胸怀大志且性格谦逊。二、善于识人用人。三、有韧性,从不言败。刘备的一生也是一部经典的励志故事,他从184年黄巾起义时就开始起兵,然后到208年才到荆州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从公孙瓒与袁绍的界桥之战,到刘备徐州被吕布所夺,再到刘备在小沛被吕布再败,后来又被曹操所败。再后来在汝南、新野和长坂坡相继为曹操所败,等到刘备站稳脚跟已经四十七岁了,而刘备在称帝时已经六十岁了。这种韧性古今少有,我的记忆里也只有晋文公重耳有这样的韧性了。那么问题来了,刘备一生呕心沥血真的是为了复兴汉室江山吗?答案其实就是四个字:是也不是。

因为刘备想复兴的是汉室,而不是为了复辟汉献帝。在刘备看来,汉室就是天下百姓,他想让天下回到文景之治时期的繁荣昌盛。因此他才会痛恨桓灵二帝,那么问题来了:汉献帝刘协不能完成这个宏愿吗?答案是不能,汉献帝刘协虽然前面几个君王能强一点,但到底是长期长于宫闱之内,他手不能持弓射箭,又在衣带诏事件以后惊慌失措。反观刘备,武力虽然不济,但却有和吕布一战的勇气。即使在绝地求生的氛围里,刘备也能用雷声机智应对残暴,而刘备在治理西川时任人唯贤,将其治理的井井有条。

在刘备的身上,颇有汉高祖刘邦的影子。在刘备死后,诸葛亮没有对刘禅表忠心,而是在出师表里面明说了大家追随刘禅的原因。那就是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一个人死后还能被他曾经的下属怀念,这不就像一个员工在离职后还称赞自己的前公司是一个道理吗?这一方面是诸葛亮的耿直和感恩,另外一方面也说明了刘备是真心对待自己的部下,这点汉献帝就难以做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再说衣带诏事件,很多人真的是像为汉室卖命,还是像当董卓呢?昔日王允在杀掉董卓以后,他的所作所为又和董卓有什么区别呢?他集大权于一身,天子成了摆设,然后伺机收拾董卓余党,最终才逼的以李確郭汜为首的西凉军团铤而走险。最终汉献帝在他们的手上也是傀儡,后来在杨奉等人的手上亦是如此,在曹操的手上更是如此。他们像请安这样流于表面的事情一件不纰漏,但像统领军队都不让汉献帝插手,因为汉朝对他们并无恩德,刘备也是一样。

他们宠信外戚和十常侍,然后弄得天下饿殍遍野,让民心尽失。在洛阳,东汉王朝的大权被权贵把持,他们践踏律法,百姓恨不得让他们不得善终。更为重要的是,刘备和东汉王朝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试问一下,如果你穷其一生积攒了点家业,突然有一个陌生人说,他的祖先在两百年前和你的祖先是兄弟,你会把自己辛辛苦苦积攒的东西都给这个人吗?而刘备也是如此,这些人都是跟着刘备打江山的,你觉得让他们追随汉献帝,他们愿意吗?汉献帝又能否像刘备一样为了人才三顾茅庐呢?答案显然是不可能的。

从实际情况来看,不管是才能还是用人方面,刘备都比汉献帝更适合做一个皇帝。如果让百姓安居乐业,谁做皇帝真的重要吗?如果刘备真的让百姓安居乐业了,百姓就会感念刘备,因为其出身也会感念汉室的恩德,这难道不是复兴汉室吗?后来张柬之等人通过神龙政变做了与刘备相反的时期,那就是还政于唐中宗李显,结果前脚还政,后脚就死无葬身之地了。在我看来,谁治理天下,以什么样的方式治理跳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大家安居乐业,对这个王朝有向心力,这才是根本,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