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社会走向复苏的一年里,也是中国车市创造奇迹的一年。

根据2023年销量统计,我国汽车销量突破3000万辆,同比增长12%,不仅超越了2017年“汽车寒冬”前的最高记录,还顺道打破了历史记录。中国汽车工业的韧性和市场发展潜力,再次得到了验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都说2023年很难,然而汽车板块却屡创新高,背后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推动?现在不是流行说“经济外循环、内循环”吗?不如就按照这个逻辑来一一分析。

出口526万辆,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

所谓经济外循环,也就是指汽车出口,2023年正值中国汽车出口的标志性大年。根据中汽协整理的海关数据,中国汽车出口的数量和金额均达到世界第一。

具体来看,中国汽车2023年出口491万辆,同比增长58%。也就是说,光是汽车出口这一块,就为车市提供了约180万辆的增量。

而同期,日本汽车预计出口量约430万辆,同比增长仅为15%。也就是说,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超过日本,成为世界出口量第一是妥妥滴。

从出口额看,中国汽车2023年1-11月出口927亿美元,同比增长71%,预计全年汽车出口额为1020亿美元,同样超越日本的汽车出口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出口的汽车当中,新能源车出口120.3万辆,增长77.6%,燃油车出口370万辆,增长52.4%。由此可见,虽然新能源车俨然成为重要的增长点,但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必须双剑合璧地出击,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在2023年也做了不少中国汽车出海的选题,今年我们肯定会在出海方面多花心思,走访更多中国汽车出口的目的地,例如俄罗斯、南美、中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一同见证中国汽车走向全球。

新能源车带动内循环

回到国内,2023年中国狭义乘用车累计零售2170万辆,同比增长5.6%,直接贡献了122万辆的增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新能源汽车774万辆,净增206万辆,增长36%;燃油车1395万辆,少了92万辆,下降6%。燃油车中只有豪华车零售微增,自主品牌与合资全面下滑。销量榜单前十逐渐被自主品牌取代,合资品牌中除了一汽大众略有增长,其余无一幸免下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燃油车逐渐被新能源车替代,显然是不争的事实。12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40.2%,较去年同期29.6%的渗透率提升10.6个百分点,全年渗透率35.7%提升8.1个百分点。行业预计,2024年我国新能源渗透率将会达到40%~45%之间,破1000万辆应该不成问题。

而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PHEV车型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2023年,PHEV车型累计销量为275万辆,同比增长85%,远高于纯电动汽车22%的同比增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个人见解,这批保守型的燃油车消费者转向新能源阵型的第一步,会选购更加符合他们用车习惯的PHEV车型。

5年换车周期已至

乘联会认为,乘用车零售独立于其他消费品走强,主要是乘用车消费潜力大。比如说,2017年车市高增长的购车用户逐步进入换购周期,大家不妨留意一下身边的朋友是不是也差不多该换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电动车带来的家庭第二辆车的增购需求持续释放,加之乘用车普及率仅有千人195辆,潜在新购群体规模巨大,尤其是下沉市场,共同推动乘用车内需消费的持续增长。

我还留意到,去年的“MPV大年”确实也带动了MPV市场的增长,我印象中这应该是首次MPV增长率高于SUV。随着小鹏、理想等新势力进军MPV市场,这块宝地仍然有很多需求有待发掘。

说了这么多,一言以蔽之,电动化是带动我国汽车向上的火车头,无论这条轨道是通向出口还是内销。

至于2024年,行业预计中国汽车总销量将超过3100万辆,同比增长3%以上。其中,乘用车销量2680万辆,同比增长3%;商用车销量420万辆,同比增长4%。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150万辆,整体出口550万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说总体还是向上的,但增速都明显放缓了不少,尤其是出口业务,估计是预判到俄罗斯的需求会放缓。

外国投行:2024中国汽车将下行

相较于国内总体向上的预测,国际知名投行摩根士丹利却另有自己看法。根据1月7日发给投资者的一份研究报告,摩根士丹利对2024中国车市给出了如下判断:

一:中国乘用车全年销量按年跌2%至2550万辆;

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可达到42%,销量可按年增长21%至1070万辆;

三:中国汽车价格战在2024年不会终止,汽车平均售价再下跌5%至10%;

四:车厂研发开支和销售成本仍会上升,因此下调中国汽车行业盈利预期约16.4%,对OEM的平均收益预测比市场预期低7.8%,汽车零部件公司低5.7%,汽车经销商低26%,并调低大部分车股目标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摩根士丹利还表示:“我们的最新预测显示,到2024年,OEM的平均利润增长率为8.8%。”

言下之意,摩根史丹利只是降低了汽车行业的收入预期,并不是说主机厂会持续“增收不增利”,盈利还是会继续有所提升的,毕竟最近动力电池的成本已经大幅回落,只是价格战依然会把利润削弱,不过传统经销商能否盈利就真的难说了。

此外,摩根士丹利非常看好新势力们在2024年的表现。他们认为,具有智能驾驶、创新产品的车企可望跑出,尤为看好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和蔚来汽车,预测他们的收入增长率为78%。

在「蔚小理」当中,摩根士丹利特别看好理想汽车,将其目股价从此前的53美元上调至63美元(截稿前为32.3美元),并维持增持评级,说是看好其规模效益带动毛利率持续向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小鹏和蔚来则有所保留,将小鹏汽车从25.4美元下调至23.1美元(截稿前为12.4美元),将蔚来汽车从18.7美元下调至13美元(截稿前为7.4美元),但仍维持对这两家公司的“增持”评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传统OEM中,摩根士丹利比较看好广汽集团,而长城汽车就因电动车缺乏竞争力而被下调评级,北汽则被调为“减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让人想不到的是,去年刚破300万辆大关的比亚迪,评级较“蔚小理”低一级,仅获“与大市同步”评级,目标价由242港元调低至239港元(截稿前为212.4港元),原因是认为其销量增长、市佔率和汽车盈利已见周期顶部。实际上比亚迪的股票已经在200-250港元之间徘徊了一年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到股票,目前中国汽车股,尤其是新能源相关的股票已经是屡创新低,这显然是与实际表现相反的,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呢?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