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一场朝鲜战争改变了世界格局,也改变了我们的发展模式,它让我们从此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然而,这条道路我们走得异常艰辛,如今还被一些佞人诟病,那么这些佞人为什么要诟病我们的工业化之路呢?

时间轴:1953-1957

朝鲜战争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中国。

由于我们在朝鲜战争中打出了国威和军威,由此打来了苏联的援建项目。

此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让所有国家都明白了一个铁律:打仗就是打工业,国家之间的较量就是工业化的较量。

因此,当苏联决定援建我们的时候,无疑给了我们飞速发展的机会。

那么为什么苏联愿意援建我们呢?

对于苏联自身来说,援建我们并不完全因为同在一个阵营的友谊,还有着它自己的考量。

朝鲜战争时期,苏联不得不援建一部分重工业和国防工业项目,因为要应对战争的需要。

这一点与美国在朝鲜战争中援建日本一样,向日本投入148亿美元,同时提供600多亿美元的订单,允许日本为美国生产原来禁止的武器装备,以便支援朝鲜战场。

如果说战争期间的援建是为了应对战争的需要,那么朝鲜战争结束之后,苏联援建我们又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战争结束之后的援建,主要目的是为了保卫苏联,因为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打响,被武器装备起来的中国无疑是一支极为强劲的力量。

正是基于此种考虑,所以苏联从朝鲜战争时就开始了对我们的援建项目。

1950年2月14日,中苏两国正式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合政府关于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苏联以年利1%的优惠条件,贷款给我们3亿美元。

这3亿美元拿来干什么用呢?就是用来引进援建项目。

从1950年到1952年初,我们委托苏联帮助设计的项目共有42个,42个项目的地域分布如下:

东北30个:其中电力、钢铁、煤炭、制铝等占20个,机械、化学、造纸等占10个。

关内6个:包括太原、重庆、西安、郑州4个电站及太原肥料厂及染料厂。

新疆5个:电厂和医院。

内蒙1个。

这些项目的选址都是当时的苏联专家来中国考察之后确定的,从地域分布就能看出,这些项目大部分在北方。

那么南方真的就没有矿产了吗?也不适合建厂吗?显然不是。

南方即使矿产丰富,苏联专家也不会考虑,因为离苏联太远,一旦苏联受到攻击时,南方的这些工厂难以快速支援苏联,这一点从援建新疆的项目为电厂和医院就能看出。

当时这一批援建的项目以重工业和国防工业为主,这一点也不难理解,为了应对战争,需要制造枪炮和弹药,所以援建的项目以重工业为主。

1953年3月之后,因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去世,最希望朝鲜战争持续下去的人离世之后,苏联在朝鲜战争的策略便发生了变化,这意味着停战即将来临。

4月26日,停战谈判恢复,我们终于有了和平建设祖国的外部环境,我们也有理由向苏联提出进一步援建。

5月15日,中苏两国政府签订了《关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援助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发展中国国民经济的协定》。

规定从1953年至1959年,由苏联用技术设备援助中国建设与改建91个企业,这便是“515”协定。

“515”协定中的援建项目包括:2个钢铁联合企业、8个有色冶金企业、8个矿井、1个煤炭联合厂、3个洗煤厂、1个石油炼油厂、32个机器制造厂、1个汽车制造厂、1个拖拉机制造厂、1个滚珠轴承厂、16个动力机器及电力机器制造厂、7个化学厂、10个火力电站、2个生产磺胺、盘尼西林和链霉素的医药工业企业、1个食品工业企业。

这其中有一部分属于国防工业,与坦克相关的有3个,与飞机航空相关的有11个,除此之外,还有不少跟炮弹和炸药有关的项目,相关资料大家可以网上查询,这里就不再赘述。

那么苏联当时为什么愿意如此大规模的援建这些项目呢?

回答这个问题,要将目光投向苏联内部。

1953年3月5日,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去世之后,苏共内部开始角力,都在试图争夺最高权力,其中赫鲁晓夫开始崭露头角。

为了获得政治上的优势,得到我们的支持,赫鲁晓夫于1954年9月主持召开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决定对我们大幅增加援助,并在前述141项工程的基础上再增加15项工程,同时提升技术含量,以此作为首次访华的见面礼。

苏联援建我们的项目,对于他们自身来说,并不是最先进的技术,属于将要淘汰的部分,这些即将淘汰的技术,还能换一笔钱,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援建对他们来说有益无害,对我们来说,则更是帮助我们打下工业化的基础,双方都能从中获益。

因此在1954年10月12日,中苏两国政府签署《对于1953年5月15日关于苏联政府援助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发展中国国民经济的协定的议定书》,苏联政府同意援建12个企业和改建一个滚珠轴承工厂。

至1954年底,确定的156项建设项目,成为1955年正式通过颁布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公开宣传的重点。

随着形势和认识的发展变化这些项目有所调整,实际上总共为150个项目,但“156项”作为一个宣传标志便不再改动了。

150个项目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

辽宁24项,陕西24项,黑龙江22项,山西省15项,吉林10项,河南10项,甘肃8项四川6项,河北5项,内蒙古5项,北京4项,云南4项,江西4项,湖南4项,湖北3项,新疆1项,安徽1项。

北方128个项目,占比85%;南方22个项目,占比15%。

从朝鲜战争结束之后的援建项目可以看出,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比重依然很大,而且大部分项目都放在北方。

这就让人难以理解了,既然战争都结束了,为什么还要重点援建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呢?为什么大部分项目要放在北方呢?

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属于高投入低回报,甚至无回报的工业,如果没有战争,像国防工业的产品就没有回报性可言。

所以唯一能解释的便是,苏联的援建项目实际上主要是为了苏联的自身安全考虑,如果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苏联一旦遭受攻击,那么这些援建项目将第一时间对苏联提供支持。

由此便造成了我们工业结构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

那些佞人说我们的工业结构不合理,地域分布不均衡,不是对历史无知,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我们的工业结构和地域分布都不是我们能主导决定的。

你如果要想综合平衡,那就要额外购买大量的轻工业设备,但是我们当时有钱买吗?

之前的章节讲过,国民党败退到台湾岛上时,将黄金成箱全都运走,在他们垮台之前,还用金圆券把老百姓手里的钱洗劫一空。

因此,当时即使我们发行国债,也筹集不了多少资金,因为大家手里都没有钱。

就这些苏联援建的项目,都还是我们靠我们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胜利才争取来的,而苏联援建的这些项目需要用到的钱,还是我们从苏联贷款来的。

做到这一步这已经实属不易,还能指望综合平衡?佞人们说那时候忽视平衡,纯粹就是罔顾事实。

当时苏联的优势在于重工业和国防工业,而轻工业并不强。

直到现在,苏联已经解体30多年,我们依然没有听说过苏联在轻工业方面有哪些举世瞩目的成就。

对于苏联来说,肯定要援建能体现自己实力的项目,谁会援建自己不擅长的呢?不擅长的项目可能会经常出问题,光维护就够折腾的了。

另一方面,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投入成本比轻工业高,援建又不是免费,那么谁都愿意援建重资产的项目。

这也是我们的工业结构偏重工业和国防工业,轻工业不足的原因。

我们当时的工业结构,不是我们自己可以决定的,而是苏联援建我们什么,我们才有什么。

你提出你想要什么,苏联专家以不适合为由,直接给你否决。我们自己也想调整工业结构,但别人不同意,你又有什么办法呢?

另外,重工业和轻工业对于民生的影响也不一样,重工业制造生产资料,轻工业制造消费资料。

重工业生产出来的产品主要用于生产,比如拖拉机、收割机、挖掘机、搅拌机、起重机、飞机、卡车、轮船、起床等。

轻工业生产出来的产品主要用于改善民生,比如自行车、手表、收音机、缝纫机、电灯、电视、衣服、裤子、鞋帽等。

从生产出来的产品来看,老人家那个时代的消费品确实没有现在多,毕竟那时候需要不断投入建设,形成了高积累低消费的局面,因而成了不少佞人诟病那个时代的理由。

但是,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这样的工业结构有其弊端,自然也有其好处。

弊端在于重资产轻劳动力,也就是资金投入大,但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不足。机械化程度越高,对劳动力的需求就越低。因此,相比轻工业而言,能解决一部分就业问题,但解决不了太多。

好处则在于一旦重工业形成体系之后,便能通过重工业促进国防工业的进步,带动轻工业的发展,毕竟只有机器能生产机器的时候,才有资格说实现了工业化。

工业化不是简单地有了几条生产线就叫工业化了,也不是简单地认为生产出来的工业品的产值高于农产品的产值,这就算工业化了。

工业化涉及到技术的迭代,产品的创新,能够从市场上赚回来利润,用于继续生产和技术研发,形成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体系之后,才能称之为实现工业化。

因此,从一开始,我们走的路就与西方不同,而且是一条极其艰难的路,但我们除了走下去,别无选择。

从1953年开始,我们取得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之后,主要任务便转到了国内建设上来。

但我们依然留了一部分志愿军战士在朝鲜,帮助他们重建家园。

很多人不理解老人家为什么要这么做,帮他们打完了仗,不但不要他们给我们钱,还无私援助他们。

我们如果用今天商品交换的想法来看待老人家那个时代,那确实是无法理解,但是他们那个时代确实代表了人类至高无上的道德。

正因为苏联援建,因此我们的一五计划以150项援建项目为主体,配套了694个项目。

一五计划确立以后,立刻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情响应,大家积极投身到一五计划的建设中来。

今天我们很难想象当时人民群众那种热火朝天的干劲儿,那种积极性是我们今天无法想象的,不靠奖金利诱,不靠威逼胁迫,大家都愿意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当时我们资金匮乏,技术落后的情况下,却实现了从精神到物质的转变。

那么当时的人民群众哪来这么高的积极性呢?

这种积极性来自于人民群众从老人家领导的国家身上看到了希望。

对于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而言,苏联的援建无疑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建设热情。

过去我们只能用煤油灯,现在我们可以用电灯了;过去我们只能坐马车牛车,现在我们可以坐汽车了;过去我们备受欺侮,如今再也没有人敢欺负我们了。

一百年来,我们一直处于落后挨打的地位,如今终于有机会快速步入先进国家行列,谁不愿意抓住这个机会呢?

另一方面,由于我们在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胜利,因此国际地位有了显著提高,正是因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促成了后来的万隆会议。

1953年8月,朝鲜战争的停战协定刚刚签订不久,被殖民国家看到了民族独立运动的希望,时任印尼总理沙斯特罗阿米佐约率先提出召开亚非会议的设想。

1954年4月,南亚五国总理在科伦坡召开会议,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最终五国总理讨论了印尼总理提出的“举行一次更广泛的亚非国家会议的可能性”的倡议。

1954年12月底,南亚五国总理在印尼茂物举行会议,决定与会五国联合发起召开亚非会议,邀请包括中国在内的25个亚非国家和地区参加,并定于1955年4月在万隆举行。

1955年4月18至24日,万隆会议隆重召开,代表着当时占世界面积近1/4(3100多万平方公里)和世界人口约2/3(14.4亿人)的29个亚非国家共计34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5个国家派代表团列席了会议。

在这次大会上,周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提出了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终万隆会议在五项原则的基础上,通过了万隆会议十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成为众多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包括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宣言在内的一系列重要国际性文件。

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与的国际性大会,而中国当时又是被西方排除在联合国之外的国家,却通过了以我们国家主导的会议决议,这无疑让当时的人民群众感到欢欣鼓舞。

一百年来,我们被西方欺侮得不成样子,被西方和日本唤作“东亚病夫”,被租界的洋人侮辱成“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如今老人家给了每个华人做人的尊严,这份尊严不仅给了国内的民众,还包括海外的华侨,如今还被亚非国家奉为反殖民主义的榜样,这当然会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

祖国给了我们尊严,我们为什么不努力建设自己的幸福生活呢?

一百年来的屈辱,如今一雪前耻,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充满希望的国家呈现在眼前,谁不愿意拼命努力加油干呢?

这就跟过去在班上经常被人欺负的孩子,突然有一天在全国比赛中拿了大奖,让全班同学刮目相看,你说这个孩子的家人会不会努力工作给他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呢?道理其实很简单。

现在的人之所以体会不到当时那种干劲儿,是因为没有过过真正的苦日子,没有体会到长期遭受屈辱的滋味。

穷人一旦有了挣钱的机会,必然会拼命改变自己贫穷落后的面貌。

明白了这一点,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五计划期间,人民群众为什么会提前完成任务,超额完成原定的计划目标。

一方面是人民群众建设热情的积极性所致,另一方面是有一个相对和平安定的发展环境,最终我们实现了从精神到物质的转变。

第一个五年计划由此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全国完成投资总额为550亿元,其中对经济和文教部门的基本投资总额为493亿元,超过原来计划427.4亿元的15.3%。

五年新增加固定资产460亿元,相当于1952年底全国固定资产原值的1.9倍。

五年内施工的工矿建设项目达一万多个,其中大中型项目有921个,比计划规定的项目增加227个,到1957年底,建成全部投入生产的有428个,部分投入生产的有109个。

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150个建设项目,到1957年底,有135个已施工建设,有68个已全部建成和部分建成投入生产。

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41亿元,比1952年增长67.8%。

1957年手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83%,平均每年增长12.8%。

1957年农业总产值完成原计划101%,比1952年增长25%,平均每年增长4.5%。

到1957年底,全国铁路通车里程达到29862公里,比1952年增加22%。新建铁路33条,恢复铁路3条,新建、修复铁路干线、复线、支线共约一万公里,建成了宝成铁路、鹰厦铁路、武汉长江大桥。

到1957年底,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5万多公里,比1952年增加1倍,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1957年,全国职工的年平均工资达到637元,比1952年增长42.8%,农民的收入比1952年增加近30%。

1957年,人民平均消费水平达到102元,比1952年的76元提高34.2%。

这其中从1955年第四季度开始的不断提高指标建设,被认为是冒进主义,至于是不是冒进主义,我们留到后面的《南宁会议》这一章,通过数据分析来详细介绍。

一五计划让我们过去没有的工业,包括飞机、汽车、发电设备、重型机器、新式机床、精密仪表、电解铝、无缝钢管、合金钢、塑料、无线电等,陆续建立起来,由此奠定了我们的工业化基础。

这种发展速度就如同隔壁邻居的小孩刚开始上幼儿园时,我们已经初中毕业了。

一五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标志着系统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一五计划期间,我们不仅是为工业化奠基,也对农业、手工业、私营工商业进行了三大改造。

为什么要进行三大改造,以及又是如何改造的,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详细介绍。

一五计划开工了如此大规模的项目,必然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那么这些劳动力从何而来?

既然是大规模的建设,必然要占用土地,那么该占用谁家的土地呢?这些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如果你想了解过去那个时代的真相,请关注下一章《人民公社:政社合一》。

参考文献:

1、我国历史上的五年计划.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10-28

2、新中国工业的奠基石——156项建设研究.董志凯、吴江著.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

3、西方名人画传 赫鲁晓夫画传[M] .向权力之巅攀登.邢艳琦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第一个五年计划.人民网.2015-10-28

5、“一五”计划.国史网.2016-07-24

6、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21-04-08

7、万隆精神仍在中国与印尼的关系中闪现.人民网.2013-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