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李世民最喜欢的称呼是什么,应该会有两个答案,一是贞观、二是天可汗。天可汗是李世民一统天下的梦想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世民一生征战、开疆拓土,最后民族问题的重点是东突厥。突厥是活跃在蒙古高原和中亚地区的游牧民族的统称,当时主要的游牧民族还有匈奴、鲜卑、柔然。游牧民族对首领的称呼是--“可汗”。

公元618年,唐朝统一全国。突厥统治者看到不能再从各个割据者手中勒索财物,就趁唐朝国力还不十分强大,屡屡进扰内地,掠夺人口和财富。大唐肯定容他不下,依次发起对东突厥和西突厥的征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即位,政局不稳,东突厥伺机入侵,大唐被迫低头订下渭水之盟。登基就被上了眼药,李世民感觉很不爽,暗下决心誓破突厥。

贞观三年(629年)冬,东突厥进扰河西(今甘肃酒泉、张掖一带),李世民也觉得国力恢复、是时候还以颜色了。立即派遣李靖、李世勣、柴绍、李道宗、卫孝节、薛万彻等统领6路、10余大军,进击突厥。

此时,东突厥内部出现分裂,反对颉利可汗的薛延陀、回纥、拔也古、同罗诸部落对其变革国俗和推行的政令不满,另立薛延陀为可汗。加之东突厥遇到大雪,牲畜大多被冻死饿死,势力渐弱。李靖出奇制胜,定襄大败突厥,俘获可汗颉利,并且纳降5万余人,630年初,东突厥灭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太宗采取了开明的政策,不改变原有的部落组织、风俗,设都督府管辖,仍以突厥贵族为都督、将军。入朝的突厥首领,皆给予官职。对颉利可汗,也归还家属,赐给良田美宅。同时大量任用突厥贵族为官。突厥各部首领凡来到长安的,都拜为将军、中郎将等官。

629年起,唐朝与游牧民族的战事一直不断,直至646年才将薛延陀消灭。647年,唐太宗被回纥等族拥戴为“天可汗”,意思是各民族的共主和最高首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各族特意在回纥以南、突厥以北建起一条“参天可汗道”,“置六十八驿,各有马及酒肉,以供过使”。从此以后,“以玺书赐西域、北荒之君长,皆称‘皇帝天可汗’,形成了少数民族政权首领由唐廷册封的制度。唐太宗还实行与吐蕃等少数民族政权和亲,开明友善的民族政策得以制定并长期实施,消除了民族间的隔阂,增进了民族大融合。中华民族也因此有了一个代称——“唐人”。

唐太宗李世民对“天可汗”的称呼喜欢的不得了,当然也因此膨胀了不少。毕竟,天上共主的梦,哪个帝王不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