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临终前下旨处死樊哙至今是个谜,那个向刘邦告黑状的人究竟是谁?刘邦真的是上当了,还是有其它考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故事发生在高祖十二年(前195年),那时候刘邦已经病得很重了,满朝上下都处于一种忧虑的氛围中。

就在此时,有人给刘邦打了个小报告:“樊哙勾结吕后,准备在您驾崩后立刻带兵回长安,杀了戚夫人和赵王刘如意。”

戚夫人母子是刘邦的心头肉,如果不是反对声太激烈,他早就用刘如意替换刘盈了。如今自己还没咽气,樊哙这厮居然就图谋不轨,这还了得。

刘邦大怒,立刻叫来陈平和周勃,给他俩下了一道圣旨:你俩前往燕国,军中斩杀樊哙,军队由周勃接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樊哙是刘邦的连襟,也是刘邦最得力、最忠诚的开国功臣,此刻他正率军在燕地率军平定燕王卢绾的叛乱。

刘邦临终下旨处死樊哙的谜团

按史书的解释,刘邦要处死樊哙,就是为了保护戚夫人母子。这个说法有道理,不过似乎不充分,刘邦去世后,樊哙就能无法无天到可以擅自带兵进京吗?杀了樊哙就能保护得了戚夫人母子了吗?

有一种声音认为,刘邦很痛恨吕雉,一直试图压制吕雉,怎奈吕雉母子已经羽翼丰满,无能为力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许从个人感情上来讲,刘邦确实偏向于戚夫人母子,但作为开国之君,他怎么可能会因私爱而忘记了汉帝国的未来呢?

跟很多人的观点相反,我认为,晚年的刘邦一直在刻意培养吕雉的势力,目的就是希望她能帮刘盈筑起一道防火墙。防谁呢?当然是功臣集团。

功臣集团有那么可怕吗?当然可怕,你没看到,被吕雉压制了十几年的他们,居然在吕雉刚刚去世就能翻身,功臣集团绝不是省油的灯!

刘邦在世时,解决掉了异姓诸侯王,但没时间去解决功臣集团的问题了,他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吕雉身上。这也是刘邦最终放弃易储的原因,吕雉和刘盈的组合,远强于戚夫人和刘如意母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既然吕雉是刘邦身后最重要的一手棋,那么就不能忽视樊哙的作用,按理来说,刘邦不该杀害樊哙。

按照《汉书》和民间野史的记载,樊哙曾经在垓下之战前有过谋反念头,后来在一个叫公孙戎的部下的劝阻下放弃了。

不过这件事《汉书》说得太含糊,野史又不可靠,按理来说樊哙不至于那么糊涂。我们可不可以这么理解呢:由于刘邦对吕雉、刘盈母子的薄待,樊哙曾经有过对戚夫人发狠的言语?

由于是一时气话,刘邦也没太放在心上,所以依然相信樊哙,否则他绝对不会继续授予樊哙兵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这件事显然被人利用了,当又有人说“樊哙要带兵进京杀戚夫人母子”时,刘邦心中的那根刺发作了:上次我没处置你,没想到你还玩真的了?你想找死,那就别怪我了。

那么,樊哙到底说没说过这样的话呢?没法验证了,只能说以樊哙的性格看,有这种可能性。问题是,打小报告的人是谁?

从史书的立场看,应该是暗指反吕派的功臣集团,包括陈平、周勃、王陵、陆贾、灌婴都有这个可能,考虑到能有机会接触刘邦,而且还能用这种巧妙的方式让刘邦动怒,陈平或许是最大的嫌疑人。

不过,丰沛集团也有可能。丰沛集团其实就是一盘散沙,卢琬、夏侯婴、萧何、王陵、审食其,都尿不到一个壶里,也都跟樊哙不近不远,他们中的很多人也都存在可能性,未必是真的针对吕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尤其是樊哙还有一个很惹人讨厌的老婆吕嬃,给他带来无妄之灾的可能也存在。

陈平的自保让樊哙死里逃生

如果从“阴谋论”的角度考虑,我倾向于陈平就是那个打小报告的人,只是他没想到,刘邦居然将处死樊哙的任务交给了自己。

陈平原想躲在后面下黑手,却被刘邦推到了前台,这下麻烦了,他知道,以吕雉的手段,自己将来肯定没好果子吃。

好在陈平主意大,他眼珠一转十个计,屁股一扭计连计,这个小问题难不倒他:皇帝给我出难题,我就把球给他踢回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他对周勃说:“樊哙可不是一般人呐,咱要是真杀了他,万一陛下反悔了咋办?他还是吕后的妹夫,那姐俩可不好对付啊。”

周勃实诚:“陛下的旨意也不能不执行啊,你说咋办?”

陈平说:“咱不杀樊哙,而是将他解押回京,交给皇帝自己处理,你觉得如何?”

周勃一咧嘴,还是你狡猾,都听你的。

就这样,樊哙死里逃生,被陈平用槛车运送回长安。半路上,陈平得到了刘邦驾崩的消息,同时接到圣旨,要求他原地待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平心里一惊:大事不妙,一定是吕雉以为我杀了樊哙,想在我进京前办掉我。不行,得赶紧回京。于是他不顾圣旨的要求,让樊哙慢行,自己星夜兼程,火速往回赶。

回到长安后,他不给吕后反应的时间,一头闯进刘邦的灵堂,倒头就哭。

等吕雉反应过来,也不能立刻抓捕陈平,只好暂且忍受。陈平多聪明,他一边哭一边“向刘邦汇报工作”:樊哙我没杀,给你接回长安来了。

这话分明是说给吕雉听的,吕雉一下子明白了陈平的苦心:好人呐,别伤心了,从今儿起你就担任太傅,专心辅佐皇帝吧。

转眼间,陈平从刀尖就跳上了青云,厉害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久,樊哙回到长安,被吕雉官复原职。吕嬃虽然对陈平一直耿耿于怀,但吕雉却从此拿陈平当作半个自己人。

樊哙及其家人的悲剧下场

汉惠帝六年,樊哙病逝了,这段期间樊哙做了啥,史书没有记载。治国本就不是他的特长,吕雉需要他的存在给自己助助军威就行了。

不过吕嬃倒是很活跃,这个女人仗着姐姐的势力,频频插手朝政,恨得那些功臣派牙根痒痒。

樊哙死后,他与吕嬃的嫡子樊伉继承了舞阳侯爵位。五年后,吕嬃获封临光侯,成为西汉初年仅有的五位女侯爷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请注意一点,吕雉给吕嬃封侯恐怕还有另一层含义:赶紧将她打发到封地,免得留在京城搬弄是非。

吕雉掌权十五年,直到临死前依然对功臣势力忌惮不已,她很清楚,吕嬃这种人通常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很容易引发功臣派的反弹。与其如此,还不如让她滚远一点。

吕雉或许对吕产、吕禄这两个侄子太过放心了,军政大权都在哥俩的手里,没理由压制不住十五年不敢抬头的功臣派。

然而,吕雉刚刚去世,吕家兄弟就连出昏招,尤其是吕禄,居然听信好友郦寄的蛊惑,交出了兵权,还心情大好地跑到吕嬃的封地嗨皮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吕嬃一见这个侄子大惊失色:“你怎么能放弃军权?吕家人要死无葬身之地了!”她气愤地将一箱箱珠宝撒得满地:“我也不用再替别人守着这些宝贝了。”

吕家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吕禄的智商都不如一个女人。果然被吕嬃说中了,不久周勃、陈平、灌婴策动兵变,将吕家人杀得光光,连小孩都没留,甚至连那些出嫁的吕家女儿也全都遇害了。

最倒霉的是樊伉,这孩子啥恶事也没做,就因为身上有吕家人的血脉,也惨遭杀害,连樊哙的光环都罩不住他。

汉文帝即位后,考虑到樊哙的贡献,立他的庶子樊市人为继承人,承继了舞阳侯爵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这位樊市人“烦死人”了,他有暗疾,不能生育,眼看偌大的家业无法传承,实在有点愧对老爸。于是樊市人想了个歪招,让他的弟弟代替自己,跟妻子生了个儿子,起名樊他广。

樊他广承袭爵位后,因为跟家里的管家发生矛盾,被此人告到朝廷:樊他广根本不是樊市人的骨血,无权继承爵位。

就这样,“舞阳侯”爵位又断绝了。

这一断绝就是145年,汉平帝元始二年,大司马王莽为了追忆前代功臣,将那些断了祭祀的功臣家族重新分封,于是樊哙的来孙樊章得以继承“舞阳侯”爵位,终于又让樊哙吃上了大餐。