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断言董宇辉已经成为“划时代”的人物,肯定很多人觉得言过其实,就在前几天还有经济学家称他为“带货的小商人”,认为他不配去大学演讲。

其实,刘备也曾经是个卖草鞋的,可口可乐最初也不过是个卖甜水的,1939年的德国军事行动,不过被看成局部边界冲突,甚至彻底改变20世纪世界格局的力量,也是从星火开始燎原。

要评价当下发生的事件,往往需要一个时间差,待尘埃落定,事实明朗甚至盖棺论定。

然而,看过2024年1月9日“与辉同行”的首播,“划时代”的感觉越发鲜明了。

惊人的数字和现象

首次直播,粉丝数就突破700万,直播点赞数突破11亿。

晚上7时50分左右,直播间还在唱歌热场,还没有正式开始带货,就冲上了某音带货榜第一,而且是断崖式领先对手。纯粹是:热热身就金牌到手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俞老师来到直播间,拿起羊排开始试吃,俞老师跟宇辉一边闲聊着,一边有一搭无一搭地说了几句澳洲、羊排的话题,俞老师才开始啃第二块羊排,嘴上的油还在闪亮,导播在旁边说:卖完了。

据媒体报道,与辉同行一度在线人数达到380万,这是否是峰值还不好说。

当晚董宇辉讲书也出现了走货比动嘴快的局面,即便他语速较快,但还没等到说完书评,书就会断货。

开播三小时,销售额突破1.5亿。

这些实绩是在什么条件下实现的呢?

为了让各位主播露脸,直播间花费大量时间穿插了歌曲串烧表演、魔术乐器等才艺展示、9轮抽奖活动,而且主播还时不时“劝退”:要理性消费,不需要的别买。

如果把这些非带货时间抛出去,这场直播带货的效率就更惊人了。

按照常识,这个体量的流量应该不是买流的效果,买流往往用于破冰阶段,这样如火如荼的场面,买流完全没必要且不划算。

近期东方甄选直播间董宇辉很少出现,不少人还以为“去董化”就要实现,东方小孙一出场自带“10万+”效果,不少人开始以为平台已经不挑人了。

直到“与辉同行”首播,把东方小孙的数据碾成尘埃,小别之后的董宇辉,反而呈现出报复式的“饥饿营销”效果。

就此一战,董宇辉彻底证明了自己的品牌价值,这是史无前例的商业现象和传播奇迹,董宇辉只要露脸,就相当于播放超级大片。

董宇辉又开始讲小作文了,现在换任何一个小编也不敢说,这种体量是自己的功劳了。

仅热场阶段,耍宝半小时,就能涨粉40万,真得请出冯小刚问一句:还有谁?

不同以往的逻辑

如果把销量惊人的主播看作一类现象,那董宇辉显然不是开山鼻祖。

早期的李佳琪、薇雅也曾叱咤直播界,如今的小杨哥风头不减,但今天的董宇辉与初代带货网红相比,已经有了明显的不同。

以往的带货主播,基本上是卖什么吆喝什么,其个人IP的打造,往往还要借助直播间之外的宣传,譬如营销号、综艺节目的助推,看上去链路直接而简单,他们的个人形象,也确实更接近于“商人”。

董宇辉的火爆,却主要依赖直播间的“金句”,甚至是一些自然流淌的临场反应;让董宇辉出名的那些视频片段,往往还不是对商品简单的介绍,而是与商品关联度不高的情怀输出和才华展露。董宇辉吸引大众的人格底色,并非“商人”,而是“文化人”。

董宇辉带货的主要商品内容还是农产品,在董宇辉之前,并没有哪位主播能意识到这类商品能与中国传统文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通识产生如此紧密的联系,并真正深挖其中的“情怀”。

以往的头部主播,主打的个人特色还是“努力卖货”的积极性,以及个人消费的精致感,并且将自身形象作为消费品的标杆,呈现的一种底层逻辑是:想像我一样精致,就买我的货物;如果带货内容是一些与精致生活概念关联度不高的商品,他们就会主打一个“全网最低价”噱头,号称以强大的渠道优势“把价格打下来”了。这些主播说白了就是卖货场景和卖货逻辑的“线上化”,个人IP服从于商品属性,主播个人是从属于"物质世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到了董宇辉时代,其个人吸引力的作用已经远超“精致”和“低价”这些商品属性,大家更感兴趣的是这个人,人的属性彻底高过了物的属性,却凝聚了更大的商流。

董宇辉在接受访谈时多次提到那个突然崛起的夜晚,几千人在线却无人下单,董宇辉干脆放弃介绍商品,转而与在线观众交心,从“你为什么还没睡”开始,聊到了人生的无奈和抗争。

而那些文采斐然的小作文,更成为董宇辉身上最闪亮的标签,大众的关注点从“物质世界”转移到了“精神世界”,从无灵魂的货物转向了内心充盈的主播,进而实现主播与观众的情感连接,从“卖货”逻辑上荡开一笔,反而成就了最成功的“卖货”行为。

从“人从属于物”,到“物从属于人”,董宇辉靠自己鲜明的特色,催生了新的带货逻辑,并成为这种新逻辑的奠基人。

微观和宏观的契机

在1月9日的直播间里,俞敏洪与董宇辉聊起了“与辉同行”工作室成立的契机问题。俞老师说,如果没有那次人尽皆知的舆情,“与辉同行”品牌的成立不会这么快这么坚决,而董宇辉自己也承认,他面对汹涌澎湃的舆论,自己并没有做好准备。

新闻事件给大众带来了强烈的情感代入,使得董宇辉获得了超过以往的期待,而新东方一些内部管理的问题,也借此机会,名正言顺众望所归一般进行了一次“刮骨疗毒”。

新闻事件成为大众关注力的指引,这样的契机确实是可遇而不可求,与辉同行首战大捷,证明了这种契机的重要性。俞敏洪和董宇辉对契机的把握也十分成功。

【参考链接】心有权谋腕如铁,公鸡一唱天下白

从宏观的时代背景来看,董宇辉的横空出世,也确实处于最佳的时间节点上。

早期的“展示型”带货主播,经历了野蛮生长和问题的暴露,倒逼政策的完善,使得董宇辉可以充分吸取教训、精准阅读直播带货的发展逻辑;几年疫情以及大变局的冲击,让大众有了对消费主义的充分反思,大家都在重建内心秩序,加深了对传统文化和生活意义的思考;新东方在培训业务遭遇不顺的情况下,依然充分履行社会责任,为“新东方”品牌的口碑延续做出了巨大努力;我国互联网行业经过多年发展,积累了巨大的工程师红利和快递小哥红利,产业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已经为直播带货打造了足够的“带宽”,使得信息流、物流和商流三流合一,直达产业裂变的结合点。

在最合适的时代,出现了董宇辉这样一个最合适的人,于是,现象级的发展步步推进,天人合一,气通寰宇,独享星辉。

可复制?不可复制?

东方甄选部分管理者在上次舆情中表露的最核心认知就是:平台最重要,主播可复制;以为董宇辉的成功很偶然,谁上都行。因此,他将流量超级集中的”马太效应“总结为”饭圈文化“,在评估主播价值以及是否围绕主播个人IP建立发展业态这些问题上,产生了明显的误判。

而俞敏洪在”合体直播“之后的内部会议上,统一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当一个超级主播出现后,大部分的流量都跟随着个人,我们的整个发展模式也建立在这一点上,这时候我们不得不接受,公司是给他个人打工的,只能搭建新平台并迅速组合资源,将他作为资源的核心。

对董宇辉个人商业价值的认识,也就是,他到底是可替代的还是不可替代的,一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

社会上显然有一种低看董宇辉的声音。其中较早引起关注的是某网红离职教授,他说董宇辉也就是八九十年代的读者文摘水平,仅仅是”不丢人“而已,不是一个说不得的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其实隐含着董宇辉可复制可替代的论点,毕竟读者文摘谁都会读,稍有文化的人可以信手拈来,给他储教授一个平台,也会富可敌国。

东方小孙公开在直播间评议董宇辉,说他也没读这么多书,就是看看书评,侃侃而谈,昙花一现。

大众也有类似声音,认为董宇辉讲的问题并没有特别的深度,甚至缺乏实际用处,只是把每个人都能理解的情绪比较顺畅地总结出来而已。

董宇辉爆火之后,想模仿或者复制他的人可太多了,竞业公司就有不少要接住”泼天富贵“的冲动,找几个主播,带着很多刻意的痕迹,去讲诗词、地理、文学、哲学。

事实证明,另一个董宇辉没有出现,甚至连出现的苗头都没有。底色柔和、不温不火、强说新词的沦为了”董嫂“,观点犀利命名”铁公鸡“的又锋芒太盛,老成持重者不够有趣,年轻冲动的已经失控”走了火“,读书多的开始”掉书袋“,读书少的又过于浅白。就连董宇辉的大领导,合体直播时,跟董宇辉相比,其表达也显得十分凌乱。

太多人想模仿,但无人能超越,这也证明了,只要出镜就是百万人围观的董宇辉,能在持续输出中被无数人录屏,拿着放大镜一帧帧研究,却始终保持着”趣味、深度、柔和、灵动“这极其微妙的平衡感,他必然有非常独特的内核。

文化的本来内涵就是”以文化人“,能让人听懂是个基本要求,长时间直播难以精细彩排,长期的输出最终袒露的是深层的灵魂。

一个人说一两句金句并不难,难的是,几乎连轴转地输出,动辄数个小时不停,突发情况随时而来,需要时刻与外界保持互动,在这样长期的考验之下,保持稳定的吸引力就十分困难了。

看上去,每一句都随意,实则每一句都精准,这才是核心所在。拉长时间线,董宇辉几乎没有替代品,难以复制。东方小孙刚刚因为摔手机挨了一顿剋,一不小心上播了又开会,他用自己的亲身实验,证明了他与董宇辉的差距,这个差距来自于内核,而不是一词一句、一举手一投足。

直播间不断刷新人们认知的在线人数和成交额,也基本明确了”线上带货“这种新业态的合理性。

在董宇辉之前,很多人抱怨网购冲击了实体店,对三五个人的直播间卖货体量碾压实体店十分不满,甚至将直播带货看作危及经济根本的毒瘤,而之前那些真正昙花一现的超级主播,伴随着各种问题的出现,也似乎为“严控电商”提供了依据。

董宇辉用他不可复制的现象,基本为零售新模式定了调,他没有成为“资本家”,只是一个高薪的打工人,以其个人的价值观以及新东方几十年发展积累的底蕴,目前看不出他“出事”的迹象,一个让人不太能挑出毛病的主播终于出现了。

不管你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董宇辉以及围绕着他产生的商业现象,证明了“新电商新零售”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以前,实体店像一个基本盘,冲击这个基本盘的新生事物,总有一种僭越感,时至今日,直播带货已经发展得如此迅猛,再去打压,同样会动摇新的基本盘。

接受新业态,并且在接受它的基础上,让它发展更健康合理,才是真正应该考虑的问题。

时代车轮滚滚前进,总会激起漫天尘埃,时代的一粒灰,落到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这个过程很无情,却从未停歇。那失去百分之七十用户的电视,那几乎被打垮的短信业务,那丢弃在时代中的传呼机大哥大,那消失于一夜之间的胶卷相机,每一次新陈代谢,都有巨大的代价。

然而这代价终究不是阻挡新事物的理由,董宇辉,恰恰在这个关键节点上,空前明确了这一趋势的合理性,为滚滚前进的车轮添上决定性的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