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节奏成长的孩子,并不代表他们没有努力、没有进步,而是前行之路是需要时间去慢慢释放能量
前几天,有亲戚过生日
这原本是一场好好的聚会,却因为几位妈妈聊到孩子的磨蹭问题,现场的气氛瞬间降到冰点,也变成了比较焦躁的育儿“吐槽”大会
有妈妈说:
“我家那个熊孩子呀,每次一到学习的时候就犯蔫、各种小动作不断,一看就不是学习的料,看来以后就跟他爸到工地搬砖算了”
也有妈妈说:
“每次一看到我家那个不上进的娃就会来气,你说他做什么都感兴趣,唯独对学习不感兴趣,一到学习的时候不是困了累了,就是各种小动作不断,你越催他、他就越敷衍了事”
都说:“十个孩子九个磨蹭,还有一个根本就是耳边风”
在我们身边的家长圈子里,就可以经常听到关于孩子磨蹭的一些事迹
他们不是气定神闲地用筷子去舀粥吃,就是舔一下、蘸一下地不往嘴里送
还有一些孩子呢
早上起床后穿一只袖子闭目养神一会,然后再慢吞吞地穿另一只袖子
明明不到五分钟就可以搞定的事,非要耗上个十几、二十几分钟才肯罢休…
而那不慌不忙的样子,你认为他们是优雅、淡定吗?
不,那根本就是在没必要的小事上过度消耗
俗称:拖拉、磨蹭
孩子拖拉
可能是陷入了习惯性催促
孩子拖拉不是大病,家长习惯性催促才是大事
好好的生日聚会,突然变成育儿“吐槽”大会里就有着这样一个例子
妈妈是一个脾气比较暴躁的“急性子”,儿子浩浩是做什么事情都不慌不忙的“慢性子”
可这并不是天生的
因为,妈妈每天还没有下班就在单位给儿子打电话
言语之间更是字字离不开“好好学习”、句句少不了“赶紧写作业”
本以为在催促提醒下,浩浩身上的“慢性子”会得到改善
可现实却是,不管妈妈下班有多晚,浩浩的作业都空白一大页
而每每看到这样的画面呢,急性子妈妈也瞬间爆发:
“你想干什么,为什么这一页还是空白的”
“不是说让你好好写作业吗?是不是想气死我”
“你掰着手指头数数,我打了多少电话提醒,再看看你自己写了多少字”
像这样的批评声音几乎每隔几天就会上演几次
刚开始浩浩还低头不语,任由妈妈批评着、数落着
后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浩浩索性开始摆烂不学了
妈妈:“你想干嘛,还学不学?”
浩浩:“不学了”
妈妈:“你不好好学习,以后怎么办?难道去工地搬砖吗”
浩浩“搬砖就搬砖”
妈妈“作业写完要认真检查一遍,不要总是错别字”
浩浩:“我就要这样”
被孩子嫌弃、甚至无法好好沟通,其实这就是催促带来的摆烂后劲
现在想想确实如此
当我们仔细观察身边那些催促事件,你会发现孩子越催越迟钝、越催越不知所措
这是因为每个孩子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成长程度
特别是在哪个阶段,可以接受怎样的知识储备、领悟什么样的问题
这些都存在一定的阶梯性
如果家长把催促当成一种习惯,定时定点去提醒、或者严加干涉孩子的思想
最后的结果是很容易事与愿违
毕竟,每一个“慢节奏”孩子身上的原因都是不一样的
有阶段性、有突然性、也有习惯性
如果我们不能帮孩子从根本上克服困难,催促的结果就是给孩子不断施加压力,直到出现不能接受、甚至恐慌的畏难心理
人为强求
容易让孩子陷入“超限效应”
积极自觉的孩子谁都喜欢,似乎也成为优秀的一种标准
可优秀真的有标准吗?并没有,优秀也不应该被标准束缚
看过“超限效应”的家长都知道
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在同一件事情上受到的刺激或打击过多,就会从心理上产生逆反、过激行为
过多的催促与批评也是如此
因为,每一个磨蹭孩子当前所遇到的事情、包括所承受的心理状态都是不同的
但从磨蹭行为来看,大多数都是由情绪带来的不同心理应激
有不耐烦、专注力不集中,也有逆反搞破坏、甚至摆烂思想
有个亲戚的女儿,每次面对妈妈的催促都表现得特别急躁
情绪失控的时候会摔东西泄愤,还会掐自己、薅头发表达痛苦
扔东西泄愤还可以理解,那伤害自己的“自虐”现象呢?
毕竟,哪有孩子会傻到伤害自己呀
其实,当情绪到达一定冰点时“自虐”就成为一种解脱形式
亲戚的女儿就是那样
从小生活在催促环境下的她,每天听到最多的声音就是:
“你怎么还不…”
“你什么时候可以…”
“你看看你xx,怎么就不知道学学人家身上的优点呢”
“真不知道你什么时候能让我省心,要是有xx一半懂事,我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就这样,句句不提催、可字字又离不开催促
而在这种没完没了的语言“暗示”下,女孩也渐渐形成一种思想“我就是不如别人”
可骨子里的自尊与骄傲,又让女孩迫切超越别人、渴望得到认可
在这种相对于比较矛盾的情况下,催促的结果就是引起应激反应
特别是妈妈拿“别人孩子”的优秀作为衬托时,女孩就陷入了即嫉妒、又内疚的“超限效应”
他们不知道如何做才能比别人优秀,更不知道如何“跳”出糟糕的负面情绪圈
于是,“自虐”带来的身体疼痛就成为了他们解脱痛苦的一种方式
可孩子被催后就能快了吗?并不能,反而还会陷入极度痛苦中
也许父母是希望用大量口舌去激孩子“快”起来
但结果未必会好,应激结果也往往是孩子反过来把大量时间用来对抗家长上
这样想想,是不是催促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呢
催促提醒
不如跟孩子统一战线面敌
催孩子进步,本身就是一件不被提倡的事情
每个孩子从出生那刻开始就剥离母体,也是属于完完全全的独立
如果孩子从小是在被“催”中长大,那也就失去了独立的意义
回顾那些不愿意上幼儿园的孩子,有多少是因为不会独立而排斥上学
特别是他们看到其他小朋友都会时,那种被甩身后、被老师点名批评的感觉,很不好受
在那种不合群的情况下,孩子是焦虑、也是无助的
还有些孩子,他们在学校的集体环境下会穿衣如厕,吃饭的速度也比较快,可一回到家不是喊妈、就是喊奶奶
如果孩子剥离母体,却依然成长在“子宫教育”里,习惯性的依赖就会使他们懒于思考、懒于行动
也可以说,没有天生磨蹭的娃,只有习惯性的懒惰
如果你前期没有给足孩子独立,等到孩子习惯性懒惰时再去催促,这种前后悬差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失宠”伤害
所以,与其对孩子不停地催催催,倒不如和孩子并肩作战,大家一起摆脱“磨蹭”这个难缠的对手
其中,对战策略包括两个大方面
第一:前期独立
第二:后期克服
积极自律是一种习惯,更是在行为中产生的自发性行为
你想让孩子阳光积极,那一定少不了独立这个过程
独立又是孩子迈向人生的第一步
这一路所踏的每一步都是经验,也是孩子勇敢面向困难的底气
表姐的女儿多多,就是我所见过比较自律的孩子
周末路过表姐家时借住一宿
那天晚上,我就跟多多住在一个房间
看过活力十足的小家伙,我还以为又是一个闹腾之夜
没想到,到了晚上八点多多就自己跑去洗漱,然后又安静地蜗居在房间里
出奇的安静让我心生好奇,推开房门就看到多多正坐在椅子上安静读书
都说优秀的娃习惯差不了,在多多的身上我就见到了
当第二天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房间时,我睁开朦胧双眼,又看到多多安静地趴在学习桌上练字
自己自律的精神吸引到了我,特别是吃早饭时多多坚持“先把作业写完再吃早饭”
此情此景下,我忍不住夸赞“你怎么如此优秀呢”
多多告诉我:“妈妈说了,每天晚上读会书,会帮助我提升写作能力”
如果说,独立是孩子行动上的意念,那么“为什么这么做”就是实践意义、和努力价值了
就拿孩子晚上阅读、晨起练字来说吧
你以为给孩子一本书、一份字帖,他们就能每天开开心心地完成吗
不,过程始终不抵新鲜
想要孩子积极主动就需要有一个“为什么”的理由
在这方面表姐的育儿理念就非常不错
她以读书练字实现了前期独立,又用成绩变化对比唤醒了后期克服困难的意义
正如“读书练字可以帮你提升…”,这句话就是孩子努力的意义
修正目标
根据孩子自身实际情况调整
不久前,有位妈妈后台留言说:
“自从孩子上学之后,每天辅导作业就跟打仗一样精疲力尽,催吃饭、催起床、催写作业、催上学…”
看完妈妈的留言,我陷入了一阵沉思,也特别能理解那种催而不得的焦躁、与无奈
尽管我们都知道催促的结果弊大于利,可不催的结果真的会自然变好吗?
并不会
这就像是一个坏习惯,如果不得已纠正会一直持续下去
当一个孩子自始至终都没有意识到自身错误时,又何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呢
所以,当孩子出现拖拉磨蹭、注意力不集中时,需要的并不是家长的催促提醒,而是帮孩子意识到自身的问题所在
比如,修正目标
不知道有多少家长能意识到,孩子出现磨蹭行为时的心理活动
你以为他们是写着作业、想着如何玩好吗?并不完全是
很多孩子走神都是因为他们的思路被打断了,居多也是在于外在环境
包括:家长的催促批评,伙伴玩闹的声音,还有玩具等吸引力的事物
这个时候想要帮孩子克服外力诱因,我们就需要帮娃找到合理的目标
即:降低标准
“磨蹭”看似是一种由性格而发的思维反应
其实,孩子磨蹭也是在于心理上的畏惧
特别是你要求孩子做的事情有一定难度时,不管如何去催、去批评,孩子都无法按照既定目标去实现理想效果
而你给的目标孩子实现不了,缺乏信心的情况下也找不到努力的意义
毕竟,帮助孩子改掉磨蹭这个习惯,本来就是属于一个比较模糊不清、又不容易实现的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帮助孩子修正一个清晰的目标-感受
如果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喜欢走神、无法集中精神
那么在孩子正式写作业之前我们就应该帮孩子克服畏难心理
记得初中上学时我是一个恐惧数学的人
每次拿到数学题时总会不知觉产生很多小动作
有时候不停地换坐姿,希望找到那个能让自己不那么焦躁的姿势
有时候还在笔袋里不停地翻找,希望找到那支能够写出好看字的笔
其实呀,这些都只不过是缓解焦躁的一种情绪压力
最直观的表现,还是在于一想到要做数学题时那种“不会”的痛觉神经被撩动
这是属于对数学的恐惧,也是一种自发性的排斥感
后来,在数学老师的帮助指点下,我学会了做题前先翻一遍书的习惯
在翻书的过程中很多看起来难懂的题目也慢慢有了眉目
这就是做题前的复习环节,也是克服焦虑的一种精神放松
平时可以跟孩子讲讲例题、成语出处,也可以陪他跳绳、大声朗读题目
这些热身行为,会化作一股力量去克服内心的焦虑、紧张、还有压力
因为,熟悉的知识环节会更容易勾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也能帮他们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
所以,孩子在做任何事情之前,我们先不要盲目谈论他们的行为、更不要树立过高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