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忠心耿耿的抗金名将,是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是穷尽一生想一雪前耻的军事战略家——岳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岳飞的那首《满江红》传唱千古,无人不知,那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说出了他内心的壮志。

岳飞少年成名,一心为国,是天纵英才,是大宋之光、

他所培养的岳家军名震中原,就连金兵都感叹他的战斗力,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就是这样一位一心为国的名将。

却在公元1141年被宋高宗的十二道金牌强行召回,并被秦桧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构陷致死、

这样一位一心为国的大英雄,为何会背负谋反的罪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桧等人为了坐实这谋反之罪,又做了什么可耻之事?

在岳飞生命的最后时刻,就在民众都在为他喊冤之时,岳家军十二营主将中竟有九人站了出来诬陷岳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这九人为何会背叛他,难道岳飞真的谋反了吗?

精忠报国定山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岳飞这样的人,真的会做叛国之事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他的毕生志愿就是一雪靖康之耻,保卫国民,可是他的政治意见却与当政者存在巨大偏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岳飞出生于北宋崇宁二年二月十五日,他沉默寡言、好读兵书、擅长骑射、能左右开弓,他天生神力,不满二十岁便能够弯弓三百宋斤。

他三次投戎,二十岁时进入军队,表现突出,巧用妙计直接生擒了令同僚头痛不已的贼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宣和七年,金人灭辽,举兵攻入宋朝,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面对生灵涂炭,宋徽宗痛心疲惫,将皇位传给了长子赵恒,宋军且战且败,以求和之态给金人送去了大批金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惜的是,朝廷的求和并没有遏制金人扩张的步伐,反而助长了他们的野心。

靖康元年,金人攻破防线,攻入开封,直接将宋钦宗、宋徽宗二帝掳走,并对皇庭中人多加欺辱,靖康之耻就此铸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靖康耻,成为了宋人心中永远无法洗去的伤痛。

经历过靖康耻的岳飞悲愤不已,勤于练兵,想要一雪前耻,他接连立功,在军中获得了极大的声望,他一手培养出了名镇中原内外的岳家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多次奔赴抗金前线,斩敌军于马下,他收复建康,平定游寇,多次北伐,名扬洞庭,

岳飞对于当时的宋朝来说就是天降神兵。

意见相左多争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岳飞一心为国,帮助宋朝廷恢复失地,可即便如此,他仍旧无法让赵构满意。

绍兴七年,赵构用一纸诏书将岳飞召入朝中,二人就抗金之事展开讨论,岳飞主战,多次请求帝王扩充部队,收复中原,可赵构却主张议和,不想劳民伤财,挺进中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君臣二人对战争的态度可谓天差地别,正是这种差别导致了岳飞的死亡。

二人都对靖康之耻心有余悸,岳飞一心想着一雪前耻,可是赵构却只想稳坐高堂,他担心宋军无法对抗金军,他担心强大的金军将南宋撕碎,他不想步徽钦二帝的后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构想用一纸契约换南宋苟延残喘,所以他对岳飞北伐之事多有阻挠,他在岳飞挺进中原时,用十二道圣旨将他给召了回来。

这一道又一道的班师诏打乱了岳飞的计划,让岳飞的十年努力功亏一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岳飞刚刚班师,就被收回兵权,关进了大狱。

赵构担心自己杀了岳飞之后失去民心,所以他授意秦桧给岳飞安了一个叛国之名,在秦桧的安排下,这场千古奇冤发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岳飞入狱后,秦桧设下了一大局,他先是架空岳飞的势力,收回他的兵权,然后又利用岳家军军中的内部矛盾,以威逼利诱之法,迫使众人屈从于他。

岳家军中共有十二大将,其中三人宁死不屈,分别为张宪、岳云、牛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宪自绍兴三年时便追随岳飞左右,是军中的指挥官,是岳飞手下的一员猛将。

他与岳飞有着共同的目标,所以在岳飞下狱后为他喊冤,最终死在了奸臣手中,被人杀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岳云是岳飞的儿子,是年轻将领中的佼佼者,也是岳飞的忠实拥护者。

牛皋是岳家军中的先锋,一生战功赫赫,被秦桧等人设计毒杀。

被掩盖的真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岳飞的冤屈和三人的死亡足以说明秦桧诛杀岳家军的野心。

在秦桧等人的威逼下,大将王贵先败下了阵,他追随岳飞南征北战,与岳飞有战友之情,也有很深的矛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在追击敌军时,因久战不胜做出过错误决断,差点延误战机,因此而受到过岳飞的严惩。

秦桧利用这一矛盾,逼迫王贵诬陷岳飞,王贵虽不愿听命于秦桧,但仍旧选择了屈从,他背叛岳飞后,又收买了王俊,让他一同指证岳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人成为了岳飞案中的关键证人。

除此之外,想要保住性命的姚岳,卖主求荣的庞荣,一心想要保命的傅选、董先、李道、徐庆等人也相继将矛头指向了岳飞,他们共同铸成了这桩千古冤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所谓墙倒众人推,这些曾跟随岳飞一起南征北战的名将,或许曾发出过疑问,做出过反抗,但是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他们只能选择自保。

他们没能守住岳家军的那份气节,也因此而背上了千古骂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九人是否真的如秦桧等人所言,亲自指证过岳飞谋反,也未可知。

毕竟秦桧等人也曾做出过捏造口供,用假证诬陷岳飞谋反的事情。

岳家军向来以团结闻名于世,几人为何会在岳飞入狱后背叛岳飞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军队的扩大和人心的离散。

随着岳家军的规模越来越大,军中将领也被多次更换,跟在岳飞身边的人早就不是当年那些忠心老兵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岳飞带兵北伐既要面对金人的压力,也要面对朝廷的压力,可谓举步维艰,岳家军里自然也有一些被秦桧、被主和派影响的人。

岳飞案之所以被称之为千古奇冤,是因为大家心中都清楚案件的本质是什么,都明白岳飞的冤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是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他们的辩白显得那般苍白,在绝对的权力面前,他们无法改变大局。

幸好苍天有眼天有道,岳飞的冤屈终于在多年后被洗清、被平反。

这个写下《满江红》的民族英雄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爱国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