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腾讯共花了484亿港币(约444亿元)回购自家股票,几乎约为其2023年净利润的1/3,但即便如此,股价还是跌掉了20%,中途甚至一度让出了中国最大市值公司的宝座。

事实上,腾讯自2022年起就开始大规模回购自家股票,当年回购了338亿港币(约310亿元),作为对比,公司自2004年上市到2021年的18年间,总共也才回购了77亿。

两年回购了近800亿,这是个什么概念:港交所近4成的回购额都是腾讯贡献的;可以直接买下一个海底捞、两个B站和三个东方甄选;比95%的A股上市公司市值都高。

可是,即便如此卖力回购,过去两年,腾讯股价仍然跌去了超过30%,损失了1.3万亿市值,当前这家中国净利润最高的互联网龙头,市盈率仅剩下了13倍(连茅台都有33倍),估值几乎已经来到史上最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恐怕任谁都忍不住问一句,腾讯这是怎么了,现在能抄底吗?

其实,只要搞清楚了为何当下腾讯的估值如此之低,能不能抄底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接下来,我将由小及大,分别从企业、港股和中国经济三个角度,试着解释腾讯的低估值。

首先,按营收占比划分,腾讯的四大业务板块依次为,游戏(约35%)、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34%)、广告(16%)和社交(约15%),可以看出,表面上腾讯是一家社媒公司,但背地里它其实是一家游戏和金融企业。

顺带一提,腾讯是全球最大的游戏公司,连微软和索尼都排在其后。

于是,我们就明白了腾讯的估值为何如此之低:游戏这几年被锤得太厉害了。监管层好像非常排斥人们玩游戏,似乎觉得这是在玩物丧志,还在用工业时代的思维监管互联网企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今年第三季度,腾讯的国内游戏收入几乎已经不再增长,只勉强靠着海外市场的强势,才不至于扯整个集团太多后腿,但照目前的趋势,营收同比转负,应该只是时间问题,或许今年内就能看到。

除了游戏板块外,腾讯的其他业务发展得都非常好。比如,受益于人工智能的发展,三季度,视频号的播放量同比增长了超50%,广告收入增长了30%,腾讯音乐的会员增长了17%,历史上首次突破1亿等等。

但无奈,游戏对腾讯实在太重要了,上面说了,占到总营收的超1/3,更是贡献了约5成的净利润。也就是说,腾讯什么时候能好起来,完全取决于游戏什么时候好起来,不过这已经超出了小马哥的能力范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来说说大环境,一个是香港的估值环境,另一个是中国的经济环境。

港股有多惨就不用再论述了,目前恒生指数已经来到了自09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值,平均市盈率仅有不到11倍,要知道我大A股都有16倍,如此冷清的金融环境,怕是苹果来了都卖不出价格。

作为一家市值2.5万亿元的巨无霸公司,腾讯平均每日的成交量还不到60亿,作为对比,在美股上市的阿里,市值仅有腾讯的一半,但每日的成交量都有百亿出头,可见流动性之差。

换句话说,腾讯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改变一下上市地点,市值就能得到巨大提升,当然这只是假设了,完全不可能实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再来看看日益下滑的中国经济能否支撑腾讯的长远发展。这基本上是玄学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没人事前没给出完全正确的答案,不过,鉴于腾讯在各个领域的垄断地位(除短视频),即便大环境不好,对它的影响也是有限。

综上,可以看出,腾讯的估值如此之低,绝大部分都是腾讯以外的原因,虽然面临字节系的激烈竞争,但基本上还是毫无悬念的中国互联网龙头之首,公司本身基本面非常健康。

因此,你要问腾讯跌到底了吗,其实就是在问,香港还会好起来吗?中国经济到底了吗?中美关系到底了吗?

前两个问题不敢回答,但第三个问题毫无疑问是否定的,美国的拥抱熊猫派早就彻底阵亡了,既然中美关系还会继续恶化下去,那中国香港和中国经济也就难言乐观了。

所以,我的答案是否定的,不要随便抄底。

最后,可以给出一个观察指标,那就是看南非报业什么时候停止减持、甚至重新开始增持,在那之前,都不宜轻举妄动,因为市场上会有大量的卖盘,股价会相当承压。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