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校的女儿打电话说:“妈妈,我这两天拉肚子了,腹部有点疼。”

我脱口而出:“我早就告诉过你,别吃生鱼片,你就不听,这下可不肚子疼!”

周末女儿回家,正好赶上大家庭聚餐,席中有道生鱼片,我知道女儿肠胃消化力一般,便不让她吃。但她太喜欢这道菜,就吃了几口,结果第二天回到学校就拉肚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一听到她的电话,我下意识说了那句话,但话一出口,我立刻意识到自己说错了,电话对面的小妞也沉默了。

“对不起,妈妈听到你生病有点焦急。”我跟她道歉:“我不该这样说你的。”

“确实是我贪嘴了,对不起,妈妈。”女儿语含歉意。

“你虽然有错,但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要找出解决办法,而不是追究责任。你翻翻小包,里面有治拉肚子的便药,先吃点药吧。”

放下电话,我很懊恼,怎么一心急就又说错话了呢!

“我早就说过,是你不听。”这句话看似平常,但其实它对孩子的伤害极大,是父母最该避免的一句口头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早就告诉过你”,实际上是父母彰显权威贬低孩子

孩子犯错的时候,父母经常会说:“我早就告诉过你了。”这句事后诸葛亮的话,表面上是为了让孩子改正错误,但实际上,这句话的潜台词是:让你不听话!这下证明你爸(妈)我才是对的吧!

父母说出这句话,潜意识中是在炫耀自己的先见之明,贬低孩子的做法,以树立自己作为家长无所不能的权威,同时,也是想让孩子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以后能更听话。

但是,对孩子来说,本来犯错已经很懊恼了,父母还翻不听话的旧账来,无疑会增加他们的罪恶感和挫败感。

如果是小事还好,像我女儿至多懊悔自己贪嘴,但倘若涉及到孩子自己的主意却出错,那父母的话绝对会让他们雪上加霜!他们心中虽然会因此对父母更加信服,但同时也会对自己产生怀疑和否定,甚至丧失自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你不听”,本质上是父母划清界限撇开责任

“是你不听!”父母说出这句话,无非就是在告诉孩子,这个后果是你自己造成的,你自己的责任要自己承担。

父母强调这句话,看起来是想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潜意识却是在跟孩子划清界限,撇开自己的责任,意思是在说:

“我已经说过,已经尽到提醒的责任了,你不听,所以结果是你自己应该承受的,跟我没关系。”

正面管教创始人,心理学家尼尔森说过:孩子都喜欢自我归因。孩子总是下意识在自己身上找犯错的原因,如果父母还撇清自己的责任,那孩子就更懊恼自己的错,内心更加惶恐不安。

我曾跟女儿聊过,她听到我说“我早就说过,是你不听”时,她会特别后悔,觉得自己很对不起父母,而且感觉很无助,不知该怎么面对自己的错误,心里的压力很大。

这也是我后来控制自己不再轻易说出这句话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犯错后父母正确的做法:共同承担,把犯错当成学习的机会

其实,大人都难免犯错,小孩子阅历浅经验少,自控能力又差,更是容易犯错。那么,孩子犯错后,父母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

首先,孩子犯错后,父母要保持冷静,别让那些已经造成的糟糕后果主导情绪,对孩子破口大骂或热讽冷嘲都于事无补,反而会引起亲子之间的矛盾和争吵。

其次,父母要把自己放在孩子的立场上,共同承担错误。

孩子犯错心里会很懊恼,但可能因为害怕惩罚不敢承认,也可能碍于面子不愿承认,甚至跟父母狡辩。假如父母换个方式,承认自己的监管或引导力度不够,跟孩子共同承担错误,孩子有父母的榜样托底,会更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承担相应的后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引导孩子把犯错当成一次学习的机会,吸取教训,促使进步。

孩子犯错不可怕,怕的是一错再错。要知道,每一次犯错,都是一个学习的完美机会。孩子犯错后,父母要跟孩子一起探讨问题的根源和错误的原因,分析更好的解决方案,并跟孩子一起寻找弥补错误或解决问题的下一步办法。

同时,家长可以暴露出来的问题,给予孩子一些成长建议,引导孩子重新审视问题,吸取教训,并在这个过程中促使孩子进步。

总之,不要小看一句平常的话对孩子幼小心灵的伤害,父母作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伴者和引导者,要讲究方式和方法,孩子才能如我们所愿的健康快乐,茁壮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