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芬兰位置示意图

一、芬兰与苏联对这场战争的定义

苏芬战争的主角是苏联和芬兰,双方对这场战争的称呼、界定却都不一样。

芬兰将这场战争分为两段:1939-1940年这一段叫冬季战争、1941-1944年这一段叫继续战争即上一场冬季战争的延续。

苏联将这两段战争分别称为:苏芬战争、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芬兰主要城市分布

从定义上其实就能看出两个国家对这场战争的性质完全不同:芬兰认为自己是在通过被动的战争,保卫和拿回自己的领土;苏联则非常有心机地最终归结为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帽子够大,戴上去就摘不掉——性质很严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9-1940年苏芬战争的残酷

二、随心所欲和自以为是的极致

苏芬战争的原因很简单、很直白:苏联考虑到自身的安全和需要,要求与芬兰进行部分领土的互换,单从数量上看,苏联甚至愿意以多换少、外加其他补偿,但芬兰拒绝了。

当时的苏联一直对与芬兰相接的国境存有异议,认为芬兰与德国、英国、法国等过于亲密,会威胁到自己第二大城列宁格勒的安全,所以必须进行边境地区的调整。

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一下相关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色部分是邻国最感兴趣的部分

这种原因如果放到现在,就是明明白白的随心所欲、无所顾忌,将自己“感觉中”的是否安全,强加给别人。

照例还是先礼后兵、先谈后打。

苏联采用的解决方案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与芬兰谈判并威胁——尝试颠覆芬兰政府但失败——领土置换和补偿被拒绝——通过军事行动直接占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9-1940年苏芬战争的残酷

当时的芬兰政府对于“领土置换”这种新玩法,感到不可理喻:

(1)固有领土怎么能说换就换,国内民众的思想还没开放到这种程度。

(2)即使置换,其结果必定是:苏联满意;英、法、德等国家不满意。

(3)所谓“以多换少”让芬兰多得些其他领土,但芬兰却不敢占这个便宜。

这种方式其实挺自以为是的:我认为我的方案是为你好、让你占便宜,所以你应该接受,不接受就是不礼貌,就是破坏我的安全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9-1940年苏芬战争的残酷

三、令人意外的过程和虽败犹荣的结局

苏芬战争持续的时间不长:1939年11月30日至1940年3月12日。

但苏芬战争的战况却异常惨烈:苏联前后共投入约120万军队,4个多月就伤亡约38万人(也有说实际伤亡超过70万人);芬兰全国总动员后共有约20万正规部队和民兵参战,伤亡近7万人。

20世纪30年代末:芬兰总人口在300万人左右、苏联总人口在1.6亿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9-1940年苏芬战争的残酷

芬兰打得很顽强,打得也很漂亮,但却最终失败了:

(1)苏联与芬兰在人口总量、综合实力方面的差距过于悬殊。

(2)芬兰寄予厚望的英、法两国全力支援落空,他们只会谴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9-1940年苏芬战争的残酷

1940年3月苏联与芬兰休战并签订和平条约,核心内容是:

芬兰割让占总面积约10%即约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给苏联,其他还有几个重要港口、岛屿被迫租借给苏联。

苏联停止战争并不再侵占芬兰其他领土、颠覆芬兰政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争结束后就变成这样了

结语

1939年正是英国、法国主导的国际联盟成立第19年,芬兰政府和民众对国际联盟尤其是英、法两国帮助芬兰,曾经寄予极大的期待,但结果很残酷。

从那时起,芬兰对英国、法国主导的各种军事、政治方面的结盟就不再相信,这种态度一直保持到2022年才发生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9-1940年苏芬战争的残酷

2022年芬兰、瑞典同时申请加入北约——这是一个美国主导、英国辅助、法国和德国为主力的军事组织。到了2023年4月4日,芬兰经过北约所有成员国的同意后,顺利成为北约第31个成员国。

瑞典不太顺利,卡在了土耳其,尤其是匈牙利那里。没办法,按照北约的相关规则,如果有任何一个成员国不同意,那么瑞典就会受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9-1940年苏芬战争的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