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短两天时间内,美英两国出动舰船、潜艇和战机对也门胡塞武装的28个据点的60多个目标进行了空中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英联手对胡塞武装发动了两轮打击)

虽然,美英的空中打击连续进行了两轮,但是由于使用的弹药数量也不过150多枚。所以,美国人对于打击效果的评估并不乐观,至少《纽约时报》就在其报道中就明确做出了自己估算,经过美英的打击之后,胡塞武装发射导弹和无人机的能力仅被摧毁或损毁了20-30%左右,超过四分之三的弹药和攻击能力依然完好无损的保留着。

换而言之,胡塞武装不仅不保留着继续打击以色列的能力,同样也有足够的弹药和发射系统对美、英的军事目标展开爆发。但奇怪的是,胡塞武装在经受了150枚弹药打击之后,只是向美军的发射了一枚反舰巡航导弹,在遭遇拦截之后就没有继续采取进一步的报复行动。于是,外界开始对胡塞武装进行嘲笑,在这次美英与胡塞的较量中,美英以150:1遥遥领先。

(胡塞的报复行动,只是向“拉伯恩”号发射了一枚反舰巡航导弹)

其实,胡塞武装对美国舰艇发射一枚反舰巡航导弹,与其说是一种报复,倒不如说是一种警告。因为,想要依靠一枚亚音速的反舰巡航导弹突破美国舰艇的防空圈,绝对是一件异想天开的事情。但是不要忘记,胡塞武装弹药库中的还有包括反舰弹道导弹在内的多种弹药,而且弹药数量足以支撑起继续发动大规模的袭击,而美国海军舰艇的拦截能力则并不容乐观。

目前在红海区域的3艘美国“宙斯盾”舰,这三艘战舰所配备的SPY-1“宙斯盾”系统,由于耗能过大而导致4面雷达阵列无法同时开机,根本做不到360度无死角的监控。同时配备的3部SPG-62型火控雷达,一次也最多只能拦截2个来袭目标。所以,美国不得不在狭隘的红海海域爬出三艘以上的驱逐舰,希望相互之间能够进行掩护和照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卡尼”号拦截多枚导弹和多架无人机,弹药估计已经消耗殆尽)

如此一来,或许能够解决对空监视和指引攻击的问题。但问题是,这些舰艇有足够的弹药来拦截胡塞武装的“饱和攻击”吗?要知道,美国海军目前在红海海域的三艘驱逐舰中,“卡尼”号在10月就已经被部署在此地,“拉伯恩”号和“格雷夫利”号也在此地部署多日,在此期间已经与胡塞武装上演了多次海上拦截战的好戏,其中“卡尼”号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拦截了38件飞行器,其他两艘驱逐舰也多次拦截了胡塞武装的导弹和无人机。换而言之,这些驱逐舰即便每艘拥有96个垂发单元,在没有经过海上补给的状态下,经过长期的“弹舰对抗”之后,其装载的拦截弹药很可能会消耗殆尽。所以,如果此时胡塞武装对美国部署在红海海域的战舰发动饱和攻击,它们很可能陷入没有弹药进行拦截,又难以机动躲避的危险境地。

(胡塞武装拥有足够的导弹对美舰发起“饱和攻击”)

结果,胡塞武装只是象征性的发射了一枚巡航导弹之后,不仅没有采取进一步的行动,甚至连所谓的义正词严的口号都没有,除了宣称美英的袭击必然会“受到惩罚或回应”之后,重点强调的是“不能阻止他们支援加沙的正义行动”。胡塞武装之所以表面认怂,或许是因为他们很清楚美英没有继续扩大打击力度和范围的意愿。毕竟,在美国双航母编队集结在中东区域,并且拥有从地中海、红海和阿拉伯海三面包围也门的有利态势之时,都没有对胡塞武装发动打击。怎么会在“福特”号打击大队已经撤走,多艘驱逐舰缺乏弹药的情况下,对胡塞武装采取大规模打击行动呢?说得直白一点,就是美英对胡塞武装的打击,是不得不进行的惩戒行动,但是又必须限定在有限的范围之内。

(胡塞武装完全有能力封锁红海海域)

美英方面尚且不愿意势态发展继续扩大,胡塞武装何必将这个罪状揽在自己身上呢。毕竟,美英发动袭击对胡塞武装造成巨大的伤害并不大。还在2017年时,美国对叙利亚霍姆斯沙伊拉特军用机场实施导弹袭击,发射了超过60枚的“战斧”导弹,但造成的伤害并不是彻底“摧毁”。

所以,此次美英使用了150枚弹药打击60余处目标,造成的伤害可想而知。伤害值没有达到激怒胡塞的程度,反而使其获得了诸多道义上的支持。土耳其总统埃尔杜安就怒斥美英,“渴望将红海变成一场血腥屠杀”。而阿曼外交部长巴德尔·阿布赛迪则表示,这次袭击“违背了我们的建议,只会加剧极其危险的局势”。沙特虽然,没有采用激烈的言辞,但是该国外交部在一份声明中强调,他们将“高度关注(美英)军事行动”,并希望各方能够“自我克制,避免升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美英打击的也门荷台达机场设施)

没有遭受太大的损失,还得到了中东多国的支持,胡塞武装可以说在整个“巴以冲突”的大环境下还是占得了先机。所以,在美英打击之后,胡塞武装没有发动大规模报复,并不是他们的导弹无法穿透“宙斯盾”的防御体系,而是为了争取对自己更有利的态势。而且,在中东遍地都有反美武装的状态下,必然有反美武装用袭击美英军事基地的方式来为胡赛出头。可以说,美英的打击不仅没有给胡塞武装造成致命伤害,还给了其一个“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