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为什么会得癌症。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有人说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人类的平均年龄也就二、三十岁,所以出厂设置和质保时间有限。但人类平均寿命的增长让身体零部件超越了使用界限,于是就有了不受控制的癌细胞作为意外降临。也有人说,成年人每天身体里大约会有200亿个细胞根据指令凋亡死去,但总有些细胞,不甘于命运的束缚,通过抗争,终于挣脱枷锁、逃离死亡。而肿瘤就是它们聚集在一起,对抗命运的集合。但抛开感情和演绎,癌症的根本就是一群因为基因突变,获得了无限分裂增殖能力的肿瘤细胞,在骗过了人体免疫系统后,和原本的身体抢地盘、抢资源,最终落得个两败俱伤、同归于尽。

从1971年人类正式向癌症宣战起,已经过去了五十多年的时间,我们虽然没能填平攻克癌症这道鸿沟,但科技的进步已经切切实实地帮我们找到了有希望渡过这道天堑的桥头堡。免疫治疗是近年来的第一道曙光。无论是通过抑制免疫检查点,让被癌细胞催眠后呼呼大睡的免疫系统重新爬起来干活,还是通过基因工程手段人工改造T细胞去刺杀特定种类的癌细胞,亦或是开发T细胞受体和天然杀伤(NK系列)细胞新疗法,都让癌症治疗的前景变得越来越乐观。

而癌症疫苗的研发和投入使用,更让我们第一次有底气宣布要在全球范围内消灭一种癌症。分子靶向治疗是另一条威力巨大的技术路线。它既可以精确制导,准确率高、副作用小地解决某种具有特定突变的癌症;也能盯准癌症发展的共性问题,去抑制肿瘤血管生长、截断肿瘤细胞的信号传递、克服肿瘤耐药性难题。最关键的是,免疫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并非两条平行线,它们可以联合,也可以在不同的阶段各自精彩,为患者带来最小的伤害和最大的帮助。而除了这些第一线的战士,大量的辅助力量也在茁壮成长!

液体活检技术,能够通过血液检测快速发现癌症早期征兆及其亚型,做到及早干预、精准施治;对于手术做得干不干净,癌症是否有复发迹象,液体活检同样可以给出权威解答。基因编辑技术,给了我们重新修复基因,让癌细胞改邪归正的机会;而如果我们编辑改造的对象变成了免疫细胞,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建立起一支抗癌快速部队,悄无声息潜入敌后,把癌细胞清除得干干净净。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提供的理解、归纳、整合能力,让我们有希望将全世界几十年来积累的有关癌症的知识和发现彻底整合在一起,正确分析患者的每一份检查报告和影像资料,然后为每一位患者制定出真正有效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当然,人工智能的介入还能极大地加速新药物的研发以及新癌症标志物的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我们对肠道微生物的了解,也在拓展我们干预癌症的手段。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肠道微生物和食管癌、胃癌、大肠癌这些消化系统癌症之间关系密切,而且微生物群落可以通过影响宿主免疫系统干预癌症治疗进程。

所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我们其实完全有希望取得预防癌症和治疗癌症的双重功效。我一直认为,攻克癌症是本世纪医学领域最大的研究课题;而这件事对人类的意义,很有可能和发现微生物还有抗生素一样重要。正是上个世纪抗生素的发现和使用,让人类寿命大幅度提升了将近一倍;而一旦我们有能力解决癌症,人类的平均健康寿命将有希望逐渐逼近基因限定的极值;而人类社会、人类文明,必将因此开启新的篇章。我是一个乐观的技术派,始终坚信,只要谨守理智,技术的发展,一定能为人类健康带来更大帮助!我是李旭,为您解读科学奥秘!

参考文献:北岸凯洛格癌症中心blog.yerbba.com/targeted-drugs-for-metastatic-breast-cancer-full-list-2020/frontlinegenomics.com/new-ai-tool-could-predict-lung-cancer-recur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