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印度政府招商引资力度很大,廉价的劳动力和众多的人口像极了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吸引了大批外资赴印度投资,有一个穷国都爱用的挣快钱的招,印度也爱用,那就是“开门迎客,关门打狗”。

“印度挣钱印度花,一分别想拿回家”,这个理念印度政府很赞同,对外资的罚款屡试不爽之后竟然变本加厉,前不久对中国公司小米一口气罚了48亿,举世震惊。

就在不久前,小米的天价罚款事件突然有了反转,印度有关部门宣布,经过审查,小米没有任何偷税漏税的证据,同意解冻小米的资产,并返还小米的罚款。

这一消息在业界引起了轰动,外媒纷纷评论说,这是小米的一次惊天反转,也是印度政府少有的低头认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狗吃进嘴里的骨头会轻易吐出来吗?当然不会,一定是它发现头顶上一只举起的大棒正向它挥舞过来。

背后的原因值得所有中国企业学习,这件事牵扯到了另外一家外企,那就是凯恩能源案件

凯恩能源是一家英国的能源公司,曾经在印度投资了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项目。可是印度政府贪起来连“老领导”英国的企业也不放过。

凯恩能源和印度政府之间的恩怨源于2011年,当时凯恩能源打算退出印度市场,因此决定以87亿美元的价格,将凯恩能源在印度的子公司对外出售,而负责接盘的就是印度亿万富翁阿尼尔。

作为印度近二十年来最大金额的并购交易,印度上下对此十分重视。可就在2012年,印度突然对该国税法进行了细节上的微调,其中就包括凡是境外企业在印度进行资产出售并购交易,就必须以实际交易额为基础,按照累计税率缴纳交易税款。印度在2014年的时候出台了关于追溯税的法律条文,从而直接令凯恩能源多出了数十亿美金的未缴纳税款!

条例一经问世,印度银行便紧急冻结了凯恩能源的银行账户,并迅速进行了扣款。业务之熟练以及动作之迅速,不禁让人认为是早就串通好了。

真是把“印度挣钱印度花,一分别想拿回家”这个理念玩得太溜了!

当这份新令出台之后,凯恩能源十分抵触并表示绝不接受,因为这将使公司不得不额外支付数十亿美元的费用给印度政府,这种僵持局面一直到2015年才被打破,由于凯恩能源未能履行印度税务部门缴纳罚税款的要求,印度税务部门直接没收了凯恩能源10%的股份,总价值高达10亿美元,印度税务部门向凯恩能源开出了税单和罚单,总额高达6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38亿,是小米的近十倍。

凯恩能源对印度政府的这种行为感到愤怒和无奈,于是向国际仲裁法庭提起了诉讼,要求印度政府撤销罚款,并赔偿损失。

经过多年漫长的审理,2020年的12月份,海牙国际仲裁法庭判决印度败诉,裁决内容是印度必须归还他们扣押的,原属于凯恩能源的资产和股份。印度政府的追溯征税是违反国际法的,要求印度政府向凯恩能源赔偿10亿美元,并承担诉讼费用。

作为常设仲裁法庭,这份裁决是依照《英印双边投资条约》作为依据,同时印度还是《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的签署国,因此在法理层面上对印度具备一定约束力。

印度政府对这一判决表示不服,拒绝执行,要求上诉,还试图阻止凯恩能源在其他国家执行判决。

在这场漫长的国际诉讼中,印度不仅国家信誉扫地,同时因为输掉官司却拒绝履行裁决,导致国家颜面也是尽失,虽然印度执意要把官司打到底,将会选择继续上诉,但按照国际仲裁法庭的规则上诉根本不可能成功。

而且最有意思的是,审理案件的三位法官中,还有一位是印度自己推荐的“印度法官”,结果投票时却选择了支持凯恩能源的请求,连自己人都不支持,厚着脸皮继续上诉又谈何成功呢。

尽管印度采取拖延战术,凯恩能源并没有放弃,而是在全球范围内锁定了价值约700亿美元的印度资产,包括建筑物、飞机、银行账户等,向各国法院申请冻结这些资产,以强制执行判决。

这一举动让印度政府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他们意识到,如果继续拖延和抵抗,不仅会损失更多的资产,还会影响印度的国际信誉和形象,给印度的经济和外交带来更大的麻烦。因此,印度政府最终选择了与凯恩能源和解,同意按照国际仲裁法庭的判决执行,向凯恩能源支付赔偿金,并撤销所有的罚款。

话说回来,印度对小米开出48亿罚款后,小米公司和中国网民对印度政府的行为极为不满,小米公司对印度员工进行了裁减,同时也向国际社会和媒体公开了自己的遭遇,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

但随后小米公司采取了正确的一步,就是向印度政府提出了申诉和向法院提起诉讼。印度毕竟还是一个三权分立的民主国家,司法独立,法院不尿政府那一套。如果印度法庭不能秉持公正,小米还有可能向海牙国际仲裁法庭上诉。

果然,权衡利害后,印度的一家法院随后解除了对小米公司资产的冻结,很显然,这也证明了小米在印度的经营行为确实不存在违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米事件提示我们,我们的民企走出去要优先选择司法独立、法制健全的国家,保障经济活动健康持续地进行,要相信法制并依靠司法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