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的时候,印度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个英国人拍了部“抹黑”印度的电影,全球都在夸拍得好、拍得真实,就印度不开心。

那部电影叫《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导演是英国人丹尼·博伊尔。

《猜火车》是他的作品,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导演也是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出现之前,丹尼·博伊尔就没有拿过那么顶级的电影大奖。

但在2009年的奥斯卡颁奖礼上,他打败了老乡诺兰。

那一年,有布拉德·皮特的《本杰明·巴顿奇事》,

凯特·温斯莱特的《朗读者》,

诺兰的《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以及《福斯特对话尼克松》。

论出身,《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跟这些作品没法比,因为这些作品都是大公司力捧的宝贝,而它差点上不了院线!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差点被做成DVD,这部电影不可能主宰好莱坞,就这么简单。

它讲的是印度的故事。

演员阵容又不出名。

而且影片内容的三分之一是印度语。

所以,负责发行这部电影的华纳兄弟公司,很不看好丹尼·博伊尔的这部作品。

不仅延迟了它的上映时间,还打算跳过院线,直接以DVD的形式发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看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后,当时华纳兄弟公司的CEO艾伦·霍恩 (Alan Horn)犹豫了。

因为他真的很喜欢这部电影。

这是一个完全印度背景的故事,一点也不宝莱坞。

男主贾马尔是一个出身于印度贫民窟的茶水工,参加了当地《谁想成为百万富翁》,一路答题成功。

比他有文化的律师、教授都没他那么厉害。

在答题过程中,小学生都知道的题目,贾马尔却寻求的帮助。

而复杂的宗教问题他却赢得十分轻松。

所以,节目组的人认定贾马尔是作弊!

于是在节目结束后,男主被印度警察抓了起来,各种拷打他,逼他说出作弊的证据。

可是,逼供了一整天,贾马尔始终不承认是作弊。

最后,警察局长亲自审问贾马尔。

在这审问过程中,电影蒙太奇式展开,观众们得以在惊心动魄的节奏中,看到了贾马尔悲惨的身世、印度贫民窟的真实生活、底层印度儿童的不幸……

比如其中有一道题,问的是“英雄罗摩的手里拿的是什么”?

这道题的答案,源自于贾马尔失去妈妈、成为孤儿的那次童年暴乱。

妈妈被打死后,贾马尔跟哥哥逃难在过程中,看到了一个打扮成罗摩的人,因为记忆过于悲痛,贾马尔清楚地记得罗摩手里拿的是弓和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失去妈妈后的贾马尔兄弟俩,被诱骗到一个利用儿童乞讨的组织。

头目不断训练他们把歌唱好,目的就是最后挖掉孩子的眼睛并让他们到街上唱歌乞讨。

因为眼瞎的孩子唱歌得到的钱会更多,这些组织就是盯上了这种利益。

被哥哥救出来的贾马尔在多年后,遇到了昔日的伙伴,对方已经失明,在地下通道那里唱歌乞讨。

正是这个孩子,告诉了贾马尔100美元上印的是富兰克林的头像。

使得贾马尔又答对了一题。

整部电影,都在以一种非常纯的西方视角来描写印度,把印度的黑暗表现得淋漓尽致。

电影剧本不是原创的,是改编于印度作家维卡斯·史瓦卢普的《Q&A》。

据说电影仅是拍出了这本书的一小部分,更多的压根拍不出来,因为小说写得太可怕了。

但,即便是这10%的改编拍摄,都已经在内容上吸引了西方电影人。

只要能把人家搞得脏乱差,西方就喜欢得不得了。

华纳兄弟的CEO艾伦不忍心就这样把它放进DVD,最后决定先放它到几个小市场看看,比如多伦多,看一下票房如何。

“我喜欢这部电影。但我不知道有多少观众会喜欢它”——艾伦·霍恩

结果,当这部电影在多伦多上映时,它很快就成为了一个大热门电影。

而且许多电影评论家很看好它。

这才扭转了《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被做成DVD的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是2009年,讲述印度的英国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在昔日的“宗主国”英国那里,拿到了年度票房第一的好成绩。

全球总票房高达3.78亿美元。

除了印度,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票房都不错,而这部电影的成本仅为1500万美元。

却拿到了8项奥斯卡大奖,分别是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原创配乐、最佳摄影、最佳混音、最佳剪辑和最佳音效剪辑。

更神奇的是,拿了奥斯卡奖后,该片的票房仍然继续走高,这真是少有的现象。

跟《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在西方大放异彩不同的是,在印度,它受到的批评声很大。

票房也不好。

归根结底是,一个国家不管发展如何,都不喜欢被外国这样刻意抹黑。

而且影视作品终究是改变不了一个国家的命运。

尤其是印度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一个发展变幻莫测的国度。

印度人对《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观感不好

不少人习惯嘲笑印度。

感觉这个国家总是有许多神奇又好玩的梗,层出不穷。

社会问题也非常明显。

可是,印度真的就只能是这个样子吗?
我们不妨来看看英国人的视角。

1947年,是英国女王和菲利普亲王结婚的那一年。

刚刚独立的印度,仍然跟英国有非常紧密的联系。

甘地送了一件礼物给英国女王,礼物很简单,是一块很小的棉纺布。

在英女王收到的全部2500多件结婚礼物里,非常不起眼。

由蒙巴顿勋爵帮送到英国,英女王的妈妈看到后很嫌弃甘地的这份礼物,认为其很粗俗,一度以为是缠腰布。

那时候,印度的实力远不如英国。

但甘地还是在纺布的中心,织了句“印度万岁”。

70年后的2017年,强大起来的印度, 不再是1947年的那个印度。

两国开启了英印文化交流年。

由英女王牵头,在白金汉宫举办招待会,由此启动了 2017 年英印文化交流年。

“女王陛下和其他王室成员会见了印度各领域包括艺术、时尚、美食、文学和体育的知名人士,以庆祝英国和印度之间深厚的文化联系”。

多位英国王室的高级成员出席了活动。

并且当晚6点开始,白金汉宫的正面,还投射了一幅巨大的孔雀展开图。

投射图里孔雀的尾巴呈正面扇形展开,羽毛里可以看见印度舞起舞的身影。

蓝孔雀被认为是印度的国鸟。

该项目由英国文化协会、白金汉宫和英印初创公司 Studio Carrom 合作。

相关策划人员表示,并不是每天都能在白金汉宫的正面做投射。

“孔雀既高贵又引人注目,是连接英国和印度两个关系的最完美象征。”

招待会上共有250名宾客,算规模较大的了。

英王室里最受欢迎的凯特王妃当晚还穿得金光闪闪,来出席这场招待会。

媒体盛赞了凯特王妃当天的穿着。

不仅裙子是blingbling的,凯特王妃就连高跟鞋都选了金光闪闪的。

佩戴的耳环是由印度设计师安妮塔·东格尔设计的新耳环。

在2016年访问印度的时候,凯特穿的这身衣服就是出自该设计师之手。

随着英国脱欧,印度成为了英国寻求的一大合作对象。

这种光景,搁以前,怎么可能会出现?

在这7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印度反噬英国、反超英国,越加明显。

以前你对我爱答不理,现在你高攀不起。

说的就是某种程度上的英印关系。

1947年印度闹独立的时候,丘吉尔曾经很轻蔑地说“所有的印度领导人都是低素质的稻草人”。

而75年后,一个很印度的里希·苏纳克坐了跟丘吉尔一样的英国首相位置。

曾经被英国殖民的人,反过来管理这个国家。

日本做不到的贴脸开大,印度可以!

而且谈及苏纳克妻子的身家时,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都没她有钱。

不仅首相是印度人。

就连英国富豪榜的榜一,都是印度人。

2023年,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富豪榜发布,这个榜单的权威性较强。

排在第一位的,是从孟买发家的 Hinduja 集团的戈比·辛杜贾及其家族,身家达到了350亿英镑。

财富涨幅较多。

该集团业务涵盖金融、传媒、娱乐以及能源等多个领域,在全球拥有约 20 万名员工。

辛杜贾常年来在亚洲和英国的财富都是名列前茅。

这个家族在2022年的时候就是英国首富了。

2015年,戈比·辛杜贾的儿子桑杰·辛杜贾办结婚派对时,耗资1500万英镑,邀请了詹妮佛·洛佩兹来表演助阵。

那也是洛佩兹第一次来印度做表演。

桑杰·辛杜贾跟许多印度富豪一样,娶的妻子也是印度人。

印度富豪除了喜欢在发达国家挥霍外,其他方面的表现仍旧十分印度化。

同时,印度富豪在世界富豪的地位在近年来,也有所提升。

在2022年的一份榜单里,全球富豪排行榜前十里,除了美国人、法国人之后就是印度人。

而英国,一个曾经从印度抢走不少宝贝的国家,变成了提供给印度富豪享乐的国家。

许多印度富豪在伦敦的家,豪华又气派,占地面积大。

以辛杜贾家族所持有的Carlton House Terrace为例,价值5亿美元,位于伦敦威斯敏斯特,靠近白金汉宫,俯瞰圣詹姆斯公园。

光是卧室就有30多间。

在顶尖财富的变化上,看得出来英印之间的转变还是挺大的。

仅是从这个层面去分析,就能看出印度的潜力巨大。

而在文化方面,你会发现印度其实有许多文化根的影子。

印度其实也是一个文化强国。

只是自从有互联网以来,在谈及印度的方方面面,外界都喜欢以嘲讽的态度看待它。

就形如英国人拍《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一样的视角。

可真实的印度,也在各种卷。

可能有些对手就是如此,就是爱放烟幕弹,就是爱出糗让对手放下戒备。

所以,“乱拳打死老师傅”是真有逻辑在里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