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唐 糖
罗翔说:
你学不进去,玩不尽兴,睡不踏实,心情不爽,浑身不对劲,却吃得特别多。没有基础但总是瞻前顾后,想脱颖而出却又难以踏实努力,看到别人努力就紧张焦躁,但自己行动时总是"明天再开始"。
这个场景有个名字——心理内耗。
「心理」这个抽象的概念,如果用具象的表达,就是「心力」。心力强时,整个人犹如一块充满电的电池,充满干劲,心力弱时,则如亏电的电池,濒临力竭。
内耗-焦虑-什么都做不成-更焦虑-更内耗....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所谓「活的很累」,就是因长期内耗,使心理电池处于“亏电”状态带来的感觉。
那么,问题来了,形成内耗的根源是什么呢?
仔细看——学和玩,躺和卷,瘦和吃.....所有这些,都是矛盾。当矛盾无法整合时,内耗就出现了,所以,心理内耗的本质,就是无法整合内心的冲突。它包括4个方面:
- 在选择上,不清晰
- 在认知上,有冲突
- 在心态上,很消极
- 在方法上,较匮乏
接下来,我就从这4个方面入手,讲透这个话题。
01 决策困难:源于对“自我”认知不足
请在以下选项中做出选择:躺平vs内卷;玩耍vs学习;苗条vs美食......
很难选吧?想躺平,想玩耍,想苗条,但又不得不卷,不得不学,不得不饿.....真是好矛盾。
一个人之所以行动困难,首先是因为决策困难,在两个看似矛盾的选择中,既要又要,结果必然是陷入僵局。所以要解决「行动」的问题,首先要解决「决策」的问题。
而能做出决策的前提,是清晰的自我认知,一个人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也就是自己的目标究竟是什么。
《道德经》说:“知人智者,自知者明”,一个人对“自我”的认知越清晰,就越清楚自己的选择是什么。但可惜的是,出于从众心理,大多数人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
比如:
- 为什么要学习呢?是因为老师家长社会,从小就教育我们学生必须要学习好,学习不好将来就没前途。你认同了。
- 为什么要苗条呢?是因为主流审美以瘦为美,你认同了。
- 为什么要卷呢?是因为“比你天赋高的人都在努力,如果不努力就会被抛弃”,你又认同了。
所有纠结做或不做的事,都离不开两个关键词:认同和恐惧。简单说,就是你认同了一种观点,并因此产生了恐惧的联想,在这两者的支配下,你会硬着头皮去做那些“应该”做的事,但因为其实心里不想做,所以,就产生了拧巴,形成了内耗。
这里面的关键点是:我们认同的道理/观点,并不真正属于“我”。
父母这么说,老师这么说,大家都这么说.......我们的认同,是基于与生俱来的从众心理或者向权威的认同,这种认同,只有和自己的经验、感受完全匹配时,才会转化为持续的内驱力。否则只会带来内心持续的冲突。
举个例子,一个农家子弟,体验过干农活的辛苦,感受过身处农家的艰辛,当面对自己所处的阶层唯一能转变命运的通道——高考时,ta的学习动力和一个养尊处优的城市孩子,绝不会在同一个量级。对于ta来说,“知识改变命运”是期待和激励,而对于城市孩子,可能只是一句不疼不痒的口号。
所以,无论家长老师怎么苦口婆心的教导孩子“学习不好将来就没前途”,ta都没有切身的感觉,什么叫前途?压本不知道。
那ta会完全放弃学习,选择玩耍吗?其实也不会,因为ta同样认同了另一个观点:学和玩是对立的,玩的多会影响学习,甚至,玩本身就是错的,是不应该的,是虚度光阴的。
那么,罗翔老师说的“学不进去,也玩不尽兴”的状态,就是必然结果了。
02 认知冲突:难以转化的“二元思维”
在一对矛盾中选一个的确很难,但如果不把它们视为矛盾,问题不就解决了?或者把对立的矛盾整合成一个,那不就彻底解决问题了吗?中学的政治课早就学过:“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以学和玩举个例子。
好多人觉得玩和学是对立的,如果真是这样,就无法解释陈景润沉迷于数学题,走路撞到电线杆上的故事。玩与学,本质上是一样的,只不过因为填鸭式教学、恐吓式威胁,破坏了人的学习兴趣,才把二者对立起来。
先说玩,玩什么,当然是玩游戏。游戏,就是玩。
学习,也是游戏。学习的本质在于探索,在未知的世界中过关斩将,不断将新知识收入囊中,内化吸收,再继续挑战新高度。在这个过程中,能体验到新知识带来的新鲜,迎接挑战时的刺激,解除困惑时的喜悦,还有取得成绩时的价值。
请问,这和游戏有什么区别?
所谓学霸,其实就是在学习中获得了游戏的乐趣,学习对于他们来说,不是不得不面对的麻烦,而是自己掌控并总能获得正向反馈的有趣游戏。
所以,我们根本不用做出困难的选择,而只需要将矛盾进行整合,就可以转化观念,轻松应对。
比如,工作不是被老板剥削,而是可以借用公司提供的平台和机会,将其转变为提升自我的舞台。
比如,学习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或远方虚无缥缈的前途,而是正在玩耍的游戏。
比如,减肥不是为了迎合大众,而是为了取悦自己,身体轻盈带来精力充沛,精神焕发,以及在减肥过程中的自我管理,都能带来全新的自我体验。
境随心转,当在所有看似对立的选择中,都能找到“凡事有利于我”的感觉时,矛盾便迎刃而解。
03 消极心态:想的太多,而做的太少
提到内耗二字,一般都会伴随着一句话:“想的太多,做的太少”,所以很多人都会建议你“不要想那么多,干就完了”,但即使你非常认同这种说法,却依然很难做到,那么,这中间缺少了什么呢?
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消极心态的羁绊。在这里,我讲4个比较典型的消极心态。
- 完美主义
- 自我设限
- 恐惧担责
- 约拿情结
①完美主义怕遗憾
完美主义真的害死人。一谈到消极心态,完美主义总是金榜题名。一个人越要求完美,就越容易纠结内耗。
为什么要完美?完美的背后,是一种追求极致的强迫性的心理,完美主义者,追求一个“最”字。最好、最合适、最高....“最”意味着唯一,追求唯一,就意味着是对世界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对抗,所以,注定失败。
在完美主义者的心里,建构了一个理想化的局面,这个“理想”,是想象出来的理想,是一种空中楼阁,注定没办法在现实中实现,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们总是难以开始第一步了,因为现实世界,总伴随着种种缺憾。
即便侥幸开始了第一步,后面也依旧步履维艰,因为他们是“挑剔”的代名词,总感觉“差一点”。所以即便开始,也会很快就因为“不完美”而提前离场。
罗曼罗兰曾说:“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这简直是在打完美主义者的脸,因为想的永远比做的多的完美主义者,在现实中,成不了真正的英雄。
②自我设限怕失败
自我设限是一个心理学的名词,是指一个人在面对挑战或困难时,因为害怕失败或无能为力,提前设下心理防线。自我设限的人,最典型的特点是“未必是能力不够,常常是因为胆子太小”而导致失败。
行为主义代表人物班杜拉曾经提出过“自我效能”的理论,他认为个体的信念和期望会影响他们的行为选择和努力程度。如果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比较高,他就更可能采取积极的行动来应对挑战和困境。
自我效能感可以粗略的理解为一个人的自信,而自我设限,简单说,就是因为缺少自信而提前给自己找退路。
比如一个人还没开始做某件事,就先说“我以前可没做过这个,我估计我不行”,这时候别人怂恿他先试试,他大概率是不敢的。再比如一个男孩想追求一个女生,也可能会提前预设自己“不够有钱不够英俊”,所以干脆不开始尝试。
对于自我设限的人来说,少想多做,也是一件难事。
③恐惧担责怕惩罚
长大,绝不简单意味着年龄的增长,心智的成熟,才叫长大。一个真正的成年人,本质上就是能勇于承担责任的人。而对于内心深处并不愿意承担责任的心理巨婴来说,光说不练的“行动矮子”完全与他们的心智发展水平相匹配。
在职场,很多人遇到事情,首先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可不是我的责任”,很多家长在孩子闯了祸之后,首先说的第一句话也是“妈妈有没有跟你说过?”这些,都是因为潜意识里害怕惩罚而恐惧承担责任的表现。
当一个人从内心深处不愿意承担责任时,大部分都会陷入“想得多做得少”的心理内耗当中,他们不愿意做事,毕竟做多错多。
④约拿情结怕成功
说害怕失败都能理解,但是害怕成功却很难理解。试问:谁不想成功?但如果都没有对成功的恐惧,只有对成功的渴望,伟人就不会说“要敢于胜利”,而没说“要敢于失败”了。
其实很多人在潜意识里,都恐惧成功。所以他们会不自觉的做一些事,破坏自己走向成功,其中也包括“只想不做”。
约拿情结是由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假设人不仅害怕失败,也害怕成功,是一种对成长的恐惧,在机遇面前自我逃避,退后畏缩的心理状态。
为什么害怕成功?有很多原因。其中“枪打出头鸟”就是一种,出于对当“显眼包”、“出头鸟”的恐惧,所以很多人潜意识里不敢成功,这背后是俄狄浦斯情结,在这不展开说。包括很多人都有的“被关注恐惧”——面对镜头、面对人多的时候,就紧张,这些都是约拿情结在起作用。
总结一下:为什么每个人都说“别想那么多,干就完了”,但你就是做不到?这背后有着盘根复杂的心理问题,这篇文章受到篇幅限制,只简单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消极心理,但它们的存在,已经足够让一个人失去行动力。
04 方法匮乏:通往彼岸,要想,更要能
心理内耗的人,基本上都缺少行动力。而缺少行动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少自我效能感,而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实践中获得的。
我前几天看到了一个视频,讲了一个概念“证道”,意思就是一个人在某一个领域做到了极致,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之后,他就“证道”了,证道的好处是,他因为靠自己的力量,完全通了一条路,所以当他在面对其他路的时候,即使是他从未做过的领域,他依然会保有十足的自信心,并能很快拿到结果。
举个例子,顶级的运动员,比如邓亚萍,她在乒乓球领域做到了极致,但在学习文化知识领域,她其实是落下的,并没有很好的基础,但她去剑桥之后,还是很快追上,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所谓证道,其实就是一通百通——成功的底层逻辑是相通的。
那么回到内耗这个话题,很多人之所以内耗,是因为他在过去的经验中,从来没有过证道的体验,缺少自我效能感。他不知道从A到B,中间有多少方法,多少条路可以实现。可以说,方法的匮乏,其实是很多内耗者的死穴。这就类似于一个人懂再多武术的道理,但是一门武功也没练过,还是枉然。
所以,想要从内耗的死穴中走出来,必须要掌握很多方法论,然后将方法论付诸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内化方法,再回头修订方法用于实践,以此类推。
不觉得眼熟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方法-实践”,这些都是初中政治就学过的内容。
方法的获得,有两个渠道,第一个就是大量的实践,第二个,是不断的学习。两条腿走路,并且在实践中不断获得正反馈,慢慢的,自信就会替代内耗。
这才是“内耗的人,要多做少想”真正的内涵,不是简单的“干就完了”,而是能真正明白干什么?为什么干?怎么干?怎么能干成?
我发誓不再写3500字以上的长文,但不知不觉又到了近5000字,很累,也没什么钱,但“创造”这件事本身,就足够有趣,足够值得。在写作的过程中,我反复斟酌,力求精准练达,不管结果如何,我尽力了。
曾经我也是一个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曾经我也天天内耗,痛苦万分。但,终于走出来了。
所以,在走出内耗这个话题上,我是拿到过结果的。我小小的“证道”了。
很难,因为走出惯性很难,面对现实很难,直面恐惧更难。
也很简单,去向曾经证道过的人学习、忍受住孤独实践。总有一天,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唐 糖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 全网15w粉丝心理学博主
出版《做情绪稳定的父母:你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
分享 心理科普|认知思维|方法论|行动派
话题 个人成长|家庭教育|两性关系
围观 唐糖咨询师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