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弃

1月11日台北政坛发生惊天动地的大案,这个大案就是说侯友宜绝对不邀请马英九参加选前之夜,这是过去几乎没有见过的局面。现在发生的原因是马英九接受“德国之音”访问的时候,谈了一些所谓不恰当的言论,这些言论在网络上面全部都有,而引起了侯友宜跟赵少康的不满,所以决定不邀请马英九参加1月12日的选前之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究竟是什么事情让侯友宜跟赵少康跟马英九之间恩断义绝?马英九不参加选前之夜,除了跟他专访有关,更重要的是侯友宜、赵少康认为马英九,既是放毒之人,又是解毒之人。因为他接受“德国之音”的专访,然后又刊登了报纸广告呼吁选票集中投给侯赵,马英九这样对侯赵,为什么侯赵的情绪反弹会如此强烈?最主要是“德国之音”,马英九认为他这样讲应该是加分的,没想到一出来以后,整个却是对于台湾民众是减分的。更麻烦的是部分年轻人本来懒得出来投票了,又有一群年轻人是要跟马英九对干而返乡投票。所以台铁高铁票一下子又被订完了,一直到这个礼拜六中午的票全部都被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返乡投票只要在4点以前进到投票所就可以去投票了,所以只要在中午以前搭上车,一般都来得及回去投票。不过回去投票是需要成本的,坐高铁远一点来回都要3000块以上,近一点如果坐高铁也得2000块。坐台铁需要花时间成本,到台南高雄就得10个小时,所以这种需要成本的行为,一般年轻人如果不是给予特殊必要是不会出动了。

然而这个话题一出来以后,民进党是以一种非常雀跃的方式把它大肆宣传,而且是原汁原味把它给播出来。哪晓得这种效应确实对民进党的票量有扩张效果,一般预估民进党恐怕借此会冲过600万票,而柯文哲的票也借此会冲过300万票。不知道国民党在这时候票会剩多少,也就是说国民党可能被打回非常基本的基本盘去了。

其实马英九的内容主要是针对两岸有感而发了,当然这是他长期一贯的训练,但这个训练究竟是不是台湾的主流民意,这是需要看台湾的民意而定。可以看得出来,现在有三件事情明显对国民党不利,第一个,选完之后美国会派特使团,派前民主党副国务卿斯坦伯格担任团长,来台湾访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个,马英九今天刊登广告说集中选票要支持侯赵,却因为两岸问题造成了国民党选情的紧张。第三个,柯文哲最近爆棚的表现让国民党感到柯文哲越来越不确定。所以这三个要素之下,国民党原先以为马英九是一个助选器,是一个加分器,结果没有想到变成了减速器跟减分器,那怎么看国民党不邀请马英九参加选前之夜,难道是避免刺激选民的情绪吗?

选前之夜是为了选票所设定的,在这一天里面,所有上去的人都必须加分,而不能够再有任何扣分,然而现在整个舆论却到处从南到北做一个延烧,这很糟糕。这个延烧是说民众党恐怕票要超过国民党了,这对于国民党极其不利,但过去是很难想象以民众党没有地面部队的,怎么可能有产生这样的言论延烧。只有一种可能,这个言论延烧可能是民进党帮民众党一起放了,因为他们的人着实不少,桩脚是通三党都可以合用的,然而桩脚是根据谁给钱,他就帮谁来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是从南到北有这样一个耳语的话,如果再加上马英九再一站台,恐怕就会产生加成效应。所以即便赵少康先生和马英九的交情非常之好,恐怕也很难挡得住这个趋势,不如只好请马友友们再次忍耐,也请马英九先生暂时在家里面先待着。虽然他刊登广告在各大报真的是很为国民党卖力,然而这个卖力再加上他的“德国之音”谈话,加总起来其结果恐怕国民党会因此多掉个几十万票。

有三个问题是台湾是极为敏感,“美中台三边关系”,第二个两岸关系,然后第三个就是国民党的大陆政策。台湾不是一个反美的地区,第二个对于两岸关系大家希望往和平的方向发展,但问题是在于说期待又怕受伤害,又有恐惧感,所以对两岸问题的发言要非常的谨慎。第三个就是国民党的大陆政策,从朱立伦到现在都是摇摆不定,这使国民党跟马英九之间经常会为了摇摆不定四个字发生争执。这也就是说侯友宜、赵少康不请马英九参加选前之夜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没办法预估风险,所以只好请马老先生回家休息一下,等1月13日以后再说。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