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0日10时,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度交通强国“四好农村路”临沂样板建设成果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时光晓 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

张 谦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市农科院党委书记

陈为江 市交通路网服务中心主任

赵 明 市交通路网服务中心副主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光晓 (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

2023年是实施村村通硬化路工程20周年,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交通为民”发展理念,锚定“全省标杆、全国示范”目标,深化管养体制改革,发挥典型带动、示范引领作用,蹚出一条革命老区农村公路转型发展的新路径。目前,全市农村公路通车里程突破3万公里,通硬化路率、等级率、公路列养率均达100%,创建“四好农村路”国家级示范县3个、省级示范县4个,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2个,省级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4个,农村物流服务品牌3个。

坚持高标建设,农村公路规模由“小”到“大”

20年来,我们始终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通过系统规划,合理安排计划,建设等级高、品质优、体验佳的农村公路,解决群众出行畅达性、便捷性问题。

一是路网结构持续改善。2003年,临沂市行政村通硬化路率仅为50.6%。如今,我们实施户户通硬化路工程,推动农村公路进村入户,行政村通户道路硬化率达到100%。同时,我们还建设农业生产路,推动农村公路向田间地头延伸;积极融入中华文化体验廊道交通网,打造“快进慢游”旅游交通体系。

二是建设标准持续提高。2003年,临沂市按照以通为主的工作思路,县道采用三级标准、乡村道采用四级以上标准建设,当时的路面宽度5米以下的占比较大。如今,我们按照“村村硬化路、乡乡二级路、县县一级路”的工作思路,全市中心城区到县城已实现一级公路连接,县区城区与所辖乡镇实现二级及以上公路连接,相邻乡镇实现三级及以上公路连接,80%以上行政村实现6米以上公路通达。

三是通车里程逐年增加。2003年,我们实施村村通硬化路工程,三年改造农村公路1万公里,临沂市农村公路首次迈入万公里时代。“十一五”期间,坚持把行政村通畅作为建设目标,新改建农村公路6592公里,2010年底农村公路突破2万公里。我们接续开展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活动、交通脱贫攻坚专项行动、“三年集中攻坚”专项行动、公路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农村公路由村村通向网络化、村内通延伸。全市农村公路通车里程由2003年的5836.7公里,到2023年底达到30061.18公里,连续12年稳居全省第一,全市农村公路实现了由“简单通达”到“互联互通”转变。

实行齐抓共管,农村公路管理由“弱”到“强”

2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理念,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出台系列政策、落实工作责任、强化路政执法,农村公路实现由“管理弱”到“力量强”转变。

一是组织体系更健全。积极争取成为全国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先后两次将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改革列为市委改革办“一部门一改革重点”加以推动,市县两级全部建立农村公路管理机构,部分县区还将管理机构延伸到乡镇。如今,以县级政府为主体,乡镇和村委会积极参与,各级交通部门履行行业监管的管理体系基本形成。

二是智慧管理更精准。2003年,我们主要开展农村公路路政执法线下巡查,坚决制止各类破坏、侵害公路路产路权的违法行为,但是乡村道特别是乡道,成为管理的薄弱环节。如今,我们在继续做好路政执法的基础上,抓住数字化试点机遇,搭建全市农村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应用平台,强化“数字农路+”场景应用,对农村公路立项、设计、施工、交竣工等各阶段进行数字化闭环管理,数字化巡查记录超5万条,为精细化养护奠定数据基础。

三是管理力量更强大。我们废止老办法,重新出台《临沂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法》,在全省首次将“路长制”管理写入地方政策性文件,明确市、县两级人民政府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在历经先试先行、经验推广、全域覆盖三个阶段后,建立全市农村公路路长“巡查、反馈、协调、处置、督查”工作机制,目前全市共配备三级路长4581名,安装公示牌4953个,月均巡路3万余次。

实施多元养护,农村公路出行由“畅”向“美”

2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三分建、七分养”工作理念,通过强化科技保障、探索多元模式、开展示范创建等方式,推动路域环境由“沙土飞扬”向“畅安舒美”转变。

一是养护模式更加丰富。过去,我们日常养护以人工操作为主,采取扫帚、铁锹为主要工具,工艺粗放、设备简陋,养护质量较低。如今,我们坚持市场养护为主、多元养护为辅的模式,通过采取将日常养护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以招投标方式引导专业养护企业加入等措施,打造共管共养共享的参与体系。目前,全市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率维持在90%以上。

二是养护资金不断提高。积极探索税费改革后公路养护管理的新模式,2011年我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意见》,规定县道养护每年每公里不低于7000元,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标准首次有了“硬杠杠”。如今,按照新的《办法》,省、市、县三级公共财政用于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的资金按照每年每公里“县道10000元、乡道5000元、村道3000元”标准执行,并实行预算管理,做到专款专用。

三是养护标准逐步升级。开展全市美丽农村路环线建设专项行动,统筹谋划全市美丽农村路建设,达到县域成环、市域成网,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四好农村路”发展新路子。2017年,全国“四好农村路”养护现场会在临沂举行。如今,我市拥有5条国家级的“十大最美农村路”“最具人气路”“全国美丽乡村路”,我们还自己评选出了20条“全市十大最美农村路”,临沂农村公路在全国的知晓度、美誉度不断扩大,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日趋凸显。

推动运营发展,交通运输效率由“慢”变“快”

2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将运营好农村公路作为最终目的,不断放大交通基础性、先导性功能,统筹城乡客货运发展,振兴乡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行有所乘、货有所运”。

一是城乡公交实现“车畅其道”。建立“政府主导、企业运作、集约经营、优先发展”的工作机制,加快城乡公交化改造,具备条件地区推行全域公交。目前,完成临沂主城区至临沭、费县、沂南、莒南、郯城、兰陵、蒙阴7个县14条城际公交线路的改造运营工作,累计投入运营车辆244辆,莒南、平邑、蒙阴等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运营。2023年,继沂水县之后,郯城县被列为第三批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

二是群众出门实现“人享其行”。在城际客运方面转型改革,将定制客运服务向县域延伸,大车改小车,大力发展定制客运,实现城乡群众“门到门”“点到点”“随客而行”的道路旅客运输,解决城乡旅客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目前,全市定制客运线路开通运营25条、客车193台,定制客运实现县域范围全覆盖。

三是商品运输实现“货畅其流”。在县区建设“县级物流中心”,在乡镇打造“百个物流节点”,在村居设立“千个物流网点”。目前,9县全部拥有县级快递物流园区,全市备案邮政快递网点4456个,2023年预计完成快递业务量18.03亿件,居全省第一。蒙阴县、莒南县、沂水县、沂南县获评山东省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2023年,平邑县和兰山区荣获全国农村物流服务品牌。

20年来,我们打通城乡“大动脉”,修遍村村落落、修到田间地头,将农村公路修进老百姓的心坎里,临沂因路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土货不出、外货不入”的落后面貌,得到彻底改变。

20年来,我们修建的“脱贫路”“致富路”“幸福路”,为广大农村地区带去了人气、财气,也为党在基层凝聚了民心。如今的沂蒙大地,路与桥、人与车、灯与星交相辉映,处处演绎着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生动画面,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庄严承诺,正在成为现实。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市交通运输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锚定“开路先锋”角色定位 ,围绕“四个好”,继续做好四篇文章。一是围绕建好,构建普惠公平的农村公路基础网络。有序推进“新三通”建设,深入实施农村公路扩面提标行动,计划2024年新改建农村公路1000公里,路面状况改善工程2000公里,与农业部门完成1000公里生产路。二是围绕管好,健全运转高效的农村公路治理体系。继续深化“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创建,加大“路长制”规范化建设力度,加快构建符合我市实际的农村公路治理体系。三是围绕护好,营造安全宜人的农村公路交通环境。持续开展“红色沂蒙”主题廊道和全市美丽农村路环线建设,实施融合发展样板工程,深入拓展“农村公路+”复合功能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四是围绕运营好,发展便民多元、畅通集约的农村客运物流服务体系。继续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深入拓展“农村公路+”复合功能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农村公路路衍经济。

最后,真诚欢迎市民群众以及媒体记者朋友到临沂美丽的农村路去走一走,看一看,深度体验一下最美农村路的风采。

答记者问

01

鲁网记者提问:请介绍一下临沂市围绕高标准农田,大力推进农业生产路建设的相关情况?

张谦(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市农科院党委书记)

2023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提升粮食产能为首要任务,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为我市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2023年,我市承担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54.2万亩,占全省任务的1/8。我们坚持整片开发,统筹推进,投入总资金12.15亿元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并积极引导金融、社会资本参与其中。目前,我市2023年度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莒南县获评第三批整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县。全市已建成高标准农田656.9万亩,为全市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969万亩以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83亿斤以上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高标准加强设施管护。锚定“量质齐增”目标,2023年,市级财政列支1000万元管护资金用于高标准农田项目建后管护工作,重点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维护和管护信息化建设,在全省率先推广“金融保险+设施管护”模式,明确县乡村三级管护责任,试点推行高标准农田智慧管理平台,实现了农田设施“有人管、有钱修、管到位、用得好”。兰陵县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开展高标准农田遥感监测试点县。

其中的生产路建设情况,2023年,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内共建成农业生产路918.02公里,2024年计划建设农业生产路1000公里以上,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着力打造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为我市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全面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02

大众网记者提问:请介绍一下临沂市“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工作相关情况?

陈为江(市交通路网服务中心主任)

近日,交通运输部对2022年度“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结果进行了公示,费县成功入选2022年度“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前期,省交通运输厅发布了2022年度“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县)名单,临沂市被评为2022年度省级示范市,临沭县、平邑县、兰山区被评为2022年度省级示范县,全市“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工作取得新进展,加上已创建成功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蒙阴县、沂南县,省级示范县兰陵县,全市共有省级以上示范县7个,示范引领效果显著。

近年来,市交通运输局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发展理念,始终把示范创建作为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印发了《临沂市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市创建工作方案》,坚持市级引导、示范带动、全域参与的原则,以农村公路管养长效机制、“路长制”管理、信用监管3项机制建设为依托,以实施农村公路提质增效、安全防护、路域环境综合整治3项专项行动为抓手,以打造“美丽农村路+”、综合运输服务、智慧信息化管理3大样板为目标,“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取得新进展。下一步,市交通运输局将继续加大力度,深入开展创建工作,力争2025年前,新增“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1-2个、省级示范县2-3个,从区域示范向全域达标推进,为乡村振兴贡献交通力量!

03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记者提问: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开展了2023年度全市“四好农村路”系列评选活动,请简单介绍一下本次评选活动情况?

赵明(市交通路网服务中心副主任)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指示精神,展现我市农村公路的发展巨变,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动全市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我们启动了2023度全市“四好农村路”系列评选活动,各县区高度重视,积极申报,认真准备,共有12县区45条线路参与最美农村路及“路长制+”示范路评选。

经过评审,河东区郑旺镇优美环线、临沭县环沭河红色之路、兰陵县会宝岭水库环湖路、罗庄区隽丽生态观光路、蒙阴县百花峪慢游公路、郯城县沂河生态观光旅游路、莒南县青山碧水环湖路、平邑县温水镇乡村振兴精品环线、沂水县院东头红色旅游路、沂南县界湖街道夏庄片区乡村振兴路等10条路成功当选2023年度全市第二届“十大最美农村路”,罗庄区经济腾飞产业路、沂南县大庄镇共富路、郯城县沭河生态路、平邑县武台镇乡村振兴精品环线、沂南县铜井镇生态旅游路、兰山区九美幸福路、沂水县院东头防汛旅游观光路、蒙阴县红色旅游专线、沂南县岸堤镇香约大道、临沭县“十里薯乡”三山路等10条路成功当选全市农村公路“路长制+”示范路。同时,全市交通运输干部职工共提报“沂蒙幸福路”主题征文53篇,共评出一等奖3篇,二等奖9篇,三等奖10篇。

通过开展此次活动,充分展示了全市美丽农村路的建设成果,示范引领作用显著。下一步,我们紧紧围绕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临沂模式建设目标,继续深化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全面落实“路长制”管理,深入实施美丽农村路建设,推动农村公路由通到畅、由畅到美、由美到悦的转变,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市、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可靠保障。

04

山东省广播电视台记者提问:省交通运输厅围绕旅游公路发展,开展了中华文化廊道建设,“红色沂蒙”主题廊道作为我省五大廊道之一,请介绍一下临沂市“红色沂蒙”主题廊道及美丽农村路环线建设情况?

陈为江(市交通路网服务中心主任)

为统筹谋划覆盖全省的“快进慢游”旅游交通体系,推动交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省交通运输厅出台了《山东省旅游交通网主骨架布局专项规划(2023-2030年)》,实施五大旅游交通廊道建设,其中“红色沂蒙”主题廊道布局“一环一轴、六心联动”的沿沂蒙革命老区“快进”通道及“一环多支、串珠成链”的“红色沂蒙”风景道。市交通运输局结合我市实际,统筹考虑红色沂蒙文化、生态蒙山景观,依托沂蒙老区战役战争遗址、革命历史遗迹、红色文化遗产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按照“红色引领、绿色发展、区域联动、因地制宜、服务民生”的原则,编制了“红色沂蒙”道路规划,计划到2025年改扩建“红色沂蒙”主题廊道专项规划内道路117公里、提升279公里,同步配套建设提升规划外通景道路324公里,串联25处重点红色文旅景点,打造“红绿相映、红古相衬、动静协调、游憩相伴”的红色生态旅游廊道,实现“环线绕临沂、畅享沂蒙红”的目标。截至目前,已建设完成“红色沂蒙”主题廊道规划内S231等交通旅游路255公里。S231沂蒙公路把岱崮地貌、六姐妹纪念馆、百花峪民宿聚居区、沂蒙山云蒙景区、椿树沟旅游区、沂蒙奇石园、压油沟生态旅游区、兰陵荀子文化园等景点有机串联,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效益凸显。

同时,我们以省内五大旅游交通廊道建设为契机,在前几年美丽农村路建设基础上,在全省率先提出规划建设全市美丽农村路环线,编制印发了《全市美丽农村路环线建设专项行动工作方案》,计划到2025年完成1702公里美丽农村路环线建设任务,实现美丽农村路市域成网、县域成环,凸显美丽农村路环线的集聚效应、示范效应。莒南县打造美丽农村样板路一至六号线工程,沂南县提升“爱尚沂南•红色之旅”美丽农村路环线,临沭县布局“依山依水依传承”最美农村路旅游环线,沂水县建设“红色崮里•秀美沂水”美丽农村路环线,郯城县推出“陵山沭水•生态郯城”美丽农村路环线。截至2023年底,全市已完成1121公里的环线建设任务。沂南县、莒南县、河东区等县区特色美丽农村路环线已初具规模,“沂蒙幸福路”品牌逐步叫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