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开国元帅彭德怀身患重病,在周总理的安排下住进了北京解放军301医院。入院不久,彭总就被查出了直肠癌。

尽管周总理吩咐医院一定要照顾好彭总,给他做手术,用最好的药。但因为是癌症晚期,进入1974年后,彭总的身体每况愈下,怕是挺不过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彭德怀和侄女彭梅魁

彭总很清楚自己的身体情况,决定趁着自己清醒,交代一些后事。那段时间,格外想念那些曾经和他并肩作战的老战友,想见见他们。但由于身体不允许,再加上自由受限,这个心愿只能让亲人代替自己实现了。

前妻浦安修来探望时,彭总从枕头下拿出一个金烟盒,请浦安修转交给邓华将军。抗美援朝时,彭总是志愿军司令员,邓华是副司令,二人携手合作,感情深厚。彭总珍藏的这个金烟盒,也是邓华送给他的,如今算是物归原主,留给邓华一个念想。

到1974年9月,彭总的病情愈发严重,时常陷入昏迷,经历了好几次抢救,苏醒后话都说不利索了。彭总预感到自己大限将近,叫来了侄女彭梅魁,交代后事。

彭梅魁到来后,彭总拉着她的手,嘱咐说:“等你有时间,一定要帮我去看看你萧叔、黄叔、王叔.......”

那么,彭总口中的“萧叔、黄叔、王叔”是谁?为什么他临终前还如此挂念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萧劲光

彭德怀和萧劲光

彭总口中的“萧叔”,是开国大将、第一任海军司令员萧劲光。

彭总和萧劲光是湖南老乡,两人第一次见面是在中央苏区举行的第一次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上。当时萧劲光是闽赣军委会参谋长,彭总是红三军团军团长,二人第一次见面,萧劲光就被彭总直截了当、开门见山的行事风格征服了。

后来,萧劲光在新组建的红五军团任政委,配合红三军团作战。这一时期,萧劲光作为彭总的助手,对彭总的军事指挥才能有了更深一步了解。值得一提的是,彭总在关键时刻还帮助过萧劲光。

19339月,黎川战役打响,萧劲光奉命坚守黎川城,阻击国军周浑元部三个师的进攻。因为敌众我寡,萧劲光向中革军委建议,红军应该放弃守城,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然而,掌握军事指挥权的博古、李德拒绝了萧劲光的提议,要求死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形势果然如萧劲光所料,敌人很快占领外围阵地,包围黎川城。萧劲光急中生智,从城楼上跳了下来,指挥教导队掩护伤员撤退。

萧劲光这一机敏之举,却遭到博古、李德的严厉批评,给他扣上了“执行中央指示不坚决”的帽子,开除他的党籍、军籍,还判处他5年有期徒刑。

关键时刻,是彭总替萧劲光说了话:“丢失黎川是必然的,如果不撤出黎川,我们都要被消灭!”后来,在毛主席、彭总的争取下,萧劲光只坐牢20天就被释放,到红军大学当教员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征期间,萧劲光调任红三军团参谋长,在彭总麾下效力。他记得自己刚到部队时,红10团政委杨勇因为办事不利,彭总朝着他大发脾气,骂了几句。这是萧劲光第一次亲眼目睹彭总骂人,便连忙站出来打圆场,把杨勇支走了。彭总逝世后,萧劲光将此事写进了自己的《怀念彭德怀同志》一文中。

新中国成立后后,萧劲光任海军司令员,领导海军建设。彭总多次到海军部队视察,检查海防,萧劲光全程陪同。

也正因如此,1974年彭总弥留之际,特意嘱咐侄女彭梅魁,代自己去看看“萧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9年,黄克诚迎接彭德怀访东欧归来

彭德怀与黄克诚

彭总提到的第二个人,是自己的老部下黄克诚。

1930年5月,黄克诚奉中央命令到红5军述职,正赶上军长彭德怀主持召开马克思诞辰纪念大会,同时也是攻打平江县城动员大会。

多年之后,黄克诚对第一次见到彭总的场景记忆犹新,他回忆说:“我当时站在台下,看彭总穿着灰军装,戴着旧军帽,衣服上打满了补丁,跟普通战士一样......

彭总是红军高级领导,穿着却如此朴素,黄克诚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更让黄克诚欣喜的是,彭总没有一点架子,推心置腹地对他说:“我没有多少文化,往后你多帮助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军时期,彭总也曾救过黄克诚一命。那是在1931年,担任红三军团3师政委的黄克诚接到军团政治部肃反委员会命令,要求他将师里几个“AB团”分子抓起来,移交委员会审判。

黄克诚一看名单,发现所列的人大多都是政治过硬、久经沙场考验的革命干部。他拒不执行委员会的命令,偷偷把这些干部运进山里,藏了起来。可没有不透风的墙,不久之后,肃反委员会还是找到了这些干部,同时以“同情包庇反革命”为由,把黄克诚抓了起来,要当众处决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克诚

这时,是军团长彭总及时赶到,大呼“抢下留人”,才把黄克诚救了下来。此后,黄克诚跟随彭总南征北战,两人成了生死之交,也一起挺过了1959年的难关。

彭总临终前,除了要求彭梅魁看望她“黄叔”,还拿给她一些书,转交 给黄克诚。1978年,彭总逝世4年后,黄克诚终于收到了老首长的遗物,哭得泣不成声。他的泪水模糊了视线,脑海中彭总伟岸的形象却愈发清晰。他记得在山西分别时,彭总一改往日严肃,以兄长的口吻对他说:“前面还有许多困难,以后我不在了,你也要坚持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震 彭德怀

彭德怀和王震

彭总提到的第三个人,是老战友王震将军。彭总泪光闪闪地嘱咐侄女:“有时间,你代我看看‘王胡子’,看看你王叔。”

王震和彭总都是暴脾气,战争年代合作时没少吵架,但从来不放在心上。彭总曾感慨说:“王胡子对我很好,可我却总是不客气地骂他,好在他不计较.......”

两人之间的合作主要在解放战争时期,彭总是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王震是兵团司令。1948年,彭总率部进军大西北,解放澄城和颌阳时,王震负责攻打壶梯山。

战斗打响后,彭总亲赴指挥所,拿着望远镜观察敌情。这可把王震吓坏了,连忙从前线赶回,劝说道:“彭总,你怎么亲自来了?你要是有什么闪失,我王胡子可承担不起!”

彭总也是个暴脾气,不客气的说:“怎么?你王胡子能来我就不行,我打的仗可不比你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震

王震没办法,只好用激将法激彭总:“你是不是不相信我的指挥能力?”彭总也不上套,回答:“你指挥你的,我看我的,咱俩互不耽误!

后来,彭总每每回忆起此事,总忍不住感慨:“王胡子是为我好啊,我还动不动骂他,实在不应该啊!”

1949年4月,中央向第一野战军下达指示,要求暂缓对汉中的战役。作战计划有变,彭总立即召集各兵团司令到总部开会。可大家都到了,唯独第一兵团司令员王震迟迟没有出现。彭总左等右等,实在等不来他,气得就往外走。结果刚走到门口,彭总就看到王震一副农民打扮,背上还背着一个粪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彭总又好笑又好气,责问王震:“好你个王胡子,我定的几点开会,你什么时候来的。再看看你,堂堂一个兵团司令,穿的什么样子!”

王震也不在意,笑嘻嘻地说:“我是到前线侦察去了,收获大着呢!”

彭总哼哼一声,又责怪他:“谁让你私自搞侦察的?不怕被敌人抓了去?不管你收获大不大,看我怎么处分你!”

可王震说起来头头是道,回答:“彭总,我都是跟您学的啊,您以前不就是经常到前线去吗?

这下彭总也被逗笑了,摆出一副严肃的姿态,低声对王震说:“赶紧开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世纪50年代,王震主政新疆工作,因为太过劳累患上了严重的胃病,被送到了北京协和医院。医生准备给他动手术,又做不了主,汇报到了国防部长彭总那里。要不要动手术?彭总迟迟拿不定主意,整天魂不守舍,直到最后才在同意书上签字。

王震的手术很成功,没多久就出院了。提及此事彭总仍心有余悸,回忆说:“那时医疗条件不好,怕王胡子走不下手术台。可要是不做,他活不了怎么办?

直到临终前,彭总仍关心王震的身体状况,嘱咐侄女前去看望。彭梅魁听着伯伯的叮嘱,眼泪刷刷而下,伯伯这是在留遗言啊!

1974年11月29日,彭德怀元帅因病逝世,一代名将就此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