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首发于微公号:在日寻唐2

很久以前我就听说“日本人有热爱读书的习惯”,既有印象里的沉默和安静,也喜欢一个人独处,认真阅读。

在我抵达日本的第一天,从关西机场乘坐去往大阪市区的电车,车上软软的沙发式座椅,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安定下心神来以后,我还留心观察了整个车厢里的乘客。

当时车厢内乘客不多,一排排长椅上各坐着三三两两的人,没有任何交谈和打电话的声音。只是行车时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显得格外急躁,与车内的安静现状对比鲜明。窗外的天空中,飘浮着清晰的云朵,车内外的整体氛围相融,恰如我到达的这个时节,在一个寂寥的秋天。

当时我为了求证“日本人热爱读书”的印象,特地寻找着正在读书的人。

读书的人,倒也有,只一两个。他们捧本纸质书,爬格子那样认真阅读,不过看上去,相貌已不算年轻了。其余的人,也都是不读书的,闭目养神或轻睡,再或者做起了低头族,成了手机的俘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代科技颠覆了传统,也改变了全世界人的阅读习惯。就此来看,热爱读书的日本人有是有,但远不如之前听闻的丰富。乘坐公共交通的整体感受是安静和沉闷,大家都不讲话,大家都不吃东西,大家都不打电话,想象中浓厚的学习氛围是不存在的。乘车,不过是种放松和快捷的体验。

在我游历过的日本城市中,找两个典型来看,东京爱读书的人比大阪比例高。去年赏樱时节,我一个人去往东京,这是一座拥挤且忙碌的城市。整个东京的轨道交通网络密布,犹如规模庞大的地下宫殿,任凭去往哪里的车上都塞满了人。有趣的是,就是在这种拥挤的环境下,还时常遇到站着读书的人。

日本的书籍多是32开本,不同于国内的大32开,看起来没那么排面。为了方便阅读,还有很多书籍是64开本的口袋书,约手掌大小,显得轻薄小巧,更易于单手掌控和翻阅。哪怕是在拥挤的列车里,一手抓住地铁拉环,一边手不释卷,既能保证乘车安全,也不会影响到他人。可见岛国的出版社,为了迎合爱读书的人,也算是煞费苦心。但整体而言,保持传统阅读习惯和在地铁和电车里读书的人,还是少,少到要像我这样习惯性的刻意寻找,才能遇得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偶遇因为催眠效果好而读书的人

如果不谈读书,图热闹的话,还得看大阪。

昨天我外出在“京瓷大阪巨蛋”附近吃午餐,这里有个超级大的商场,最关键还有个更大的剧场。正赶上日本知名男团当晚在此举办演唱会,乌泱泱聚集了很多人,女人们纷纷拿着印有偶像照片的扇子和印有偶像昵称的荧光棒,人数多到无论出地铁站还是过马路都需大排长龙,协管交通的工作人员看上去表情严肃,如临大敌。

和交通协管的工作人员相比,这些追随偶像的狂热粉丝如同过节,清一色是女性,身姿曼妙。她们打扮的美艳又时尚,装束精致又灿烂,唯独少了昭和女人那股娇柔的气息,可以说不够温柔,但不妨碍我从审美的角度欣赏。

现在的日本,如果说喜欢读书的年轻人很小众,那看演唱会的群体,就代表了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放之四海同样如此。书,不是稀缺品,反而爱读书的人很稀缺了。

为了迎合这群稀缺的人,书店的装修风格和环境也都变得温馨如家,有着明显讨好读者的意味。不像我小时候去新华书店看书,站累了又不想走,只得坐在冰冷的瓷砖上。可现在的书店完全不同了,国内也是,添置了桌椅,还有咖啡喝。别说站累了,那显得多冒昧,就是坐累了,还有伴卧式的沙发可以躺着,实在是太舒服了。尽管如此,可真正为了看书而来书店的人,也还是稀缺。

在大阪每个城区都有独栋建筑的图书馆,满足附近喜欢读书的人的阅读需求。小鹿带女儿去到了附近的几家图书馆,规模都大,书也都多,也都是儿童读物和绘本数量多于大人看的书。这里像成了吸引孩子的游乐园,毕竟成年人的工作够忙,生存压力够大,所面临的诱惑也足够多,确实已经没时间读书了。

女儿很喜欢去图书馆,毕竟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还未完全展示在孩子面前。读书对她而言,可以带来可贵的求知欲和满足感,所以在图书馆呆上一天也不会觉得烦。

有天小鹿告诉我,她办理了图书馆里的借书卡,兴奋地问我:你知道一次可以借多少本书吗?

我哪里知道。只记得在我小时候,一个图书证最多可以借三本,借书还要交押金,另外还要交借书的钱。通常我都交不起借三本书的押金,只能一本一本来借。

小鹿说:这里一次可以借90本!没有任何费用,而且在大阪市内任何图书馆都可以还书。

瞅瞅,已经把喜欢读书的人惯的不成样子了,恨不能把整个图书馆都送给他们…

我问她:一次性借那么多,又看不完,谁想出来的规定,夸张到一点也不合乎情理。

她说:是为了满足孩子多的家庭,保证充足阅读吧。

我还是感觉这个理由足够牵强,问她:图书馆里面看书的人多吗?

“陆陆续续有人进出,但是现场看书的人不多,都是还书或者借完就离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书馆里借回的书

小鹿帮女儿从图书馆背回来了10本童书和绘本。这些书,多在国内就买过译本,如今看到原著了,女儿感到亲切。

那天女儿安安静静看了一晚上,我家除了可以听到空调外挂机的声音,也和行驶着的电车里的氛围一样,各自不出声响忙碌着各自的事。我不知道女儿能不能看懂,但她已渐渐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通过读书寻找到了吸引她的兴趣点。

记得在小鹿和女儿刚来日本不久的一个早晨,那天的阳光很暖,小鹿很早起来就化了精致的妆。她一个人坐在门前,晒着太阳,读着从国内带来的《史铁生散文集》。

等我和女儿都收拾妥当,一同骑车去离家附近的公园闲逛。她载着女儿,我们骑得很慢,街上也鲜有行人。我无意间看到她眼圈红着,妆,显得也有些花了。

我打趣着问她:你现在看书还会哭啊?

她点了点头。没有声音。

我们骑行得更慢了,我默默跟在她后面,说:我也一样。

其实我们在整天忙碌的时间里,很难有精力再用来看书。看书成了件极具奢侈的事。

更大的奢侈在于,看书时候的自己,充满了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