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人率兵南下,包围汴京城,发动了靖康之变”,掳走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一时间中原无主、朝中动乱,北宋由此落幕。

好在宋徽宗第九子赵构,不在汴京城中,受到文武百官拥戴,去往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帝,史称宋高宗,改年号为“建炎”,成立南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宋高宗贪图享乐、挥霍无度,加上父亲赵佶尚存于世,所以他想跟金人求和,维持表面平静安详的生活,保住意外获得的皇位。

而“忠将”岳飞理念不同,他渴望平定边疆、收复失地,大肆攻打金人,引起宋高宗的不满,并且岳飞手握重兵、深得民心。

又经过“苗刘兵变”一事,宋高宗丧失对武将的信任,于是连发12道金牌,强行召回岳飞,与秦桧一同陷害、处死了他。

其实历史上不少人把连发密令一事,视为民间传闻,直到台北故宫展出一件宋高宗的“绝美圣旨”——《赐岳飞批剳卷》,才证明此事的真实性,充分揭开上述岳飞被害的真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作写于绍兴七年(1137年),全文共计99字,蕴含《兰亭序》的笔意、神态,字体婀娜多姿、精美秀劲,还不乏华贵磅礴的帝王气度。

例如文中的“事”字,起笔运用侧锋,之后迅速调转毛笔,以中锋衄搓而写,开头有一个小圭角,筋骨放达浑实,摆脱流俗之气,远比直来直去更耐看

章法上也不甘于平稳,“良”字雄厚沉着,前后的“驭”“苦”墨色略带苍劲生涩,偏瘦劲飞动,阴阳虚实对比强烈,富有节奏韵律,变化多端,畅意而妙趣横生。

书法如此美妙动人,内容却让人不寒而栗,虽然宋高宗不乏慰问,但言语间却初显杀机,一句“如卿体国,岂待多言”,暗示岳飞班师回朝、放弃战斗。

可惜忠厚坚贞的岳飞没看懂,让最后一丝生机烟消云散,以致于清代乾隆为此颇感气愤,感叹岳飞的精忠报国之心,当然也割舍不下对宋高宗书法的喜爱。

曾将此作列入《三希堂法帖》中,并在卷后题跋曰:“飞白精忠早赐旗,霜寒又厪上流师。本来原是腹心讬,十二金牌竟若何 ”,让他“又爱又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确实从艺术角度分析,宋高宗继承“二王”笔法,基本功扎实,艺术气韵浓厚,使得此作笔画坚实遒劲,呈现婉转优雅、绞转自如之美,值得后人学习。

时常临摹,可以从中取学笔法变化,改变单调直接的书写状态,为书法增强灵动性与活力,笔画焕发神采,从枯燥的写字,转变为有趣的艺术创作。

同时“二王”传世真迹罕见,拓本难得精悍细微的细节处理,临摹时无法重新古人神采,恰好此作墨色润丽,能辅助我们理解魏晋“古法”,提升技艺、艺术品味,益于日后钻研晋唐、赵孟頫、董其昌等人法帖。

经多方努力我们宋高宗赵构《赐岳飞批剳卷》进行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超高清微喷复刻工艺,对比原作进行1:1还原。

这种清晰度市面罕见,墨色浓淡、笔法转变等细节处理,全都端倪可察,与真迹毫无二致,见此品如见真迹,若您喜欢可以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