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2022年末,中国60 岁以上人口数量达2.8亿,占全国人口的19.8%,65 岁以上人口占比达14.9%。按照联合国标准,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即为“老龄化社会”,14%以上则为“老龄社会”, 超过20%为“超老龄社会”。面对老年人口规模庞大和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的趋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不断推进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需要闯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毋庸置疑标准化建设在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日,民政部批准并发布《养老机构康复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对于推动居家养老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具有现实意义,规定了养老机构康复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流程、服务内容与要求、服务评价与改进等内容。为了让各相关单位更深入了解《规范》内容,广东省医养融合组委会、广东省养老服务产业促进会把《规范》的要点介绍如下:

《规范》首先明确了养老机构康复服务人员主要包括康复医师、老年人能力评估人员、康复治疗师(士)、康复护师(士)、养老护理员、心理咨询人员和社会工作者,并要求社会工作者具有相关资格证书,具有为老年人服务的工作经验,负责老年人健康宣教、开展团体康复活动和提供心理支持。

在具体服务内容与要求方面,《规范》在康复训练、心理疏导部分多次提及社会工作者。

在认知功能训练方面,康复医师可根据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实际情况,制定康复训练计划,由康复治疗师(士)、养老护理员或社会工作者协助老年人开展认知障碍康复训练。养老护理员、社会工作者应与老年人交谈对话或借助图片,通过游戏或利用生活场景,训练老年人的分析、判断、推理、计算、语言等能力,调动老年人大脑残存功能,协助老年人开展知觉、记忆、注意力、思维和想象等认知功能的训练。

在言语功能训练方面,对于存在语言障碍的老年人,养老护理员、社会工作者应设定更接近于实际生活的模拟环境,鼓励老年人自发交流,通过对话、跟读等各种方式,促进老年人言语功能的维持。

在社会交往功能训练方面,养老护理员、社会工作者应通过参加外出参观等各种活动,维持服务对象的社会交往功能。

在心理疏导服务方面,心理咨询人员、社会工作者应对存在心理问题或困扰的老年人进行心理疏导。心理疏导内容主要包括焦虑、抑郁、恐惧、孤独情绪和睡眠障碍的调整,心理创伤的处理,健康心态的培养,人际沟通和社会适应性的辅导等。详细内容请见附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东省医养融合平台

020-86547133

地址: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三凤村二队八巷88号医养融合康复基地

网址:http://www.gdsyyr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