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传统印象中,东北就是寒冷的代名词,寒冬腊月时,东北气温能够低至零下几十度。

每到这个时候,内地居民都会十分庆幸,不用生活在如此严寒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东北曾经也是山东人最向往的地方,著名的“闯关东”便是大批山东人集体北上前往东北定居。

那为何山东人宁愿去寒冷的东北,也不愿意去富饶又温暖的南方呢?

“世外桃源”东北

清朝中后期,平民百姓为了生存,自发移民行动,其中参与人数最多,最著名的移民行动分别是,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

而在这其中,当属闯关东经历的时间最久,参与人数最为众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导致百姓移民的根本原因,都是因为当下的环境无法满足生存条件

满族人的发源地便是东北,登基称帝后一统中原,将皇宫搬到了北京,皇室成员也定居北京。

但对于东北这块发源地,清朝皇室依旧保留,并只允许满族人居住生活。

为了保证满族人的利益,清朝皇室不允许汉族人进入东北。

清朝康乾盛世的中期时代,帝王将天下治理的井井有条,底层百姓不说富有,但也可安稳度日,那个时候鲜少有百姓选择移民。

到了清朝末期,清政府腐败,帝王不作为,自然灾害得不到有效治理,百姓生活凄苦,到处都是民不聊生的景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民以食为生”,中原地广人多,许多百姓名下没有土地,饿死人的事情经常发生,为了生计百姓只能自己想办法。

闯关东一词中的关东,经常会被大众误会成东北,其实那时闯关东指的是山海关以内的居民,前往山海关以外生存居住,则被称为闯关东。

而山东人去的最多的地方便是东北。

半路丢掉性命

当时的清政府放开关口,允许汉人前往东北谋生。

一方面是担心饥荒时代引起百姓暴乱,另一方面也是为东北增加人口,对抗虎视眈眈的俄国,以便更好守护我国领土。

东北地广人稀,许多荒地没有开垦,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边是极好的去处。

但东北气候十分寒冷,不过那时候只要能够活下去,区区寒冷根本不值一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移民时有陆路与海路两种出行方式。

陆路可以由山海关进入东北地区,海路则是由山东渤海海域坐船到达辽宁。

虽然海路省时省力,但坐船需要不小的花销,因此大多数人选择陆路。

而那个年代,移民得大多是底层百姓,家中没有任何代步工具,只能依靠双脚出行,至于行李干粮家当一应器具,便放置在独轮小木车上推行。

山东至东北路途遥远,利用行走的方式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到达目的地,一路上人们需要边走边赚钱。

有人做些小生意,有人依靠卖艺,赚够下一站的盘缠才能启程上路。

一路上不仅只有贫穷困扰着百姓,更有鼠疫危及性命,甚至还有土匪横行

在重重阻挠下,有些人根本到不了东北,便死在半路。

即便去到东北也要忍受极端的恶劣天气,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能够在东北长期定居生存下来,是一种巨大的考验。

富有但不适合移居

或许很多人非常疑惑,为何这些百姓宁愿去苦寒的东北,也不愿意去富庶的江南?

从前百姓生存的根本就是田地,江南虽然历来都是富庶之地。

但贫富差距较大,大量财富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江南的普通百姓,也只能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日子。

江南人口众多但耕地十分稀缺,自给自足没有问题。

但若是大量外地人涌入,依然会出现土地不够分配的情况,到时同样会因无法填饱肚子,从而灾荒四起出现暴乱。

况且闯关东的大部分居民都是山东人,他们已经习惯了北方季节分明,气候适宜的居住条件。

而南方许多地方四季如春,空气潮湿连日阴雨,与山东相比,气候差别较大,山东人未必能够适应南方气候。

而东北地区除了天气寒冷以外,其他方面皆是移民首选,不止地广人稀,有足够多的土地可以分配。

还有肥沃黑土地的加持,农作物可以茁壮生长,有了庄稼生活便有了保障。

经过百年的“闯关东”进程,原本仅有300万人的东北地区,人口已经逐渐增加到4000万。在现有的东北人口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山东移民过去的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