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李铁被查的消息传出来之后,电影频道立马就重新放映了这部《京都球侠》。要不怎么说,央视六公主是懂“打铁”的。

这部拍摄于1987年的电影,云集了张丰毅、欧阳奋强、陈佩斯、姜昆等一众巨星的电影京为何经久不衰,历久弥新?今天白羽就跟大家好好聊一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群星熠熠

80年代初期,是理想与情绪,激情与理智并存的年代。那时,电影技术虽然粗糙,想象力却自由无羁。编剧尚未被资本荼毒,电影还能被称之为艺术。

影片写“侠客”,亦写“京都”。

燕赵之地的豪侠之气,市井之中的强悍民风。

烟花之地的脂粉英雄,江湖之地的肝胆风度。

洋人、清廷大员、江湖好汉之间反复拉锯的斗智斗勇,那些看似眼花缭乱,实则有真功夫打底的武打,变了形的足球比赛,把整部电影装的满满。

《京都球侠》的电影导演谢洪,心中一直都有个武侠梦。1978年,北京电影资料馆展映了一批海外电影“资料片”,其中就有李小龙的《精武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国内电影界地位很高的导演崔嵬、聂晶、成荫、赵丹等人都在现场观影。大家都对港台电影先进的理念,制作的水准,武打设计都赞叹不已。李小龙那虬髯的肌肉,迅敏的动作,在年轻的谢洪心中扎下了根。

1984年,谢洪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毕业。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先后当过农民、教师、司机、钳工、采购员、军人、演员。如此丰富的人生经历,他太了解当时的老百姓想看什么。

他认为:武打片能为大家带来一种情绪和欣赏上的满足。因此,谢洪后来编剧的武打电影《神秘的大佛》、《白莲花》、《武林志》、《草莽英雄》在80年代几乎霸屏。

有意思的是:谢洪作为导演在拿到《京都球侠》的剧本之后,属实有点发愁。剧本也太简单了,本质上是一个娱乐性很强的“闹剧”,故事结构也相对简单。

谢洪想到了一个办法,增加了清廷高手搜捕周天的惊险情节,为剧情的推进产生了一个又一个高潮。进而诞生了由御林军组成的“紫禁城球队”,又在御林军之上又产生了以“德太监”为首的“初代足协”。

二、遴选演员

《京都球侠》即便是放在今天,阵容豪华的“全明星天团”。一开始有不少演员看了剧本,根本不愿意参演。导演凭借己在圈里不错的口碑,良好的人缘,诚心诚意挨个登门拜访,最终才有了演员们的倾情奉献。

陈佩斯饰演的“赵狐狸”是京城有名的神偷,既要当“飞贼”,又想要旁人看的起。属于既想要“面子”,又想要“里子”的滑稽人物。此前,陈佩斯从未饰演过“小偷”,将如此复杂的“新式人物”,演绎的令人捧腹,表演功力可见一斑。

陈佩斯、朱时茂的《警察与小偷》于1991年登陆央视春晚,很难说不是从“赵狐狸”身上汲取了灵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彼时,张丰毅因为出演《骆驼祥子》名噪一时。

由他饰演的周达是一个学贯中西的人物,既在外国受过高等教育也在翰林院当过编修,既有江湖的豪迈气概,也有书生的儒雅之气。

无比契合影片中那个憨厚而又机智,稳健中又带着刚毅的足球队长。

女主角詹妮小姐由法国当红女明星宝林娜·拉芳出演,即便放在如今全球化电影市场第二的今天,这种深度合作也是极其罕见。导演为了请她出演,下足了功夫,光是往巴黎的跨国际长途就花费了不小的数目。

丽娜·拉芳为拍摄本片在我国住了三个月,她也像电影中的女主一样痴迷中国文化。遗憾的是,影片拍摄完的第二年,她就香消玉殒,年仅25岁。

瘸子飞曾经给皇帝抬过轿子,出宫后当了酒楼掌柜。既知民间疾苦,也有江湖义气,最后经不起高官厚禄背叛了球侠。这个亦正亦邪的角色由著名演员孙敏扮演,我们在90年代经典电影《巧奔妙逃》、《孤儿泪》、《安居》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2021年,他在参演的电视剧《对手》中,再度翻红。

郝豹子在全片中仅有四句台词,戏份不多,分量极重。导演花了大力气,才找来了最符合形象气质要求的演员于绍康。

艳春园管家公孙弟,整天在脂粉堆里打滚,娘里娘气。他听说踢足球是跟“洋人干仗”,能够在老少爷们面前“重振雄风”,积极参加了“球侠后援团”。这个角色由相声演员姜昆饰演,这个阴盛阳衰的人物,被他诠释的活灵活现,确实有丰富的生活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德太监由刘江老师主演,这个凶狠残忍,骄横跋扈,愚昧无知的角色被刻画的入木三分。

《红楼梦》的男主欧阳奋强客串“喇叭六”,《北京人在纽约》的女主王姬饰演“二妞”。唐杰忠、管宗祥、高保成、里坡、李德华等老艺术家都在电影中有着精彩的表现。

三、激情年代

《京都球侠》塑造了一群由义士、掌柜、小偷、囚犯、吹唢呐的,打把势的,变魔术的,形形色色的“闹市游侠”组成了一支足球队,迎战恃强凌弱“海盗队”。

以周天为首的民间集团:论质地,个个身怀绝技,论气质,人人不甘在洋人面前当孙子,贫而有节,威武不屈,处逆境而不堕青云之志。

我们惊喜的发现,这部“古早”的电影中居然还尚存一息,我们曾经称之为“气节”的东西:“输了能保命,赢了要杀头,那也得赢”!

《京都球侠》至今仍被广大影迷津津乐道,当年“功夫加足球”的新鲜感,以及电影的深层隐喻和表达是远超周星驰《少林足球》的存在。

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紫禁队”,可能是国足一脉相传的“海参队”。

高高在上,大权在握的初代“大清足协”,身穿补服、头上顶戴、脑后花翎,

秉持“耿耿忠心”,

口宣“太后懿旨”,

身沐“浩荡皇恩”。

竞技场上的“足球御林军”,以古代阵法演出的“进退”、“倒立”、“匍匐”,是不是超前“点映”了“4-2-2”还是“4-3-3”,亦或是“10-0-0”阵型?

阉竖们每天在故宫的庭院中用互打耳光的方式,训练着更加低级的“奴才”。那种在任何场合不拘细行,那种万物皆备于我的短浅视野,那愚不可及的莫名自信,那种按“祖宗成法”应对一切的守旧心智,共同组成了一副“官场行乐图”,描绘的着十九世纪末,腐朽到骨子里的“清代足协”运行机制。

《京都球侠》这部上映于37年前的经典比起那些只会隔靴搔痒,博人一粲的喜剧高出了不止一筹。即使是今天看来,仿佛那一场历史闹剧的荒诞不经仿佛照进了今天的现实。那一记记打在“紫禁队”麻木脸上的耳光,是否还能敲击在了当代足协话事人的眉间心上?

脸扇的疼不疼,只有手知道!

退票,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