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楼梦》里的一众女子里,最适合做媳妇的,当数贾探春,以及王熙凤的两个丫鬟,林红玉,跟平儿。如果让我选择,我肯定选林红玉,讲究个门当户对。

如果给贾宝玉选媳妇,我数来数去,我跟贾母的观点一致,肯定是薛宝钗莫属。

究其原因在于,薛宝钗做事有分寸,情商在线。相比于王熙凤的泼辣,薛宝钗多了份温婉。相比于林黛玉的自我,薛宝钗多了份精明。

奈何,宝二爷是个性情中人。如果贾府一直兴盛,选林黛玉也行。奈何,贾母已经知道贾府开始衰败了,需要一个内外兼修的女主人,才是当务之急。

有人读红楼梦是读情爱故事,有人是读命运无常。我读的却是人情世故。比如,我最喜欢的两个角色,一个是人间清醒林红玉,另一个是难得糊涂刘姥姥。如果非要选第三个,那自然是薛宝钗。[停顿0.8秒]

这个薛宝钗真有那么好吗?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如果她跟林黛玉比,确实有她的过人之处。

讲个事例,看诸位道友会不会跟我做一样的选择。

有人觉得薛宝钗和林黛玉是情敌。

如果论起来的话,大观园里的女子们大都是情敌,因为宝二爷都喜欢。比如,书中就提到了一个细节:宝玉看着宝钗雪白的一段酥臂,不觉动了心,但他此时仍然想的是黛玉。

那么薛宝钗对贾宝玉有感情吗?自然也是有的。比如,贾宝玉被他父亲打了一顿,薛宝钗忍住了说“心疼”二字,又不觉眼圈微红,低头不语。这一份温婉最让人怜惜。

薛宝钗知道,她跟宝二爷的“金玉良缘”中间,隔着一个“木石良缘”。理论上,她跟林黛玉是情敌关系。

但是,薛宝钗的表现却更像是把脆弱的林黛玉当成了妹妹。正当贾宝玉不知道如何平衡二人的关系时,薛宝钗却早已经通过高情商跟林黛玉成了闺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是怎么做到的呢。这话还要从贾母设宴招待刘姥姥说起,为了活跃气氛,一众才子佳人就开始行酒令。林黛玉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了《西厢记》里的“良辰美景奈何天”。这让薛宝钗一惊。因为古时候,情爱小说是禁止大家闺秀阅读的。

这不难理解,就像现在的家长也不允许孩子过早的阅读言情小说。

如果薛宝钗像王熙凤那样的嫉恶如仇,肯定是要借题发挥,给林黛玉身上泼一盆脏水的。

可是,薛宝钗没有。她先是诧异,接着忍住不说话。有人说薛宝钗有城府,阿信是认同的,但薛宝钗是善意的城府。

比如,她懂得一个最基本的常识,说话要看时候,要选地方。在对的时候,对的地方,才能说对的话。

这是我们很多道友缺乏的素养,首先心里藏不住话。其次说话不看时候。再其次,说话不挑地方,不讲方法。结果,自己明明是一片好心,却轻而易举的把人给得罪了。

薛宝钗是个有耐心的人,等宴会结束,送走了客人。隔了一天,方才独自一人找到林黛玉。

这时候,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如何在不得罪人的前提下,给一个关系一般的人提建议。

薛宝钗选择了半开玩笑的方式。她跟林黛玉说,你跪下,我要审你。

见林黛玉笑了,她才开始敲打道:你一个大家闺秀,昨天的行酒令说了些什么?

薛宝钗即便到这里也没有点破,她让林黛玉自己想,充分的给别人面子。

林黛玉这才想起了自己有失检点,居然当众提到了《西厢记》。这个逻辑也不难理解,如果你在正式场合里提到《金瓶梅》,虽然也没错,但总是会让人浮想联翩。

林黛玉这才慌了,羞得满脸通红,忙哀求薛宝钗不要跟别人说。这时候,薛宝钗终于放出了一个史诗级的大招,艺术成分有三四层楼那么高,一句话就拉近了,她跟林黛玉的关系,阿信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薛宝钗说:其实我也偷看过。

一瞬间,两个人就同频了。如果仅仅如此,薛宝钗的情商只能算是还行,不能算是优秀。她铺垫了那么久,其实就是为了给林黛玉一个善意的建议。所谓共情也好,同频也罢,无非是为了拉近关系,然后再建言献策。这让我想起了鬼谷子说过的一句话: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如果双方不能同频就去做某事,一定会事与愿违。

见火候到了,薛宝钗方才友情提醒,她说:男人读书如果不明理,还不如不读,反而把自己给耽误了。世人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按理说我们做做针织女红就罢了,可是我们偏又识字。既然识字,选些正经书读也好。最怕读多了杂书,影响了自己就不好了。

窃以为,薛宝钗的这番忠告,对我们也是有用的,读书应该多读些正经的书籍,学些知识,懂些道理总是好的。可是,你有没有发现,更多人热衷于阅读一些杂书,结果把自己学杂了,把歪理当正理,把别人的信口雌黄当成了至理名言,反而耽误了自己。

至于阿信的这番推心置腹的话有没有触动到你,我不知道。反正林黛玉是服气的,从此把薛姑娘的称呼换成了宝姐姐。其实,林黛玉伤春悲秋的性格又何尝不是受言情小说的影响呢?人们常说,图书是人类的朋友。阿信以为,好书是好朋友,坏书是坏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到这里,薛宝钗就可以退场了。阿信从这个事例中,想起了非常经典的沟通四部曲,定能给诸位道友一些启发:

第一,观察,在沟通时陈述客观事实,不带个人的主观意见和情感。如果太急着表明立场就容易造成对立。

第二,感受,表达出自己对事件的真实情绪和感受,同时寻找情感共鸣,让对方理解我们的感受。

第三,需求,尽量明确的说清楚自己的需要,可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说清楚前因后果和利害关系,让对方知道为什么我们会有需求。

第四,请求。请求并不是命令,我们需要清晰,具体,正向的请求对方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建立执行路径,避免造成误解。

完成以上四部就完成了非暴力沟通。奈何,这世上的人,往往缺乏沟通意识,热衷暴力沟通,结果一开口就得罪人。你有没有发现,越会说话的人,情商越高。其实,

所谓情商高,就是说话做事让人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