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起云涌的中国近代史中,出现了许多英雄人物,为了建立新中国,这些英雄人物宵衣旰食呕心沥血,甚至有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55年,获得开国将帅这一称号的将领一共1048位,到了1964年,人数上升至1614人。

次年,我国取消军衔制,开国将帅的人数在之后的时间里没有大的变化。

生命终有尽时,时至今日,依然健在的开国将帅仅剩两人,一位刚满百岁,另一位则已经一百一十岁。

那么,这两位还健在的开国将帅分别是谁,他们是如何获得“开国将帅”这一称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扶之将军:有勇有谋的军事指挥员

第一位仍然健在的开国将帅是王扶之将军,他的经历十分励志,同时也是一名有勇有谋的军事指挥员。

王扶之,陕西绥德县人,1923年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

五岁以前,王扶之的生活过得相对平淡一些,虽然苦了点,但是还能够勉强度日。

五岁时,王扶之母亲意外去世,这对王扶之的家庭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母亲去世,意味着家庭少了一根坚实的支柱。

无奈之下,王扶之的父亲不得不放弃在家乡的工作,远赴延安投靠亲戚。

在亲戚的帮助下,王扶之的父亲在延安的一个地主家里找到了工作,此后一直在给这家地主干长工,也算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站稳脚跟后,王扶之的父亲就将王扶之还有王扶之的爷爷都接到了延安生活。

等到王扶之再长大一些的时候,王扶之就开始帮当地的富农放牛,赚取微薄的收入,以此减轻父亲的压力。

王扶之的父亲虽然没有接受过什么教育,但是他是个比较开明的人,知道读书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此,王扶之的父亲费尽心思,最后终于让孩子读上了书。

三年的时间里,王扶之学到的不少的知识,有了还算可以的文化底子。在那个教育水平普遍落后的时代,王扶之已经领先许多人了。

1935年,王扶之所在的村子来了一支红军队伍,这是王扶之第一次亲眼见到红军,红军的作为,让王扶之大受震动。

从前,王扶之也见过各式各样的军队,可是像红军这样为百姓做事,给穷苦百姓挑水、分粮食的军队,王扶之还是第一次见。

王扶之是穷苦出身,看到这样一支对穷苦百姓好的军队,焉能不动心?因此,年仅12岁的王扶之打算参加红军队伍。

不久后,王扶之找到了红军队伍的招兵负责人,表示要参加红军,并谎称自己已经十七岁。

负责招兵的红军战士看着略显稚嫩的王扶之,心中有些疑虑,这个孩子看上去似乎还小,根本不像十七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红军急需壮大队伍,且王扶之的神情十分坚定,因此负责招兵的红军战士也没有多过问,就这样,王扶之成功成为红军战士。

起初,王扶之被编入少共青年营,因为红军去缺乏武器弹药,所以王扶之根本分不到枪支,他的武器是梭镖。

在那个年代,梭镖是相当落后的武器,除了特定的环境,基本发挥不了什么作用。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十多岁的王扶之竟然用手中的梭镖,缴获了一支枪,这是相当不错的成绩。

1936年,红军决定大力培养测绘人才,鉴于王扶之有一些文化底子,因此上级将王扶之调到红二十五军学习测绘技术,之后在红十五军担任测绘员。

全面抗战爆发后,王扶之逐渐从一个技术人员转变为军事指挥员。王扶之跟随部队在多个省份和日军交战,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

抗日战争后期,王扶之已经是新四军第三师第十旅第一支队司令部的作战参谋,这段经历,对王扶之的成长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解放战争时期,王扶之已经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他跟随部队四处征战,多次立下大功,成为解放军的中流砥柱。

1949年,王扶之负责攻打天津,因为敌人的火力十分凶猛,所以这场战役打得异常艰辛,许多战士倒在了冲锋的途中。

在王扶之的指挥下,解放军最终完成了主攻任务,天津顺利解放。

1950年,抗美援朝战役爆发,王扶之随军征战,云山战役中,王扶之率领343团歼灭了美骑一师的一个连,成功完成了战斗任务。

整个战役期间,王扶之多次打败联合国军,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1955年,王扶之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王扶之晋升为少将,成为开国将帅的一员。

如今,王扶之将军刚满百岁,是仍然健在的两位开国将帅中的一个,希望王扶之将军能够健康长寿。

张力雄将军:全军军龄最长的开国将帅

第二位仍然健在的开国将帅是张力雄将军,他和王扶之将军一样,都是优秀的军事指挥员。

张力雄,福建人,1913年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很小的时候,张力雄就不得不去附近的镇子讨生活。

之后,张力雄一直在一个纸厂工作,因为年龄不够,所以张力雄被当作童工使用,拿着微薄的薪资,却干着又苦又累的活。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29年,这一年,一支红军队伍来到了张力雄的家乡,看到穷苦百姓缺衣少食时,红军决定开仓放粮,赈济穷苦百姓。

张力雄听说这件事后,马上放下手中的工作,想要看看这支为百姓着想的军队是什么样的。

见到红军队伍后,张力雄立刻就有了参加红军的想法,不过当时红军还没有招兵计划,张力雄只能耐心等待。

经过打听,张力雄决定先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积累一些革命经验,等到红军有了扩大队伍的计划时,再参加红军也不迟。

就这样,张力雄成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一员,随后跟随当地的共产党干部参加革命活动。因为表现出色,组织决定吸收张力雄为共产党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2年,张力雄终于等到了想要的结果。这一年,中央决定扩大红军队伍,并在张力雄的家乡招收红军战士。

张力雄得知这个消息后十分激动,立刻赶到征兵处登记,因为张力雄是共产党员,且有着一定的革命经验,所以很顺利地成为红军的一员。

鉴于张力雄没有文化底子,所以上级让张力雄先去红军开办的学校学习文化知识,等学成之后再参加战斗。

经过学习,张力雄掌握了一些常用的文化知识,不久后,上级便让张力雄担任红五军团一个机枪连的指导员。

土地革命时期,张力雄跟随部队多次和国民党部队作战,表现十分出色,经常冲在前面。

1936年,张力雄所在的部队接到命令,上级要求他们阻击国民党部队,为红军主力会师创造机会。

在这次战斗中,张力雄身先士卒,和战士们一起战斗在第一线。为了顺利完成任务,张力雄端起轻机枪和敌人作战。

等到战斗结束,张力雄发现自己心脏处的衣服破烂不堪,仔细查看,才发现原来是中弹了。

好在当时张力雄右胸的口袋中装着一个笔记本,加上这枚子弹击中张力雄时已经没有多少冲击力,所以张力雄才没有牺牲。

否则子弹直接击中心脏,以当时的医疗条件,基本无法救治的。

1937年,张力雄参加了高台战役,张力雄所在的部队负责阻击敌人,在这次战斗中,张力雄不幸负伤,左腿被子弹击中,行动不便。

但是张力雄没有下前线,而是一直坚持战斗。突围时,张力雄因为行动不便,不得已和大部队分开,藏在当地的农户的家里。

等到伤势稳定,张力雄就四处打听红五军团的消息,得知红五军团在这一战中全军覆没时,张力雄痛哭不已。

不久后,张力雄从悲痛中走了出来,然后找到了大部队。在组织的安排下,张力雄去了太行军区担任第七分区的政治部主任。

全面抗战时期,张力雄的表现一样出色,他配合太行军区司令员皮定均,指挥太行军区的战士们,狠狠地打击了侵略中国的日伪军。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张力雄依然和皮定均合作,多年的出生入死,使得二人结下了十分深厚的友谊,合作也更加默契。

解放战争爆发后,张力雄先后参加了中原突围、淮海战役等大型战役,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军事指挥员。

1955年,张力雄被授予大校军衔,之后,张力雄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所以在1961年晋升为少将,成为开国将帅的一员。

之后的许多年里,张力雄一直在为新中国的建设做贡献,直到退休后,张力雄依然没有忘记这件事情。

张力雄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多年来一直在为福建省上杭县的图书馆捐赠图书,即使身在病房,也依然记得这件事。

时至今日,张力雄将军已经一百一十岁,是仍然健在的两位开国将帅中的一个,而且是最长寿的。

希望张力雄将军能够保重身体,健康长寿。

参考资料:
《王扶之:有勇有谋的军事指挥员,从放牛娃到开国少将》 来源:红色文化网
《全军军龄最长!开国将军张力雄110岁了》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