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会理会议上,对彭德怀说了重话
胡杨观史
2024-01-19 18:35山东
渡过金沙江后,积攒了一箩筐怨气的林彪,等于憋不住了。
他在一封写给中央的信中说道:”毛泽东指挥部队不合适,建议换一个人指挥,以改变目前的困境。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几个军委负责人不要直接指挥军队,前线指挥最好叫彭德怀负责。
“林彪的这一封信送出去后,因为年纪小,自己只被斥责了几句没受什么影响,却将另两个大人物害惨了。
我一直认为,长征最大的意义就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次又一次的对抗,最终确立巩固了毛在中央的领导地位。
所以在长征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关注的就是教员在中央地位的变化情况,而这篇文章要讲的就是这件事。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在中央的领导地位,恢复他部分军事指挥权,为啥是部分呢?自打博古等人在赣南会议上,剥夺了毛的军事指挥权后,此后军事问题就跟他不沾边了,毛就专门从事政府和经济方面的工作。
一直到黎平会议,博古被取消了独断专权的地位,毛才重新恢复了军事建议权。对,可以建议,但没有直接指挥权。
就是说,中央允许毛谈论军事问题,也可以看相应级别的军事情报,参加军事会议对军情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中央也会参考他的意见,但毛无权下达具体的军事命令。
教员的思路能不能贯彻下去,完全看他能不能说服其他人。猴场会议后,李德彻底下台。
中央重新恢复并确立了中央集体领导军事的制度,就是说军事问题,大家投票决定,谁都不能独断专权,得少数服从多数。这是被李德搞出的后遗症。矫枉过正了。
但这样的军事指挥制度有很大的问题,不懂军事问题的人也参与讨论决定军事问题,很明显有问题。
而且全体委员举手表决一致通过后,才能下达军事命令的制度,在和平时期还能发挥点效用,但在军情环境十分复杂的战略撤退时还搞这个制度,就容易延误战机,犯错误拖后腿。
一直到二渡赤水后,这样的局势才有了转变。当时毛和其他委员们因为打鼓新场的问题,发生了严重分歧。
二渡赤水后,中央一开始是想打鲁班场的,因为鲁班场西北方向18公里左右是赤水河边重要的渡口——茅台镇、西北方向15公里处是当时的仁怀县,向南约30公里是打鼓新场。
而且鲁班场附近有两条重要的公路穿过,一条是通往赤水河重要的渡口茅台镇——茅坛公路,另一条是茅台镇通往打鼓新场(金沙县)的运盐古道。
鲁班场是交通枢纽,离渡口还很近,进可攻退可守,是军事要地,所以红军不管是想建立根据地也好,还是想留退路,都得把鲁班场打下来。
但鲁班场的守将是周浑元,他是老蒋的嫡系,实力够硬,定性够足,不管红军怎么引诱他就是不出门,等不及的林彪等人就提议改打打鼓新场。
打鼓新场的守军比较弱,当时镇守打鼓新场的是王家烈老婆的侄子万式炯,瞅这家伙浓眉大眼的样,一看就很好打。
但毛坚决反对,毛的理由是打鼓新场的确很好打,但也仅仅是好打而已,关键是打下来有什么用?
不仅打下来没用,打鼓新场这个地方还可能是老蒋的陷阱,红军一旦陷进去就全完了。
所以教员坚决反对,一开始反对无效,后来可能是出现了新情报,佐证了毛的观点,周采纳了毛的建议,并说服了其他委员,最后临时决定改打鲁班场。
鲁班场自然没打下来,但进攻周浑元,也给了红军三渡赤水的机会。
因为这事,教员的军事能力得到了其他委员的进一步认可,毛在中央的军事地位也有了提升。
然后就有了三渡赤水成立军事三人团的事,毛是成员之一,拿到了军事指挥权(实际上的,名义上周是最终决策人)。
这才有了四渡赤水,佯攻贵阳直插云南,兵临昆明巧渡金沙江等一系列精彩至极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