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在选接班人问题上,一直很纠结。当然,其登基之初就册立长子李承乾为太子,但并不太满意。《资治通鉴》记载,李世民曾说:“若立泰,则是太子之位可经营而得。自今太子失道,藩王窥伺者,皆两弃之,传诸子孙,永为后法。且泰立,则承乾与治皆不全;治立,则承乾与泰皆无恙矣。”

这段话至少表达了两个意思:一是李治不争皇位,品德比李承乾、李泰好。二是李治为人和善,不搞小圈子,为人低调,口碑很好,会保护兄弟们的生命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己老爸的纠结、兄弟李泰争谪,李承乾坐立不安,于是谋反、于是被废。李世民想立李泰吧,但觉得李泰非常有野心,将来肯定会把他的兄弟杀死。而李恪是隋炀帝的外孙,有诸多避讳。反复分析之后,还是把德放在首位、才能次之,这是李世民保全儿女的良苦用心,他不希望重蹈玄武门的覆辙。

后来一件事加快了这进程。

被废的李承乾和他叔李元昌,趁李世民君臣去西山狩猎之机,想着伏杀老爸,夺取皇位。四面伏兵还真把李世民打得狼狈,虽然有李勣、秦叔宝、黄明等大将陪伴,但无奈暗箭难防,死伤惨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巧的是,这个消息被李治无意中获得。李治马上率领一千御林军杀上西山,就在李世民等陷入绝望之际,李治犹如从天而降,救下唐太宗,并很快拿下谋反的叔侄。此事之后,贞观十七年(643年)李治被册为皇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