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2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生活服务数字化赋能的指导意见》已对外公示,明确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数字+生活服务”生态体系,形成一批成熟的数字化应用成果,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生活服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到2030年,生活服务数字化基础设施深度融入居民生活,数字化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基本实现生活服务数字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加强数字化技术运用方面指出,加强前瞻性基础研究,增加源头技术供给,支持北斗定位导航、5G、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物联网等技术在生活服务行业落地应用,形成低成本数字化解决方案供给能力,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壁垒。推动地理信息数据与生活服务要素的耦合协同,更好支撑智慧社区、智慧出行、智慧旅游等生活服务应用场景。

政策风向标很明确,但诸如北斗定位导航、5G、虚拟现实、大数据等前瞻技术在生活中的落地、应用场景有哪些?还有哪些广阔的前景呢?本文将进行简单的梳理。

用技术为生活服务,时代因5G而精彩

自2015年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5G网络首次亮相,到2019年中国正式进入5G商用时代,5G应用落地千行百业。发展至今,5G为生活生产带来了质的飞跃,成为了数字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引擎之一。

5G商用后不仅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改善民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方面也卓有成效。基于5G大带宽、低时延特性,疫情刚出现时,湖北移动及时推出“5G热成像体温检测”系统,综合视频智能分析、热成像测温技术及5G网络,实现毫秒级响应、实时回传,疫情期间在全省火车站、高速路口、客运站、大型商超等热点区域快速部署并投入使用,以信息手段筑牢了复工复产的“第一道坚实防线”。随着疫情趋于平稳,湖北按下恢复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键”,全省各行各业复工复产逐步加快,5G随之迎来了新的业务场景和需求。为支撑疫后工作“不掉线”,湖北移动利用云视讯等各类5G视频业务,保障省内招商引资工作持续运行,也为广大学生群体提供云课堂等5G服务。

近年来,杭州地铁发展迅速——5年时间里,杭州地铁运营线路增加4倍,车站数量增加近4倍,运营里程增加近6倍,日均客流量提升至503 万。客流量的快速增长也给地铁运营带来了难题,“大量乘客密集导致通信拥塞,地铁原有的网络逐步受限。”浙江移动为杭州地铁提供的5G+MEC(边缘计算)方案解决了这些问题,利用5G综合承载网络建构,简化网络部署,保障了地铁5GtoB业务高可靠性,优化大客流管理效率——基于5G+大数据的客流模型全面提升客流预判效率与精度,解决杭州地铁全场景运营管理需求;基于5G专网+无人机和机器人的部署,提升了地铁的运维效率和安全性;5G+轨道巡检机器人可以实现对轨道几何参数、钢轨磨耗、异物入侵等进行检测;5G+大数据可以精准计算乘客在地铁线网中每个OD路径选择的概率,进而构建票务清分模型及客流预判。

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应用场景远不止于此,它正驱动数字经济发展,在稳投资、稳增长中发挥积极作用,这条“大动脉”通畅运行,将为设备赋智、为企业赋值、为产业赋能,激发出更优的“数字生产力”。

北斗远在天外,应用近在咫尺

根据11月9日发布的《中国北斗产业发展指数报告》,除智能手机外,全国已有9个省区市北斗终端应用数量超过百万,上至航空航天、下到田间地头,北斗不仅是“远在天边”的高科技,更融入交通运输、公共治理、农林牧渔等各行各业,在人们身边得到鲜活应用。

在定位领域,北斗系统能实现“实时厘米级定位、后处理毫米级定位”。日常生活中除了使用百度、高德等导航软件出行,共享单车也搭载了国产北斗高精度定位芯片,全国此类单车投放已突破500万辆,覆盖450余座城市。北斗的高精度定位技术,结合电子围栏技术,可以实现判定单车停放区域、入栏结算、停车指引、禁停区划设、定点停放等功能。

北斗作为我国重要的“时空基础设施”,两大主要功能就是代表“时”的精准授时和代表“空”的空间定位。“精准授时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体现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日常生活中,就是飞机起飞、乘坐地铁、证券交易,都需要分秒不差;在百姓相对陌生的领域,比如电力设施、‘西电东送’中,也用到了北斗授时。目前北斗卫星上搭载的原子钟,300万年才误差一秒。”

北斗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应急救援、防汛抗洪、森林防火、重大工程安全监测等场景。北斗系统可将水情、雨情等实时信息传输至省、市各级部门,对各类灾害风险进行超前感知、智能预警、精准防控。

未来,北斗系统还有望用于测量公路道路、桥梁、边坡的位移形变等,进一步推动农村公路治理能力现代化。近年来,北斗与物联网、互联网、5G移动通信网、交通网、高铁网、电力网等领域不断融合。而“+北斗”是以北斗技术为赋能手段,与其他产业原有技术、原有业务相结合,或替代传统应用方案,促进传统经济模式、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虚拟现实颠覆传统,打破时空

伴随着数字化的时代浪潮,VR行业作为新时代场景应用生态的重要入口,迎来了与各行业融合共生的新纪元,也给生活服务的数字化带来了别样的世界。

2020年,居住服务行业开启数字化转型发展,行业以颠覆式的加速度,跨入更高层级的发展轨道。仅仅一年时间,全国实现VR看房12.9亿次。VR技术让时空的壁垒被轻易打破,用户可以在VR中与经纪人同屏连线,在线沟通,也能通过“AI讲房”服务,从周边配套、小区内部情况、房屋户型结构和交易信息四大内容维度全面了解房源信息。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带个生活的变化还包括:在教育层面,VR/AR技术可以为教育带来沉浸式、互动式的学习体验,提高学习效果和兴趣;在医疗上,VR/AR技术可以用于远程医疗、手术模拟训练、康复治疗等领域,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在日常零售中,通过AR技术,用户可以实现虚拟试穿、在线选购等功能,为购物体验带来便利;在文化旅游中,旅游者可以在家中获得身临其境的旅游体验,通过佩戴AR眼镜或VR头盔,就可以穿越世界各地的名胜古迹,感受不同景点的独特魅力,而不必亲自前往,节省了金钱也节省了时间;娱乐:VR/AR技术已经在游戏、影视等娱乐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成果,为用户带来全新的沉浸式体验,感官上更真实、更刺激。

总之,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落地,必将为生活服务行业带来巨大的变革,也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另一抹色彩。

数据赋能 “数”造生活新场景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社交网络,物联网和云计算的飞速发展,国内外的数据量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大数据已悄悄走进我们的生活并对我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电商领域:大数据在电商领域的应用已经屡见不鲜,各大电商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用户信息进行分析,从而为用户推送用户感兴趣的产品,从而刺激消费;医疗领域:通过临床数据比对、实时统计分析、远程患者数据分析、医疗行为分析等,辅助临床决策,规范诊疗路径,提高工作效率;教育:通过大数据进行学习分析,可以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课程,为多年的学习提供一个具有挑战性而非枯燥的学习计划;交通:目前中国在智能交通系统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其应用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在智能交通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平,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分析,可以实现对城市交通状况的全掌握和有效管理,利用数据技术,可以实时监测道路运情况,为道路规划提供决策支持,可以提高道路通能力,优化运输组织和调度管理,可以减少资源浪费,降低交通事故发生概率等。

另外,成都市大数据集团根据成都市公共数据运营服务平台数据资源,通过建模、清洗、加工、脱敏形成合规的数据服务产品,在用户授权下,提供个人年龄、婚姻状态、失信信息等个人画像标签数据,应用场景已在家政服务、婚恋服务等多个领域落地。

大数据应用远不止于此,它的重要性犹如人类初期对火的使用,其通过影响生活的各个领域,比如经济生活、社会管理、医疗保险等行业,与我们每个人都产生着密切的联系。

最后

生活性服务业是促消费、惠民生、稳就业的重要领域,《指导意见》的发布将大大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赋能并推动生活性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