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土耳其政府在1月2日表示,不会允许英国捐赠给乌克兰的两艘猎雷舰通过土方海峡前往黑海。土耳其总统府通信局在社交平台上发表消息,“我们的相关盟友已被及时告知,只要战争继续,英国捐赠给乌克兰的猎雷舰就不会被允许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进入黑海。”
土耳其声称,他们是依据1936年通过的《蒙特勒公约》做出了这个决定。《蒙特勒公约》保留了商船在和平时期和战争时期通过海峡的自由。同时,该条约将非黑海国家的军舰在黑海的逗留时间限制为三周。在紧急情况下,土耳其有权禁止或限制军队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并有权向通过海峡的船只收取灯塔费、疏散费和医疗费。
其实,这并不是土耳其第一次利用《蒙特勒公约》阻止军舰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了。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土方便多次发出警告,非黑海国家不要派军舰通过这些海峡。而因为土耳其政府的这个做法,引来了诸多支持乌克兰的西方国家的声讨。
土耳其在俄乌冲突中秉持“平衡中立”的立场。一方面,作为北约成员国,土耳其坚定支持乌克兰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承认俄罗斯拥有克里米亚。另一方面,土耳其与西方国家由于在某些方面的问题上产生了一些摩擦,所以与俄罗斯发展密切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土耳其在2022年3月2日的联合国大会第11次紧急特别会议投了赞成票,但土方并没有与大部分西方国家那样,对俄罗斯发起制裁,也没有利用《蒙特勒公约》关闭土耳其海峡,反而批评了西方对俄无差别制裁的行为。
从历史上看,就能明白土耳其为什么在俄乌冲突中扮演一个绝对中立的角色。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就已经处于持续衰落的过程中。对于奥斯曼土耳其来说,最危险的敌人莫过于来自北方大陆的沙皇俄国。因为沙俄一直谋求灭亡奥斯曼帝国,控制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但英国却极力反对沙俄入侵奥斯曼。
奥斯曼帝国看见有人和自己站在一起,就立刻抱上了英国的大腿,联合英国和法国,组建三国联军反攻沙皇俄国,打响克里米亚战争。这一仗直接把参战的三个国家打得几乎土崩瓦解。沙俄直接输掉了克里米亚战争,法兰西第二帝国也跟着垮台,奥斯曼土耳其更是奄奄一息,英国则成为了最大的赢家。与此同时,趁着英法两国投入克里米亚战争,普鲁士悄悄地完成了统一,建立起大德意志帝国,为接下来的一战埋下了伏笔。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奥斯曼土耳其加入了同盟国,一战最后的结果自然是协约国取得了胜利,奥斯曼土耳其也承受了十分巨大的战败后果,1920年4月22日,协约国邀请土耳其政府派出代表参加巴黎和会,经过数月的谈判,8月10日,土耳其与协约国在法国的色佛尔签订了《色佛尔条约》。
《色佛尔条约》的签订,让土耳其失去了大片领土,一次性损失了大约71.5%的国土面积,并被废除军队,规定其兵力不得超过4.5万人,不得拥有重型武器、海军和空军。同时,还需要给胜利国支付大量赔款。
由于一战的失败太过惨痛,吸取了教训的土耳其决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保持中立。二战期间土耳其总统伊诺努认为仅凭土耳其的实力,根本无法承受住世界大战的冲击,于是他便和列强们玩起了心眼,和英法签订互助条约,又与苏联和德国签署互不侵犯条约,相当于脚踏多只船,先和几位大哥商量好,我什么都不要,打起来的时候别把我扯进去就行。
但光是签订条约还不够,伊诺努利用土耳其有利的地理位置左右逢源,成为了各国拉拢的对象。在二战前期,德国的扩张速度是非常恐怖的,不过德国人觉得土耳其那片地方不好,况且还要集结兵力进攻苏联,就没有动土耳其的意思。再加上伊诺努嘴巴很甜,总是力挺德国,表示今后一定会加入轴心国云云,现在也会大力支持德国,为德国鞍前马后。在德军与苏军交战的时候,伊诺努甚至在苏联和土耳其的边境集结了大量军队,表示自己很快就会参战帮助德国,让大哥放心打,背后交给我,向德国人展示出自己的“拳拳之心”。
但德国偏偏就在苏联上吃了败仗,日本此时又偏偏轰炸了珍珠港,把美国也拉入了二战。伊诺努一看,发现轴心国好像不太行了,便开始跟丘吉尔和罗斯福眉来眼去。但还得是伊诺努心眼多,这个时候还在和德国保持暧昧,没有直接给德国人上脸色。1945年,在同盟国和轴心国两大阵营走钢丝的土耳其看到德国已经奄奄一息时,伊诺努果断与德国人翻脸,断交宣战一气呵成,土耳其就这么挤进了二战的战胜国中。
土耳其在二战中保持中立,不仅没有一点损失,反而还得到大量好处。作为一个精明的斡旋者,土耳其在俄乌冲突中没有选择站边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而正是因为一战付出的惨痛代价,才让土耳其了解到战争实际上没有一丝好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默默发展,才是国家能够长久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