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6月,中央红军进行整编,取消军一级编制,改为直属师。这样一来,中央红军原来的七个军改编为七个主力师。

在这七个师中,红1师是主力中主力,是中央红军的一把尖刀。该师隶属于红一军团,下辖三个团,即红1、2、3团,兵力超过5000,是红一军团的王牌部队。红军长征时,红1师扮演着开路先锋的角色,遇山开山,遇河搭桥,突破乌江,强渡大渡河,战绩辉煌。

红1师首任师长是罗斌辉将军,不过他任期不长,第五次反“围剿”时期升任红九军团军团长。1946年,担任新四军副军长的他因病去世,如果他活到建国后,有可能是大将。

1934年红军长征时,红1师领导层发生重大变化,李聚奎任师长,赖传珠任政委,1955年同时被授予上将军衔。而红1师的政治部主任着实不简单,建国后授大将,比两位上司军衔还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聚奎

红1师师长李聚奎:“虽败犹荣”的开国上将

李聚奎是湖南人,出生于1904年,早年间在军阀唐生智的手下当兵,参加过北伐战争。1928年,李聚奎参加了彭德怀领导的平江起义,从此走上革命道路。第一次参加党小组会议时,他目光坚定,庄重发誓:“我这辈子就跟着党走了,党让我干什么我干什么!”

红军长征时,李聚奎担任红1师师长, 红一军团是中央红军的先锋,红1师则是先锋中的先锋,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突破乌江时,李聚奎亲自来到乌江西岸,组织杨得志的红1团用竹排渡江,突破敌人防线,取得胜利。强渡大渡河时,李聚奎命名杨得志组织17名勇士,奋勇渡河,为红军打开了生命通道。战斗结束后,红1团被周总理盛赞为“天下第一团”,杨得志则谦虚地说:“强将手下无弱兵,都是李师长的功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得志、李聚奎

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李聚奎也曾遭遇巨大挫折。那是在1937年初,西路军几乎全军覆没,跟随西路军出征的李聚奎与部队走散,孤身一人躲进了祁连山。他换上了老乡的衣服,装扮成乞丐的模样,昼伏夜行,历经千难万险才回到延安。见到毛主席后,李聚奎欲哭无泪,主席却安慰他:“你虽败犹荣!”

抗战时期,李聚奎在386旅当参谋长,是旅长陈赓的得力助手。解放战争时期,他是四野副参谋长,后调任后勤,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抗美援朝时,他在后方负责志愿军的后勤保障工作,他另辟蹊径,用炒面解决了志愿军的补给难题。

1955年,李聚奎授上将衔,同年出任石油工业部部长,1981年离休,14年后逝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1师政委赖传珠:后任新四军参谋长,55年授上将

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时,赖传珠任红一军团红1师政委,与李聚奎是搭档。

赖传珠是江西人,出生于1910年。早年的他从事学生运动,1927年入党。大革命失败后,赖传珠父亲被杀,母亲遭毒打后不久离世,家里房屋被烧毁。赖传珠怀着悲愤之情,领导了赣南地区的农民运动,后走上井冈山,成了毛主席的部下。

赖传珠在红1师的任期只有短短几个月,遵义会议后,他比调回红2师5团任政委。红军转战云贵交界时,国民党中央军薛岳部尾随而至。面对兵力超过己方10倍的敌人,赖传珠指挥红5团英勇奋战,保卫中央纵队顺利通过。

也是在这一次战斗中,赖传珠的胸口中弹,子弹离心脏只有两厘米。他昏迷了四天四夜,才从鬼门关爬了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战全面打响后,赖传珠被编入新四军,任参谋处长。从1937年到1947年,在新四军存在的十年时间里,军长、政委、政治部主任都有更换,唯有赖传珠一直担任参谋长,被誉为新四军的“大管家”。

解放战争后期,赖传珠调入四野,任15兵团政委,一路打到海南岛,立功无数。新中国成立后,赖传珠任总干部第一副部长,具体负责评衔工作。他没有为自己谋私利,反而展现出高风亮节,主动把自己评为中将。领导人经过商议,怕委屈了他,于是授予他上将军衔。

在生活中,赖传珠也对自己要求严格,勤俭节约。一次,一名干部去看望他,顿时感到心惊,他回忆说:“那天首长发着高烧,却仍在赶稿。他的衣服上打满了补丁,我想,这就是我们的军区首长,共和国的上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聂鹤亭

红1师参谋长聂鹤亭:曾是粟裕的排长,对军衔不满

红1师长征时,聂鹤亭是师里的参谋长,后由耿彪接任。耿彪是我军唯一一位没有军衔的国防部长,而聂鹤亭的功绩同样突出。

聂鹤亭是安徽人,出生于1905年。他领导过吴山庙暴动,后加入叶挺独立团,在部队当排长。南昌起义时,聂鹤亭仍是排长,粟裕则是他手下的班长。

起义失败后,聂鹤亭跟随朱老总转战赣南。朱老总考虑到起义军的存亡,决定接受国民党16军军长范石生的番号,将起义军编入16军,但保持政治上的独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聂鹤亭性格耿直,接受不了参加国民党,坚决不肯。朱德、陈毅先后找他谈话,让他留下来,他说不行不行,要到上海找党中央。就这样,聂鹤亭去了上海,错过了井冈山会师,革命履历少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直到1930年,聂鹤亭才来到中央苏区,亲自登门向朱老总道歉。朱老总倒也不在意,笑着说:“没事没事,咱们殊途同归,你不是回来了吗?”听说老排长回来,粟裕也前去问候,与聂鹤亭互诉衷肠。

此后,聂鹤亭逐渐展现出自己的军事才华,曾任红1师参谋长,走完了长征。红军抵达陕北后,聂鹤亭升任红一方面军参谋长。

聂鹤亭有文化,读过军校,参加过南昌起义、广州起义,此时又是方面军参谋长,前途无量,甚至比昔日首长李聚奎、赖传珠的发展前景还要好。不过在1937年,当新四军成立,军长叶挺发来邀请信后,聂鹤亭坐不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叶挺是聂鹤亭的老首长,两人性格相似,趣味相投,聂鹤亭执意到新四军去,连毛主席出面劝说也不管用。他不辞而别,却因为前线打仗滞留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没去成新四军,转而去了晋察冀根据地。

此后,聂鹤亭长期从事参谋工作,解放战争时期是四野副参谋长。1955年授衔时,眼看李聚奎、赖传珠被授予上将,四野许多与他同级的将军也是上将,而聂鹤亭只是中将,心里不平衡,找到老首长罗荣桓诉苦。罗帅狠狠批评了他,说他以前不服从分配,处理个人生活又屡屡犯错,授中将不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谭政

红1师政治部主任谭政:曾任毛主席秘书,军衔比师长、政委还高

谭政是湖南湘乡人,出生于1906年。他和陈赓一起长大,后来还娶了陈赓的妹妹。不仅如此,陈赓还是他的领路人,介绍他参加了国民革命军。

1927年,谭政跟随卢德铭参加了秋收起义。卢德铭牺牲后,他被调到前委工作,成了毛主席的秘书。井冈山时期,谭政跟随红4军保卫井冈山,南下赣南,任军委秘书长,还是毛主席的秘书。

1930年6月,红12军成立,谭政才离开毛主席,出任12军政治部主任。谭政长期从事政工工作,红军长征时是红1师政治部主任。

抗战时期,谭政不断升迁,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在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首长身边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放战争时期,谭政担任的仍是政治部主任,只不过换了战场,去了东北,历任东北民主联军、东野、四野政治部主任。作为四野的三把手,他的职务已经超越红1师两位上级。

1955年授衔前,谭政身兼数职,任国防部副部长、解放军总政治部第一副主任,此时他的两位上级,一个是国防部长彭德怀,一个是总政部主任罗荣桓,都是元帅。作为元帅的副手,谭政授予大将也是实至名归。

同时,谭政深受毛主席厚爱。他靠边站8年,是毛主席问左右:“那个谭政哪去了?”谭政这才复出,穿上军装,继续为国家和军队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