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铁路基层站段中,如果相关管理人员想要对属下某个行车一线职工进行考核扣款,估计这个职工基本上是难以避免的。因为考核的方式方法很多,其中,既有正规和按部就班的,也不乏非正常和弄虚作假的,任何职工都很难全身而退。那么,究竟通过哪些途径和方式进行考核扣款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检查工作。

一般情况下,通过检查工作对职工进行考核扣款是最多的方式方法。检查工作主要包括对规写实、跟车添乘等情况。

对照几十页内容的小册子中的所有作业程序和作业标准,逐项检查。相关职工面对项目繁多的呼唤用语和动作规范,全部滴水不漏地面面俱到绝非易事。稍微出现一些疏漏和瑕疵,便乖乖地束手就擒。诸如:简化作业程序、动作不规范、用语不标准等问题,就会立刻出现在相关管理人员的考核记录簿上。当然,如果你的工作过程非常到位,被考核扣款的几率自然会远远地低于其他职工。

经过多年的锤炼,在一线行车职工中也不乏一些无隙可乘、无懈可击的标准化高手,甚至可以在对规考核中达到满分。但是,在进一步深入的检查过程中,便显得疲于应付。行车日志、交接班记录、司机手册填写,在列车制动机试验过程中所记录的充风、排风、保压时间是否与实际完全吻合?行车揭示的消记是否及时准确?机车动力间的相关管路是否存在漏泄污渍?……

如果继续过关,那么绝对会在最后的压轴戏中不堪一击。职场的卫生死角里,总会有一些烟头、纸屑、灰尘吧?相关备品,比如水杯、饭盒用完后,不一定能够及时摆放归位吧?一些设备零部件背面放置的微小"检"字牌,不一定能够全部发现吧?

对于相关管理人员来说,各种问题的对号入座,无异于信手拈来、游刃有余,得来全不费功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暗中抽查。

相对于面对面的公开检查而言,埋伏在中间车站、线路区间及职场旁边阴暗角落中的暗中抽查,更是令人措手不及、防不胜防。挖坑、下套、假设、挂牌、遮挡信号、区间检字牌等各种各样的钓鱼执法五花八门、花样繁多。纵使你小心翼翼、谨小慎微,进行十二分的提防,恐怕也会无济于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调阅文件。

视频监控系统、音视频工作记录仪、铁路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列车安全运行监控记录装置(LKJ)、机车车载安全防护系统(6A)、机车司机室内的虹膜实时探测装置、列车无线调度通讯设备(CIR)、录音笔等各种监控记录设备 ,既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防护设施,同时,也是管理人员查找职工问题的得力工具。所有作业职工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每一个细节都会在文件回放中一览无余、一清二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业务考试。

除了工作之外,铁路行车职工日常最多的任务就是考试。月考、季度考、半年考、年考、规章、防汛、防寒、防暑降温、消防、人身安全、技规、行规、事规、操规、调规、站细、应急处理、非正常行车、电气化区段、达标验收……种类繁多、林林总总。其中,既有笔试的,又有电脑答题的,还有背诵、模拟的,最多的时候,甚至一天需要参加三次考试。每一次的成绩不合格,或者抄袭作弊和交头接耳等不良行为,都有可能会遭致考核扣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抽问问题。

如果说业务考试是站段、车间统一组织的对职工有计划的活动项目,那么,抽问问题无疑是相关管理人员个人的随机行为。有时候,一些相关领导干部会突然出现在某个行车职工面前,出其不意地提问几个问题。或是兄弟站段的事故通报;或是近期工作的注意事项;或是局、段方面的最新规定;或是一些不常用到的规章制度、标准、数据、参数……如果当事人对其中的某项回答不准确、不完整,经济损失当然是不可避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六,捆绑工资。

很多单位每月从每名职工的岗位工资中,抽出几千元钱。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确定相应的分配系数,与实际的工作时间、工作质量等指标相挂钩,实行绩效考核。从而使有的职工可以增加一定数量的收入。相反,有的职工则会减少很多收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七,班组评比。

在铁路基层站段的生产车间中,一般都设有若干个自控班组。车间每个月都要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对所有的自控班组进行综合评定。评比共分为一、二、三等及等外四个等级,二等班组基本上能够保本,一等班组能够额外多得到一定的绩效工资,而三等班组则会相应地减少,等外班组的损失最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八,轮流考核。

在一些铁路基层站段中,很多的班组、工区、中间车站、机车队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叫作"轮流考核"。每间隔一定的时间,每个职工都会在自己没有任何问题的情况下,被考核扣款一次。周而复始、循环不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九,乞讨赊账。

"这个月我没有完成考核指标,暂时用你凑个数。"

"我今天在车站蹲了一夜的坑,没有发现任何问题,无法回去交差。先给你编造一个比较轻微的问题,以后有条件时,再给你找回来。"

乞讨和赊账是一些没有完成考核指标的管理人员最常见的手段,依靠自己的脸面应付差使、蒙混过关。毫无疑问,黔驴技穷这个成语,是这些人最贴切的形象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巧立名目。

对于考核扣款问题的种类和标准,每个铁路基层站段都有非常明确的规定。什么样的行为构成违章违纪问题?哪一种问题,应该定性为哪一类的标准?应该扣款多少钱?一目了然、简单明了。但是很多基层管理人员经常自以为是地将自己认为是问题的,统统都随便地定为考核扣款内容,而不管站段有无规定。甚至还有的个别管理人员擅自以提级处理、加倍处理为借口,随意增加扣款金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一,随意编造。

按照规定,相关管理人员对职工进行考核扣款时,必须要及时通知当事人。然而有的管理人员往往总是偷偷地编造虚假问题,并且瞒着对方对其发牌出票。有时做得天衣无缝,对方一直蒙在鼓里,始终没有发现;有时,即使当事人发现不对头,但是也不敢轻易得罪领导而据理力争,只能选择忍气吞声;还有时,一旦被当事人在发工资时觉得收入减少很多而偶然发现,下定决心找到自己时,相关管理人员早已经提前准备好了"太极推手"般的应对措施。或者以"当时工作太忙忘记告诉你了。"为借口;或者施展巧舌如簧的功夫花言巧语:"放心,我不会亏待你的,以后保证找机会给你补回来。"从而,轻而易举地从容应对,敷衍了事。

广大的读者朋友们,您还知道有哪些可能导致职工遭受考核扣款的情况吗?欢迎评论区留言及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