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奥地利的情况跟西德不一样
1955年北约主动吸收联邦德国即西德的举动,深深地刺激了苏联,同一年,华约组织便宣告成立,这是一个明确与北约对抗的军事、政治组织。
此时的奥地利没资格谈主权和立场,但在经济上却已经完成了“美国化”:主要集中在1947-1951年的四年时间里,同样饱受战火摧残、遍地瓦砾的奥地利,在联合国救济总署和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之下,艰难地恢复了经济发展和战后重建。
一个国家的经济血脉往往决定了这个国家最终的政治态度和社会走向。
所以20世纪50-60年代的奥地利,随着“先中立后独立”,陆续又加入了联合国、欧洲理事会、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等等各种组织,奥地利的“亲欧美”色彩更加明显。
二、苏联对奥地利的权衡
苏联坚决反对奥地利的立场变化吗?经过权衡利弊之后,苏联反而很配合。
1955年的苏联已经是赫鲁晓夫上台的第3个年头,赫鲁晓夫对待奥地利的态度与斯大林完全不同,赫鲁晓夫更希望在欧洲腹地建成一个与欧洲的“对话缓冲带”,而奥地利则最为合适。
同时,奥地利比较懂事,很会处理与苏联的关系,经常做一些让苏联“比较满意”的事,比如外交方面尽量显得中立且温和、比如进一步主动裁撤武装力量甚至警察部队、比如对各国在奥地利的情报暗战漠不关心等等。
很明显,在整个冷战期间,苏联对奥地利的态度,与对待东德、西德不同;苏联对维也纳的功能定位,也与柏林不同。
到了70-80年代,奥地利尤其是首都维也纳早已是北约与华约、欧美与苏联进行各种秘密协商、洽谈会晤的绝佳地点之一。
三、让奥地利紧张的1989年与1991年
熟悉欧洲地理和近现代史的朋友都知道,与奥地利东部接壤的国家,比如匈牙利、曾经的捷克斯洛伐克、曾经的南斯拉夫等都是华约组织的成员国,当时的奥地利政府和民众过得是否压抑,不得而知。
但奥地利肯定过得谨小慎微:那时候,钢铁洪流一夜之间开进某国首都的例子,屡见不鲜,比如布拉格、比如布达佩斯。
很明显:维也纳可不想激怒苏联,让自己重蹈覆辙。
不过从1989年开始,一些东欧国家发生剧烈的政治和社会变革。到了1991年苏联自己也解体。一时间奥地利周边的邻国,比如匈牙利、曾经的民主德国、曾经的捷克斯洛伐克、曾经的南斯拉夫等等纷纷脱离华约组织,进行西方民主化改革。
到了1991年苏联正式宣布解体后,奥地利终于松了一口气,第二年即1992年便申请加入欧盟。
四、奥地利加入欧盟之后
1995年奥地利正式成为欧盟的成员国,那时的欧盟主要在搞经济,没有表现出像现在这样明显的政治化和军事化。
1995年奥地利人均GDP约为30000美元。(基础就很好)
2019年奥地利人均GDP约为50000美元。(疫情前一年)
2022年奥地利人均GDP约为52000美元。(恢复比较慢)
总面积8.39万平方公里的奥地利,仅比我们重庆市8.2万平方公里大一点点,而且奥地利只有约910万人口,所以走得是机械尤其是特种机械制造、化工和旅游业为主的发展道路。
五、奥地利的主要经济模式
奥地利走得是以高附加值的机械制造、药品及化工业为主的路子,至于旅游业和服务业,那就是注定是老天爷赏饭吃了。
以机械制造为例,奥地利共有700多家与汽车产业相关的机械和零部件生产企业,这些企业共有30-40万名员工,为奥地利提供了15-20%的就业岗位。
奥地利化工业的产品主要以工业和食品添加剂、化肥等为主,集中供应欧洲本土。俄乌冲突爆发后,乌克兰化工生产能力受限、俄罗斯化工产品出口受限,所以奥地利的化工业尤其是化肥更加供不应求。
至于旅游业,这个不用赘言。即使疫情最糟糕的2020年,奥地利仍有超过2000万人次的游客入境。正常时期,前往奥地利旅游的在每年3500-4500万人次。
维也纳音乐协会金色大厅,简称金色大厅,确实很有名气,但绝对不是高不可攀。
从90年代到21世纪初,我们也有很多歌唱家、娱乐明星在那里做演唱会、演奏会。真实的情况是:只要缴纳的费用足够多、金色大厅有档期,就能够在那里举行个人表演。
如果有官方进行背书,当然会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