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5月21日,面对来势汹汹的美军,彭总凭借几十年的血战经验和职业敏感性果断命令参加第五次战役的志愿军各部从三八线以南全线后撤。

就在志愿军后撤的同时,摆脱麦克阿瑟指挥的李奇微已经晋升“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与麦克阿瑟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善于研究对手的缺点,多次战斗使他很快发现志愿军最大的劣势就是后勤补给严重跟不上前线部队的消耗。

因此他比志愿军提前一天调集几十万“联合国军”进攻早已粮弹两缺的志愿军。李奇微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将我志愿军主力三个兵团全歼在三八线以南。职业的敏感使彭总和李奇微两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盯住了一个叫铁原的地方。那么双方最高军事指挥官为什么同时盯上铁原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彭总

笔者查找资料发现,原因有几点,供各位研读,分析,以纪念最可爱的人。

一.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但是投入第五次战役的志愿军各部,所携带的武器弹药都已经告急,而且由于战线拉得非常长,造成后勤补给困难重重,再加上美机牢牢控制着制空权。

志愿军后勤补给公路,铁路,桥梁随时都有可能被美机狂轰乱炸,电影《金刚川》再现了当年的志愿军后勤部队抗击美机轰炸的情景,在这样的背景下志愿军各部退回三八线以北,但是在撤退过程中有一个必经之地铁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 铁原它处于朝鲜半岛的“肚脐眼”部位,南北之间有4条公路,3条铁路在此处交汇,分别通向汉城,元山以及金刚山,道路纵横交错,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是朝鲜半岛最具战略意义的地方,被称为“铁三角”,这里山岭相连,数座高山形成遥相呼应的阵型,巍然耸立。

占领这里便可以毫无遮拦地向北俯视,是美军继续北进的绝好冲击地,无论是从防御还是从进攻的角度来说,占领铁原,进可攻,退可守,是任何一个军事家都会不惜一切代价都要夺取的地方。

三. 铁原这个地方是志愿军军事,粮草和医疗等物资的集散地,小到一个碗筷,大到坦克等重要军事物资都集中在这里,如果美军占领这里,志愿军将面临弹尽粮绝的危险境地,按照美军的性格必将付之一炬。

即便志愿军有强大的战斗意志也无可奈何。美军围攻参加第五次战役的志愿军各部的计划就会得逞。电影《跨过鸭绿江》面有关铁原阻击战其中有一个片断:毛主席说如果美军占领了铁源,我军休矣!

四. 如果美军占领铁原,除了参加五次战役的志愿军外的其它部队也将会被美军缠住,想撤也撤不了,想进也进不了。可谓进退两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志愿军总部彭德怀和邓华等将领反复研究,最终发现只能让第63军出兵阻击。

因为63军离铁原最近,虽然63军此时因为在东部参战损失不小,自仍有2.5万人马,但实力尚且可一战,63军军长傅崇碧,政委龙道权,下辖第187、第188、第189三个师。彭总亲自给63军下达坚持15天的命令。

当时63军唯一拿得出手的只有200门基础性的火炮,而美军不仅有1300门重火炮,150辆坦克,而且有接近6万人,是63军的近3倍。关键是美军还有空中支援。美军的这些优势显然是63军无法相比的。特别是189师,打得异常惨烈,美军的“三板斧”就是先用飞机轰炸。

然后坦克收拾残局,步兵紧跟。189师长蔡长元为了应对和迟滞美军的进攻,采取“犯兵家大忌”的策略,因为对于任何一个指挥官都会集中优势兵力,但是蔡长元却反其道而行,把兵力撒开,分散兵力。

这样志愿军伤亡大大减少。同时可以造成美军的伤亡。在整个阻击战中,只见我志愿军战士数次与敌人拼刺刀,有的拿炸药包与敌坦克同归于尽的,也有身负重伤不下火线仍然坚持与美军反复争夺阵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12天的激战,美军仍未突破第63军防御阵地。全军将士顽强抗击联合国军5万人的轮番进攻,共毙伤美军1.5万余人。

把数万敌人挡在了铁原之外,完成彭总交给的阻击任务,彻底粉碎了美军快速占领铁原、摧毁志愿军后方基地和交通线的企图。这次战役中,63军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年,士兵,班排长牺牲,连长,营长顶上,军长傅崇碧也在这场战斗中身负重伤。

傅崇碧在手术台上被抢救醒后,向彭总要兵,后来彭总一次给63军补足2万新兵。正应那句大无畏的英雄诗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正是有了那些无名英雄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才换来的今天幸福生活,珍惜,怀念他们,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