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2月3日凌晨,北京的街头还沉浸在深深的寂静之中。然而,在北京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电话铃声突然划破了这份寂静。此时是凌晨2点40分,值班员拿起听筒,另一端传来的是一名中年男子的急促声音。
“您好,是北京市公安局吗?”他的语气中充满了焦虑,“我有个朋友,吴若甫,刚刚在豹豪酒吧被身份不明的人绑架了,我们找不到他!”
电话那头的紧张和焦虑像电流一样传到了值班员这里。

得知这一紧急情况,指挥中心立即组织警力前往案发现场,迅速展开调查。

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8年,王立华在北京出生,是家中的独子。他的父亲和母亲都有着稳定的工作,使得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对较优越。

由于成为家中唯一的男孩,王立华倍受母亲的宠爱,母亲总是顺着他,养成了他霸道、蛮横的性格。母亲认为这没有什么不好,因此也没有过多的约束。

然而,当王立华上学后,他发现班上的同学并不像家中对他那样顺从,反而有人敢于和他对抗,这让他感到困惑。

一天,他和一个同班同学一起回家,大方地为同伴买了糖葫芦。这个小朋友像他的小弟一样围绕在他身边,让王立华感到十分享受。然而,随着小弟逐渐壮大,王立华的经济压力也逐渐增加,为了维护自己老大的地位,他开始寻找赚钱的途径。

最初,他试图向家里多要钱,当得不到满足时就偷偷拿取。父亲多次教育他,但并没有改变王立华当老大的决心。

仅仅过了一年,王立华发现,家里已经没有钱让他折腾了。

他迅速调整了目标,开始盯上邻居、亲戚,甚至楼下的小卖部。每次偷得钱财,他都会慷慨地分发给手下的小弟们,并率先参与打架和斗殴。

年仅13岁的王立华,很快就成了当地派出所的常客。

当在学校被老师逮住偷窃后,父亲被叫到学校,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教训。然而,这并没有让王立华妥协,反而在一次家庭冲突后,他背上书包离家出走。

年仅12岁的王立华提出一个条件,要求父母离婚。由于小时候被惯坏,母亲深知他不容易改变。最终,为了孩子的决定,母亲做出了让所有人吃惊的选择,与王立华的父亲离婚。

小学毕业后,由于王立华是惯偷,没有学校愿意接纳他。因此,他的母亲决定将他送到工读学校。

对于王立华而言,这也是他心甘情愿的选择,因为他相信工读学校里有很多和他类似的孩子,而在那里,他更容易找到当大哥的感觉。

在工读学校,王立华如鱼得水,不仅学到了更多他之前未曾接触过的犯罪手段,而且变得更加冷酷无情。

1995年7月13日,17岁的王立华与手下手持菜刀和假手榴弹,闯入丰台区一名浙江商人的住所,抢劫了价值2万多元的物品,结果被警方逮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着,1995年11月28日,丰台法院以抢劫罪判处王立华有期徒刑9年。这一判决成为他犯罪生涯中的一个关键节点。

王立华被送到监狱接受劳动改造,然而他并没有反思自己的过错,相反,他坚持认为是社会对他的不公。他执意认为,自己被抓住只是因为还没取得足够的财富,相信如果有足够的金钱,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在监狱里,王立华立誓出狱后要展开一场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好让他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一段闪耀的足迹。

在此期间,王立华刻意结交狱友,其中包括王庆晓、董立民、梁军等人,通过这些人他真切地感受到了当“老大”的满足感。

在监狱里,王立华结识了一个高高瘦瘦的银行职员狱友。通过与他的交谈,他得知银行的金库由行长和保卫科长共同掌管。在狱中的学习和观察中,他偷偷记下了一些银行的信息,包括位置和行长的名字。他立下决心,一旦获得自由,就要绑架银行行长抢劫金库。

2002年9月,由于积极表现,王立华被提前释放。出狱后,他开始实施在监狱中策划的抢劫金库计划。然而,他计划的第一步竟然是准备杀掉自己的母亲,以免将来产生后顾之忧。

尽管王立华非常爱他的母亲,但他认为只有在孤身一人、没有牵挂的情况下才能去闯荡江湖。

但当王立华看到妈妈已经花白的头发和日渐苍老的面容,仅存的一点良心让他放弃了杀掉自己的母亲。

2.

在2003年,王立华分别在河北涞水野三坡、辽宁铁岭市和黑龙江拉林市搞到了4把猎枪。随后,他前往云贵一带,从枪贩手中购得3把仿制“六四”手枪,并附带三发子弹。这三把仿制手枪总共花费了王立华9100元,使得他的资金彻底耗尽。

王立华是在一次吃饭时认识的王大亮,得知后者的父亲是亿万富翁后,便对他产生了兴趣。王立华选择将绑架的目标定在王大亮身上有两个简单的原因:一是因为王大亮家境富裕,二是因为他觉得王大亮的举止令人感到别扭。

为了实施绑架计划,王立华召集了在服刑时认识的王庆晓、董立民以及其他几个朋友。在平谷的一家理发店里,他们成功绑架了王大亮,并通过电话向其父亲索要500万元赎金。在得到300万元的赎金后,王立华立即通知手下将王大亮杀害。

王立华在绑架案中自己拿了200万元,而他的“左膀右臂”王庆晓和董立民只分到了十几万元,其他参与的人得到的金额更为有限。

随后,于2003年9月,王立华前往云南,与4人联系,订购了180支枪支和弹药,支付了30多万元的订金。这次交易使王立华获得了一批手枪、冲锋枪和手榴弹。为了将这些武器安全运回北京,他雇佣了两辆车,带着十几个手下前往云南接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王立华买这些东西的目的不是绑架,而是为了实现他心中抢劫银行的梦想

然而,他将剩余的140多万元用于赌博、吸毒、吃喝玩乐,很快就挥霍一空。

资金耗尽后,王立华再次考虑绑架,并将目标瞄准在王大亮的弟弟王小亮身上。

由于王大亮已经成为绑架案的受害者,王小亮身边24小时都有人保护。尽管王立华跟踪了好几天,但始终未能找到合适的作案机会。面对防范措施,他只能无奈地放弃这次的绑架计划。

在2004年2月3日凌晨1时许,王立华一伙人将目标锁定在一辆宝马越野车上,而这辆车的主人正是吴若甫。

吴若甫,生于1962年,是一位来自黑龙江齐齐哈尔的影视剧演员。他于1986年开始涉足演艺行业,以在警匪剧中的表现而备受瞩目。

吴若甫参与拍摄了诸如《无限正义》、《背后有人》、《刑警本色2》等警匪剧,他在这些作品中经常扮演警察角色,因而被誉为荧幕硬汉。他通过多年的演艺事业,塑造了许多深刻而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

吴若甫与几位朋友刚刚结束一次聚会,从酒吧出来后,突然间出现了几个陌生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